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3-04-11 15:04:51
责任编辑:卫琳霞
近年来,眉山传承发扬“集群力、聚群智”的文明创建精神和气魄,深入贯彻实施“品质立市”战略,紧扣“东坡故里、品质眉山”定位,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路网管道更新,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文明健康 绿色环保”“反对浪费 崇尚节约”主题宣传等一系列活动,全力抓好文明城市常态长效管理工作,以城市建设、文明意识培育,带动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品质,塑造人性化城市、人文化气息、人情味生活。
如今,行走在眉山街道、社区,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文明之花满城开放。
即日起,眉山日报全媒体平台将推出“走进社区看文明”系列报道,通过看、听、访等形式,探寻社区新变化,挖掘社区文明人、文明事,展现大美眉山的文明力量。
宽敞整洁的街道上,市民、游客来回穿梭;街道两边小吃摊整齐摆放,散发出各类食物的诱人香味;各种别致小景安放在恰到好处的位置,等待市民游客打卡留念……承载着一代又一代眉山人老街记忆的小北街特色商业街区,经过更新改造后,城市烟火气氛围拉满,一步一景皆是文明。
打造美丽繁荣宜居的生活之城,城市品质提升是其价值核心、根本动力和必然选择,也是城市发展的永恒追求。2022年,眉山市启动小北街特色商业街区更新改造项目,改造面积0.39平方公里,以小北街为界划分东、西两个片区,改造内容主要为街道风貌、路面及地下管网。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已先期对商业西街的为民巷、北中巷等8条背街小巷实施了改造。
提升改造后的商业西街融入了东坡文化元素,浓缩眉山记忆的新街、还原20世纪90年代风光的环中巷、展现东坡文化的为民巷,都成为不少市民、游客的打卡新地。其中,在新街,改造后的文化墙上展示了近几十年来眉山老城区变迁的影像:1997年的东门口、1998年的丁字口、2005年的东坡岛……每一张影像都能唤起老眉山人珍藏的回忆;为民巷是眉山人怀念苏东坡,以其为民爱民思想与实践而命名的一条街巷,在改造上以此为主题增添了苏东坡徐州抗洪、杭州建医坊等故事,展示苏东坡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官政思想;改造后的环中巷新增了环中副食店、书店、邮政局等文化墙内容,展现了20世纪90年代环湖中学学校外的热闹景象。
老街新貌,留下的不只是老眉山人的年代记忆,还有与日俱增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小北街的兴衰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一座城市的更新和变迁。”市民李信说,这里曾是眉山人逛街的必选地,随着新城的发展也曾一度失去光彩,“经过改造,沉寂多年的老街烟火气又回来了,文化气息更加浓烈,也彰显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了。”
“小北街特色商业街区的更新改造,不仅可以解决区域内涝、消除安全隐患,而且全面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街区活力。”东坡区苏祠街道为民巷社区党委书记彭静玲说,“今年春节期间,特色街区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人流量较往年翻了几番,沿街商家收入也显著提升。”
老街改造激活城市活力,也激发了市民文化传承、文明建设的自豪感和荣辱感。走访中,沿街商铺自觉规范经营,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坚持诚信经营。“每天看着繁华的街道、出行的游人和日益增长的营业额,心里别提多高兴。”商铺老板刘先生说,“政府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营商环境,大家理应遵守规则,爱护环境卫生,不占道经营,展现眉山人民热情好客、淳朴厚道的文明素养,努力为游客营造一个文明舒适的游玩环境。”
据了解,位于小北街特色商业街区周边老旧小区也纳入了更新改造项目,根据实际情况,目前已对49个老旧小区的外墙、大门等与街道进行了风格统一,小区内部也进行雨污管改造,并硬化翻新小区道路。在此期间,社区工作人员还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居民改造意见160条,成立51个自治管理委员会,引导居民议事协商和自治管理,有效推动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现在小区外观和街道文化主题都统一了,有一种古色古香的韵味,特别是出门就能看到苏东坡的诗词、作品等,这也是眉山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在为民巷生活了27年的市民吴仲才说,“从没想过有一天还能居住在这么美的环境里,心里别提有多舒畅了,政府老城改造真是改到了我们的心坎上。”
“目前,改造工作还在持续进行中,后期将会植入更多的东坡文化元素,从内到外恢复城区活力,展现城市烟火气,让市民游客在这里有吃的、有耍的、有看的。”彭静玲表示。
来源丨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丹梅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网络侵权举报电话:028—38166899 举报邮箱:421730596@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