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非凡十年·丹棱巨变”系列报道之文旅融合篇 | 文旅展新颜 融合谱新篇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2-12-14 08:11:06

责任编辑:杨熹


丹棱唢呐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展现了丹棱人民鼓足精神大步前行的精神状态。

“第19届‘精瑞人居奖’,全市唯一;入选《2022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全省仅2个;斩获国际大奖,摘回‘2022亚洲都市景观奖’桂冠......”一个村一年之内屡获国际国内大奖?没错,丹棱县幸福古村就是这样的存在。而它也是十年来丹棱文旅融合发展取得不俗成就的一个生动注脚。

不登大雅堂,难解丹棱意。丹棱钟灵毓秀,自隋开皇十三年建县至今1400多年,积淀了底蕴厚重的县域文化。随着大雅文化、端淑文化体系不断完善,丹棱众筹文化院坝经验全国推广,乡村文化共建共享,满足了人民不断发展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旅融合创新标,奋楫扬帆逐浪高。近年来,丹棱县坚定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文旅事业发展的决策部署,锚定“探索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目标,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统揽,深挖文化旅游资源,厚植历史文化底蕴,坚持文旅融合发展。

今年10月10日,丹棱县委十五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丹棱县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传承三苏文脉发展大雅文化的决定》,未来,丹棱文旅事业将在传承三苏文脉发展大雅文化中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累计接待游客2781.1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32.16亿元

创新建成各类民间众筹文化院坝100个,组建文艺队伍92支、培育各级文旅能人300余名、文化类社会组织10个

A级景区6个,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保4处、市保9处、县保28处,32个非遗项目和58名非遗传承人


夯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今天整场演出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丹棱县的两个文化节目,它们既是丹棱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丹棱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一个佐证。”10月底,在眉山市首届文艺新作大赛上,丹棱县推送的群舞《唢呐》、原创歌曲《又见橙黄橘绿时》分获舞蹈类一等奖和歌曲类二等奖。通过直播观看了整场比赛的市民黄杰对丹棱节目记忆深刻,他说,歌曲《又见橙黄橘绿时》描写了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丹棱人民幸福的生活,表达了丹棱果农永远带着笑脸躬耕不辍,永远迈着步子高歌前进的奋进精神;《唢呐》则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展现了丹棱人民鼓足精神大步前行的精神状态。

非遗进校园。(资料图片)

载歌载舞表达的不仅是人民的幸福生活,更是在此基础上丹棱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是群众精神生活日渐丰富的表达形式。这一切的起点,在于丹棱县文化事业基础的不断夯实。

十年来,丹棱县服务体系建设达到新高度。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建成,形成了以大雅堂为轴心、文化馆和图书馆为两翼、4个中心城区特色文化广场(公园)为辅的文化集群。丹棱县文化馆创建为国家二级馆,县图书馆正争创国家一级馆。全面建成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50个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个乡镇广播站、50个村广播室,广播实现“村村响”,电视实现“户户通”,文化设施设备配置“全覆盖”。

十年来,丹棱县众筹文化院坝实现新突破。丹棱县创新建成各类民间众筹文化院坝100个,获全国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西部地区第一名,入选中宣部2019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典型案例选编。德祥文化大院获评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民办基层公共文化场馆。

十年来,丹棱县文艺队伍建设获得新成效。组建文艺队伍92支,培育各级文旅能人300余名、文化类社会组织10个。王作平获评全国优秀文化志愿者、四川省突出贡献文旅能人。2021年丹棱县齐乐镇入选四川省首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乡镇、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村晚),齐乐镇梅湾村、顺龙乡幸福村获眉山市首批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镇。

十年来,丹棱县文化惠民活动呈现新特色。坚持县乡村三级联动,“一村一特色、一镇一品牌”。连续7年举办“乡村村晚”活动,2021年丹棱县成为文旅部确定的全国14个“村晚”示范展示点之一,全省唯一。2012年“大雅新农民·快乐新农村”活动成为全省知名农村群众文化品牌活动。送戏曲下乡(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等活动惠及千家万户,群众文化活动实现“铺天盖地”。

十年来,丹棱县文学艺术创作取得新成绩。2021年开始,丹棱县启动全省首个由县级单位编纂的综合性文库——《丹棱文库》的编纂工作,文库共收纳丹棱名人和丹棱本土传世作品41种书目、150册、约2500万字,目前该书正在印刷中,即将与群众见面;编创微电影《田野里长出的文化院坝》入选“乡村振兴·美丽家园”2019年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优秀选题名单;创作原创歌曲《志愿者兄弟》,入选省文明办组织的《四川志愿服务主题歌曲》目录推广……

升级——文旅产业多元壮大

“成都清凉地,丹棱老峨山。历经近一年时间打造,丹棱老峨山终于迎来了‘六月六’恢复性开山。自此,老峨山将敞开怀抱,欢迎四海游客!”2021年7月15日,历时一年、投资上亿元的老峨山改造提升工程告一段落,开山迎客。通过改造提升,老峨山新建游客中心、三合院,完成澄怀湖区域的景观提升,建设旅游智慧系统,完善全山的水、电、气、通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老峨山的旅游服务效能得到极大提升。

丹棱县老峨山下好风光。

“老峨山非常适合避暑,还有很多民俗表演,所以我们专门来参加今天的朝山会。”2022年7月4日农历六月初六,一年一度的老峨山朝山会如期到来,吸引了来自成都、重庆、雅安等地大量游客慕名前来朝山、祈福、避暑。在朝山会现场,来自成都的刘女士和亲友们被老峨山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现场精彩的文化节目所折服。开山迎客短短一年时间,老峨山的美名已然传遍大江南北,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游玩。

据介绍,老峨山是国家AAAA级景区,海拔1142米,地处成都平原西南边缘的眉山市丹棱境内。民间传说先有此山后有峨眉山,故名老峨山。清代文学家彭端淑曾赞誉,“锁江非江灵溪秀,峨山是佛雄峰壮”,由此可见老峨山钟灵毓秀,崇山峻岭,蔚为壮观。老峨山六月六朝山会,起于隋,兴于明清,是集朝山祈福、拜佛悟道、避暑游玩、文化表演、物资交易、民间文化艺术交流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活动,历经千年,世代相传,久盛不衰,如今已经成为丹棱县一张靓丽的旅游名片。

作为丹棱旅游业的龙头、峨眉山的姊妹山,老峨山见证了丹棱文旅产业的历程。十年来,丹棱旅游蓬勃发展,成功创建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获评四川省乡村旅游强县,近十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2781.1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32.16亿元,基本形成“一核两翼”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十年来,丹棱县旅游产品供给不断丰富优化。随着2022年2月老峨山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丹棱实现AAAA级景区零的突破。2012年丹棱县仅有国家A级景区1个,如今已发展壮大至6个。同时,孵化培育了“桔香稻田”“雅韵宋街”等一批文旅新场景,丹棱县大雅堂博物馆成功创建国家三级馆,列入2022年度省级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创建单位名单,基本形成了以乡村旅游为基础,生态度假、研学旅游、观光休闲、民俗体验等为特色的多种类型旅游产品体系。

十年来,丹棱县文旅发展主体不断发展壮大。丹棱县培育文旅规上企业两家,2018年,成立国有控股的丹棱县文化旅游公司,统领幸福古村发展有限公司、大雅堂发展有限公司、大雅风行旅行社等,实现重点文旅资源的全面开发和公司化运营。同时加大文旅招商力度,引入资本投资,近十年累计实现重点旅游项目投入约15亿元。

突破——文旅融合初见成效

十年来,丹棱在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上,以幸福古村为试验田,摸索出独特的古村模式,本着“保护开发、尊重传统、产村相融”,将幸福古村这个电影中“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塑造成“可持续生长”的“幸福”古村,打造成农文旅融合的标杆。

在农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幸福古村依托古遗址、古人文、古村落等丰富资源,深度挖掘农耕文化,精心打造幸福岭人文旅游度假区项目。

开发时保护文化。秉持尊重原乡建筑和传统文化理念,以不“惊扰”安静祥和的古村落和山林为原则,采用当地生土砖、小青瓦等建材,使新建项目很好地延续了当地传统格局,在“古、静、拙”的古村意象之中注入当代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唤醒在地文化的独特魅力。

建设中植入文化。从人的乡愁记忆切入,运用生土建筑、驿站古道、农耕梯田等各种乡土元素,通过梳理游步道、拉长游线,在餐饮、住宿、交通、娱乐等方面植入在地文化,建设归乡步道、夫妻树广场、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打造小院咖啡、石磨豆坊等共享业态,提升内涵,延续古村的乡土性和文化性。

运营中传承文化。在幸福古村运营过程中,传承发扬农耕、民俗等文化,以唢呐、快板等民间艺术,创作民俗精品节目和歌曲曲目,挖掘沉淀的记忆和技艺,整个村落较完整保持着传统农耕文明的原真性,不仅彰显古村文化和旅游价值,更让文旅体验活动不断丰富。

在全县层面,随着幸福古村这一“引爆点”的惊艳亮相,丹棱文旅融合找到了新方向。丹棱县以幸福古村为辐射带动,分阶段培育梅湾村、雄义村、龙鹄村等一批特色村庄,不断擦亮“丹棱游村”旅游品牌,不断丰富“丹棱游村”内涵和表现形式。目前,齐乐镇梅湾村已被纳入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仁美镇雄义村已入选第三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传承——文化遗产保护发展

“同学们,连箫又名‘柳边柳’,作为丹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伴舞的唱词帮腔,每上句末尾都有‘柳连柳’作衬词,舞者手舞连箫作道具而得名。下面我们从最基础的动作开始学习。”近日,丹棱县文化馆(美术馆)老师走进端淑小学教习连箫技艺。通过学习,孩子们切实感受到了非遗魅力,学校也趁机推出大课间连箫操,让这项非遗传承下去。

连箫进校园只是近年来丹棱县通过订单式服务,在全县部分学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的一个案例,这些曾经仅限于口口相传的非遗已经成为学生日常学习中的一部分。

“喜讯,丹棱三个非遗项目升级为省级非遗项目!”11月初,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示了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名单,其中丹棱冻粑制作技艺、老峨山六月六朝山会、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马嘴河白酒传统酿造技艺)榜上有名。经过公示,这三项丹棱非遗项目升级为省级非遗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看得见摸得着的文物构成了一个区域文化的骨架。近年来,丹棱县在非遗传承和文物保护工作上两手抓、两手硬,成效斐然。

为了助力非遗文化活化传承,近十年来,丹棱积极开展非遗资源普查,实地调查采访传承人58名,形成了32个非遗项目和58名非遗传承人相关普查材料,并录制了山歌、花灯等音视频。建立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名录,加强非遗研究和编纂,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传承和展示活动,夯实非遗传承人队伍和非遗传承阵地建设,在大雅堂博物馆建立全国首个唢呐博物馆。积极开展非遗宣传,《眉山记忆》非遗短视频丹棱冻粑视频获文旅部官方微博等平台宣传,入选2020年全国优秀网络视频作品,全省唯一。同时,以非遗促产业发展,推动非遗成果转化,实现销售额1.2亿元。

全国重点文物丹棱白塔已经静静矗立千年。

文物保护工作方面,经过多年的实地踏勘、积极申报、精心维护,丹棱现有丹棱白塔、郑山刘嘴摩崖造像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省保4处、市保9处、县保28处、一般文物点119处,馆藏文物226件,有可移动文物226件、不可移动文物162处。丹棱县出台《丹棱县文物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严格落实保护责任,强化安防措施,提升文物安全防护质量水平。编制完成国保郑山·刘嘴摩崖造像保护规划,对省保二龙庙大殿和大雅杨氏墓进行抢救性维修,强化安防措施,筑牢文物安全防线。

来源丨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俊涵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