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深度聚焦】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丹棱县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工作纪实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2-12-08 08:11:39

责任编辑:杨熹


丹棱县退园还耕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

连日来,急剧降低的温度,让人们感受到刺骨的寒意,冬天的气息更加浓烈起来。但不同于大多数严寒下的萧瑟景象,在丹棱广大农村,一栋栋“私人订制”农家小楼正拔地而起,一颗颗饱满香甜的柑橘正在加紧采摘,一处处文化院坝正载歌载舞,一条条新路正在乡间迅速“生长”……

得益于卓有成效的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工作,如今的丹棱乡村,细看是一幅幅美丽乡村新画卷,细听是一首首乡村振兴奋进曲。

近年来,丹棱县坚决贯彻上级部署,全力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探索出一条农房和村庄建设的丹棱模式,全域缔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俯瞰幸福古村。

从一栋农房的诞生

看丹棱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工作新探索

“最近我正忙着装修,今年春节前就搬新家住新房,欢迎你来做客!”今年7月底,本报记者曾到丹棱县杨场镇朱沟村5组,采访当地村民姜思国通过“数字农房”一体化信息监管平台原址重建新居的故事。11月底,当记者再次拨通姜思国电话时,他兴奋地告诉记者,经过三个月修建,自家川西民居风格的新房已经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目前正在抓紧装修,一家人将在新房中欢度春节。

“小何,我的房子年久失修,我想申请农房改建,听说手机上就能完成所有程序,但是我不会用手机,能不能帮帮我?”“李大爷,你别急,我这就去你家帮你申请。”在姜思国忙着装修之际,11月24日下午,丹棱县仁美镇高河村75岁的村民李成忠拨通了该村房屋协管员何广涛的电话。不到一个小时,何广涛来到其家中,随即开始查验房屋安全隐患,确认符合改建标准后,开始收集农户资料,并将其上传到“数字农房”信息监管平台等待审批。一周后,何广涛和仁美镇国土工作人员到李成忠家中放线,改建工作正式启动。

“这个平台是丹棱的创新之举,它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目标!”在丹棱县住建局相关工作人员指引下,记者打开手机,登录“丹棱数字农房”微信公众号,“建房申请、开工申请、竣工申请、不动产申请、风貌合集、工匠施工”等信息一目了然,120名工匠、“秀居”“恬居”“贤居”3类共51套标准农房图集,任由群众选择。另一方面,每一户农房申请者是否符合要求、新建房屋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施工进度如何等细节,在这里也能一手掌控。

那么,小小一个平台,为何能解决群众修房盖屋这样的家庭大事,其有着怎样的创新因素?据介绍,该平台整合住建、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生态环保等6部门职能职责,将规划管理、宅基地审批、质量安全、风貌管控、污水治理等14项农房建设相关事项全部纳入平台,打通部门壁垒,实现服务“一窗受理、协同办件”。平台整合房地一体、规划一张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高标准农田管理、“全能卫士”可视化监控等系统,实现农房建设管理“一网通办、一体监管”。另外,该平台还集成全县“人、地、房”数据信息,将现状农房与人口基础、集体土地权属和房产所有权属、农房建房审批档案、自然资源等20余万条信息进行全面归集,构建起覆盖乡镇、联通部门信息的大数据库,实现信息“一键获取、快速查询”。

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赋能乡村振兴。

“‘数字农房’一体化信息监管平台从2020年8月开始探索运行,是丹棱县在推进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工作中的一大创举,让丹棱在这一领域走在全国第一方阵!”据丹棱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数字农房”一体化信息监管平台带来了三大显著成效。

首先,审批验收规范高效。该平台再造宅基地申请、建房申请、开工放线、施工质量监管、竣工验收、不动产登记等业务流程,实现农户业务办理“一键”申请、乡镇管理人员和村组协管员联合审查“一键”审批、县级部门“一键”核验,审批时间缩短至15天。同时,通过开发微信小程序,群众可在线查询信息、办理业务;开发工匠管理系统,录入全县120名工匠信息,强化工匠线上线下技能培训,健全建筑工匠考核体系。

其次,农房风貌控制精准有效。该平台根据丹棱县县域风貌整治提升规划,结合北高南低、林田南北分布的地貌格局,从建筑屋顶形式、平面形态、立面形态与建筑装饰、建筑材料、绿化景观等方面对不同区域的农房设计、建设和风貌的改造提升进行指引,从功能和农户使用需求入手,设计“秀居”“恬居”“贤居”3类共51套标准农房图集导入平台,免费供农户选择。平台通过AI算法智能对比分析农房建成实景图与申报建房风貌图,实现相似度低于80%的农房不予通过验收。

最后是过程监管立体全面。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数字农房”一体化信息监管平台已经比较成熟,丹棱县基于此建立起“天空地人”(卫星影像、无人机、通信铁塔摄像头、协管员)相结合的技术立体监管体系,根据平台数据制作出30平方公里、10多个居民聚居点三维实景模型,开发出24小时360度可视化动态监控系统,实时抓图分析施工建设行为,立体化智能预警违规操作。

据记者观察,“数字农房”一体化信息监管平台本着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原则,打通了政府在基层的视野盲区,消除了农房修建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不可控因素,将规范深植入农房建设全过程。截至目前,该平台已完成366户群众建房审批,实现监管宅基地总宗数36907宗、农户43798户。

丹棱唢呐响天下。

从一个传统村落的华丽转身

看丹棱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工作新突破

“重大喜讯,丹棱‘古村模式’入选《2022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全省仅2例!”连日来,一则关于丹棱县幸福古村再获国际性殊荣的消息刷爆朋友圈。随着精瑞人居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历史村镇的未来”国际会议现场参观点、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诸多光环加持,丹棱幸福古村从“藏在深山无人知”到如今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丹橙现代农业园区生机勃勃。

幸福古村坐落于丹棱县顺龙乡,仅5平方公里的古村里至今保留着始建于明代的古聚居地历史遗迹,古村内的龙抬头、青蛙坐、鹰嘴崖等自然景观与古道、古桥、古树、古石、古祠、古院、古寨、古墓“八古”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十分罕见。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俗文化使之成为难得的影视取景地。80年代,幸福古村作为新中国农村爱情题材电影《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的主要取景地而闻名。

虽然久负盛名,但在全面乡村振兴历史背景下,近年来,幸福古村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由于地处半山腰,该村道路较为崎岖,交通基础设施薄弱;村内民居依山而建,农田多为梯田,人均可利用农田不足1亩,而村民长期保持着传统农耕方式,农业生产条件较为落后,后劲不足;村内青壮年为改善生活,纷纷外出务工,村落逐步失去了活力,“空心村”问题愈发突出……

“几十年来我们一直抱着‘金疙瘩’喊穷,最近十年才找到村强民富的‘密匙’。”土生土长的幸福村党委委员、副主任陈福容经历了“有女不嫁幸福村”到“世人皆想当村民”的“冰火两重天。她坦言,面对“如何将祖祖辈辈守护的绿水青山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金山银山’、如何依托乡村振兴摆脱彻底凋零命运实现涅槃重生”的世纪难题,这一次,幸福古村作出了正确选择。

作为全市少有的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幸福古村的发展一直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基于此,丹棱县将幸福古村作为村庄现代化建设的示范点,高位规划谋长远,明确定位抓示范,为其科学有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编制《丹棱县幸福古村旅游提升方案》《幸福古村景区总体规划》《丹棱县顺龙乡幸福古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等规划,明确古村“质朴原乡”定位,探索“两山转化”的实现路径。在幸福古村项目建设过程中采取示范引领、分期建设的方式有序推进,在循序渐进中,让村民真实感受、切身体验古村发展事实,赢得原住村民的支持,获取村民的认同感,实现与原住村民和谐共处,构建良性的发展环境。

在对幸福古村建设过程中,丹棱县始终坚持“保护开发”理念,遵循“旧物新用、修旧物旧、资源活化”方式,提升古村落整体气质。通过古居古桥修葺、古渠古道修缮、古树古石保护、古物古事挖掘,留住悠久的历史印记;举办迎亲、唢呐、农耕等系列民俗体验活动,传承最纯粹的民俗文化;实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传承,进一步凸显古村的山脉、水脉、地脉、文脉和人脉,打造记得住乡愁的“质朴原乡”,用原乡灵魂和魅力实现“近者悦、远者来”,推进保护传承和发展能力提升。

美丽乡村惹人醉。

在挖掘古村发展内生动力方面,当地探索实践共建共享机制,打破村民单户散乱发展的局面,由村集体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建章立制,实现村民自治管理。为保持古村落有序生长,成立国有公司,做好村落的规划、建设和市场运营。同时,引进“新村民”50余人,开展艺术创作、业态指导、社区营造,整合“公司、合作社、村民”三方力量,构建起“三位一体”的共建共享模式,实现古村落协调有序发展。

如何把客人留在古村,丰富古村业态是关键。一方面,幸福古村建成占地21亩的幸福岭生态民宿聚落项目,该项目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建筑风格,荣获第19届精瑞人居奖,为吸引更多游客到古村留宿、旅居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幸福古村通过打造场景化消费体验、“沉浸式”深度体验旅游产品,以及构建“幸福里”公共文化空间,让这里成为来了就不想离开的“世外桃源”。

如此种种,幸福古村旅游产品体系逐步成型。观光度假、农事体验、民俗文化、休闲游憩、乡村民宿、研学旅游、节庆活动等农文旅产品自然地融入古村之中,构建起“幸福古村”新乡村生活方式。发展乡村旅游以来,幸福村共计接待游客突破1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约1.8亿元。当地村民通过土地房屋参股、提供服务、销售产品等方式,为古村乡村旅游发展赋能,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080元增长到39880元。

以农文旅融合发展破解乡村振兴时代课题,“古村模式”从丹棱走向全国,幸福古村是丹棱县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的一个生动注脚。在丹棱,将传统村落保护和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走出乡村振兴特色道路的远不止幸福古村一处。截至目前,该县实施“一村一景”,打造易地搬迁龙滩新村、3D动漫古井新村等主题村落20余个。

从一项工程的纵深推进

看丹棱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工作新成效

“未来五年,我们要大力实施‘乡村富美’工程,以标兵姿态保持农业大领先,筑牢共同富裕基石!”在2021年10月中旬召开的丹棱县第十五次党代会上,丹棱县委主要负责人向全县上下发出实施“乡村富美”工程,“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号召。

事实上,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是“乡村富美”工程的重要内涵,一年来,随着“乡村富美”工程的纵深推进,丹棱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工作也有了新成效和新方向。

“我家9口人全部在家种柑橘,今年种了2.8亩爱媛,收入10万元,地里还有8亩不知火,开春售卖预计还能有15万元收入。”12月初,连日的低温天气让丹棱县齐乐镇宿场村果农邱丛波有些焦虑,和家人商量一番之后决定提前售卖家中的爱媛,好在丹棱产出的爱媛因其优质的品质而不愁销路,每天数百个水果经销商走村串户询问果农是否愿意出售。经过2天的辛苦劳作,不到3亩的爱媛果园为他带来了十万元收入。

不同于许多贫困的丘陵农业区县,如今的丹棱农村,若要问起农民的主业,他们肯定会秒答“种果果”。数据显示,目前,丹棱县有优质晚熟柑橘18万亩,总产值3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该县依托优美乡村环境,发展各类旅游农场、家庭农庄、农家乐等100余家,带动农民户均增收2000余元。2021年,丹棱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万元,稳居全省高收入组;城乡收入比1.68:1,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要想富先修路。农业的厚积薄发,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近年来,丹棱县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五网建设”,完善农房配套设施,激发美丽乡村新活力。依托“四好农村路”建设,探索路产、路旅融合、交通+物流等模式,建成“四好农村路”130余公里,通畅率100%,丹棱农村道路四通八达;实施天然气“村通工程”,新铺装管道2800余公里,通气村占比100%;实施“引青衣江入丹工程”,建成供水主管网140余公里、支管网500余公里,全县农村规模化供水率97.9%,自来水普及率92.7%,“安全水网”实现全域覆盖;作为全国西部农村信息化建设试点县,2022年实现全县中心村5G网络全覆盖;开展农村电网全线路互联互供及台区自动化改造,实现全域馈线自动化,电网综合电压合格率100%。

“富了腰包还得富脑袋,群众腰包鼓了之后,对村民自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就有了新要求,这就是我们丹棱基层文化工作者为什么这么多、基层文化活动搞得这么好的原因,也是我们存在的价值所在。”11月24日中午12点,趁着丹棱县齐乐镇龙滩社区的丹瑞水果专业合作社工人们吃午饭的间隙,丹棱县作平文化艺术团带着精彩的节目来到这里,以大伙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王作平告诉记者,随着春节临近,他还要创作一批迎新春、赞丰收主题的文艺节目,年底到群众中去表演。

丹棱新农村焕发新活力。

在丹棱,像王作平这样的本土文化工作者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凭借坚定的政治素养和扎实的文艺基本功,创作出一大批生动的优秀文化作品,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在强化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治理方面,丹棱县多措并举,涵养幸福乡村新风尚。坚持党建引领,建立村级党组织会前酝酿把关、群众决议工作机制,创新开展“党群集中活动日”,群众参与决策环境卫生、村庄建设等村级事务;出台民间众筹文化院坝建设标准,以300万元政府奖补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3600万元,建成民间众筹文化院坝100个;全域设立50个“道德超市”,激发文明活力,村民一事一议参与率100%,升级制定“把群众喊得答应的村规民约”,让村规民约从无人问津的“一张纸”转变为乡村治理的“一把尺”;各村每季度开展“好撇事”评选活动,通过入户收集、群众协商等方式对村民居住环境、家庭风气等进行评分,对上榜“好事”进行奖励;加快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完善农村“1+N+N”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党群服务中心、妇女儿童之家等服务站点全覆盖……

“我们村是‘一元钱’生活垃圾治理模式的发源地,随着时间推移,现在这一模式进入了‘2.0’阶段。”12月2日,在丹棱县齐乐镇龙鹄村记者看到,全部黑化的村道旁,每间隔200米就有一个造型为“丹”字的垃圾亭,全村32个这样的垃圾亭覆盖了村里所有农户,前来丢弃垃圾的群众已能精准将垃圾分成三类规范投放。据全国人大代表、龙鹄村党委书记罗朝运介绍,“一元钱”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升级后,村里人均垃圾处理费由每月一元变为两元钱,在此基础上,“村级垃圾中转站+聚居点垃圾回收亭+村民院落”的垃圾回收系统更加完善,通过制定更加精细的垃圾分类标准,群众分类意识也得到提升,良好的村容村貌是龙鹄村荣获各项国家、省、市殊荣的重要原因。

不只是龙鹄村,近年来,丹棱县通过实施“四个全域”,彻底告别了村容村貌脏乱差的历史,每个村庄都焕发着别样的美丽乡村新活力。在全域垃圾治理方面,丹棱县建立“户分类、村收集、县转运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公开招标垃圾清运承包人,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村占比100%,有效破解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难题;全域农村净水行动方面,丹棱县推广管网收集、小型微动力、新建三格式化粪池等粪污处理模式,全县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93%,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村占比100%;全域农业废弃物治理方面,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加强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废旧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全域建设田园乡村新风貌方面,丹棱县坚持“路、房、景”相容共生,整治提升农房4000余户,绘制民俗墙绘5000平方米,美化道路120公里……

来源丨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俊涵 文/图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