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3-06-29 15:25:00
责任编辑:杨熹
当前正是水稻夏管的关键时期,为科学做好水稻夏管工作,连日来,我市各地纷纷抢抓农时,借力科技手段,全力做好秋粮作物田间管理。
6月28日,在东坡区修文镇岳营村种粮大户刘利家的高标准农田里,眉山市众成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农机手正操作无人机,对水稻进行绿色农药喷洒作业。装药,封盖,起飞……当天,农机手站在田边,两手来回扳动,10多分钟,一大片农田就完成了农药喷洒。
“以前,要喷完这片秧田,既愁天气又愁时间。现在,有了无人机,按照天气预报瞅准时机,一会儿就做完了。”农机手马涛一边操作无人机,一边感叹农业机械带来的变化。如今,用无人机作业1个小时能完成40至50亩水稻,相比以前提高40至50倍,且无人机作业相对比较均匀,而且更加省时省力。
随着现代农业装备技术的进步,植保无人机作为现代农业技术的一种形式,如今已悄然进入眉山农村田间地头,助力农业生产“加速度”,为现代农业发展插上“金色翅膀”。“采用植保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不仅能够较大程度上降低人工、时间等资源成本,而且让病虫害防治更彻底、效率更高、效果也更好。”马涛说,操作过程中,农机手利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把整个作业面积的地块圈出来,飞机实行自动飞行、自动植保和喷洒,而喷洒完后,飞机便会自动返航,农机手坐在车上,用手机就可操作整个系统,整个过程快捷高效,尽显“科技范”。
借力无人机作业,当天,刘利家80亩稻田用时1个多小时便全部植保完成。“以前老一辈种田都需要亲力亲为,现在我们是新型农民,从育秧、插秧、管理、收割全程都有专业公司来进行服务,完全可以做个‘甩手掌柜’了。”刘利高兴地说,放眼眉山全市,像他这样的水稻种植大户还有很多,无人机植保已成为水稻种植行业“必备”的科技手段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为保障粮食安全生产,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科技赋能,实现了水稻育秧、插秧、管理到收割全程机械化,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让我市农业发展实现从“汗水农业”到“智慧农业”的转变。
来源丨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琴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网络侵权举报电话:028—38166899 举报邮箱:421730596@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