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眉山获评“2022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市”丨乡村振兴的“眉山密码”

新闻来源:眉山日报      

更新时间:2023-02-20 10:05:06

责任编辑:杜艳 实习生 刘妍玲


春天的眉山,乡间沃野处处生机勃发。

彭山区公义镇金岗村,错落有致的民居与屋前山水相映成趣;东坡区多悦镇集体经济联建项目,推动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丹棱县张场镇万年村处处散发文明新风……

好消息纷至沓来:日前,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宣读了省委、省政府对2022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市和先进单位等的表扬通报,其中眉山市获评“2022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市”。从此,有“坤维上臾、岷峨奥区”美称的眉山又多了一块“金字招牌”!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省“一号文件”决策部署,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扎实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获评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市,是眉山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交出的一份优秀答卷。

工作如何落实?
解码:完善三大推进体系

2月13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看到中央一号文件,我市乡村振兴部门负责人兴奋不已,“这些年,我们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成效显著,下一步,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贡献眉山力量。”

眉山注重加强党的领导,上下联动,层层压实责任,整合汇聚全市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建立完善“五级书记”推进体系。我市坚持把中央、省委关于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落到实处,切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等,专题研究、安排部署乡村振兴工作。印发关于加快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调整充实市、县(区)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下设7个专项领导小组,统筹推动乡村振兴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工作。建立完善镇、村主要负责同志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机制,构建起四级联动工作推进体系。

微信图片_20230220100121.jpg


建立完善“考评激励”推进体系。全面开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乡村振兴先进示范创建和现代农业园区考评激励、农民增收书记(县长)责任制考评、乡村振兴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市财政每年列支4000万元对市级乡村振兴先进示范和现代农业园区进行奖补,市、县(区)每年统筹30多亿元项目资金,组织开展示范创建。

建立完善“多方督促”推进体系。开展乡村振兴专项督查,建立指导联系工作制度和提醒约谈工作机制。每年组织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述职和专题汇报,各级政府每年向同级人大报告、向同级政协通报乡村振兴工作情况。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乡村振兴执法检查和农村集体经济调研,市政协开展乡村振兴专项视察和调研,共同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走深走实。

脱贫成果如何巩固?
解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

“村里发展越来越好,我有了稳定的工作收入,生活非常幸福。”近日,丹棱县张场镇万年村的脱贫户陈明芝,一大早就来到村集体经济产业园内的200亩玫瑰花基地进行除草工作,“2022年在这里务工领到了7000多元。”

如今,万年村里像陈明芝这样领上稳定收入的村民还有很多。全村从省级贫困村全面脱贫到持续发展、稳定奔康,发展起了村集体经济产业,村集体经济从0到目前的3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1万元。

如何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推动乡村振兴紧密结合,确保脱贫村和脱贫(监测)人口在乡村振兴中不掉队?我市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深化“百企联百村共走振兴路”、促进脱贫人口增收等专项行动,把群众绑在“产业链”上,通过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夯实“三农”发展基础。

微信图片_20230220100139.jpg

守红线,坚决保护耕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在全省率先成立耕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出台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考核办法,制定关于耕地保护系列政策文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在全省率先推广“田长制智慧管理系统”,建立“田长制”队伍1.02万人。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沃野方阵”“生态走廊”“绿海明珠”三种模式,新建成高标准农田13.2万亩。

守底线,确保粮食安全。我市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最扎实的作风,扎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落地落实。作出关于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的决定,规划布局“一核三带十片”,大力实施“六大工程”,设立每年7亿元“天府粮仓”财政专项资金,落实市级领导挂帅包片推进机制。

防返贫,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执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32”政策,健全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常态化网格监测帮扶机制,为14.2万脱贫人口和8105名防返贫监测对象全部购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无一人返贫致贫。去年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33万元、增长15.9%。

产业如何兴旺?
解码:开展三大培优行动

“我分到了4811元,是这次领得最多的,太高兴了。”2月8日,在丹棱县齐乐镇龙鹄村、梅湾村、红石村和龙滩社区联合组建的眉山市枝叶情水果专业合作社举行的2022年度分红大会上,龙鹄村4组果农杜学均领过“红包”,笑得合不拢嘴。当天是该合作社成立以来的第二次分红,2022年度,该合作社累计分红达110余万元,受益果农365户。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为筑牢产业之基,我市立足产业优势和特色,健全农业产业发展体系,积极开展三大培优行动,做强主导优势产业。

培优现代农业园区。按照“布局多元化、格局规模化、产业链条化、经营现代化”原则,全面推行“园区+”模式,积极开展现代农业园区种养循环、冷链物流、装备设施、利益联结等补短升级,促进集群集聚发展。仁寿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青神县柑橘现代农业园区成功晋升2021年度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丹棱县柑橘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2021年度省三星级农业园区。

微信图片_20230220100144.jpg

培优特色优势产业。在稳定粮油、生猪2大战略产业基础上,提质发展东坡泡菜、眉山春橘、眉山竹业3大特色支柱产业。在农业农村部的关心指导下,累计投入5.54亿元,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业园区3个,建成全国最大的泡菜、晚熟柑橘产业集群。培育中国特色农副产品之乡13个。已举办13届泡菜食品国际博览会、4届国际竹产业交易博览会。去年,全市农副产品销售收入突破1200亿元。

培优种业科技支撑。高水平建设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成全省最大的水稻新品种新技术试验基地。大力推广智慧、数字农业,建成全国西部地区最大的蔬菜类玻璃温室西南智慧农业,全市农产品产地冷链设施静态库容量达18万吨,农机总动力达223.6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73%、居全省第2位。

环境如何宜居?
解码:深化基层治理

走进东坡区太和镇四维村,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该村结合实际特色,对村居墙面进行设计绘图,充满生气。整齐的路灯、平坦宽阔的村道、布局整齐的民居……一幅群众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近年来,我市突出生态宜居,以深化治理打造幸福美丽乡村。

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工程。印发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全面推广“拆收改栽画”五字工作法,深化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行政村达90%,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行政村保持100%。累计建成美丽宜居乡村386个。

大力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攻坚工程。加快完善以农村公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新(改)建农村公路620公里,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建成乡镇邮快物流中心45个、村级“金通邮快驿站”86个。加快推进农村供水保障,推进光纤宽带和4G、5G网络向农村覆盖延伸。

大力实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攻坚工程。大力实施化肥农药减量、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水产健康养殖、厂区外泡菜盐渍池督导、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五大行动”,化肥农药施用量持续负增长。切实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微信图片_20230220100148.jpg

侯建明 摄

大力实施农村基层治理攻坚工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组建镇级片区联合党委17个、村级片区联合党组织112个,村党组织书记中优秀返乡农民工占83.1%。广泛推进“道德超市”积分制和群众文化活动“三下乡”。建成农村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并纳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平台6476路,加强“红袖标”队伍建设,打造平安和谐村社。

如今的眉山,呈现出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的新图景,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华美乐章。

来源 |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林 

(图除署名外均为本报资料照片)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