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特别报道】“借脑”专家学者 将东坡文化名片擦得更亮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2-11-19 09:22:37

责任编辑:卫琳霞


11月18日,第十二届(眉山)东坡文化节正式开幕。活动深化东坡文化研究,繁荣东坡文化产业,提升东坡文化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本届东坡文化节主旨演讲和东坡文化学术高峰论坛邀请到中华美学学会专家、“苏东坡家国情怀”研究专家等,以主旨演讲和高峰论坛为契机,眉山将借助专家学者大脑,将东坡文化的名片擦得更亮。

第五届眉山东坡文化学术高峰论坛现场。


没有眉山这片山水,就不会有这样的苏东坡


11月18日上午,第十二届(眉山)东坡文化节盛大开幕。在开幕式上,四川大学教授向以鲜以《故乡与血脉:苏东坡的家风家教》为题,作了主旨演讲。

“如果没有苏东坡,我们文化自信的巨船,就会失去一块压舱石;而如果没有眉山这片山水,就不会有这样的苏东坡。”向以鲜在演讲中这样讲到。


一滴露水养一根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苏东坡出生和成长的地方,眉山在陆游笔下,是“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苏东坡也曾在《眉州远景楼记》中这样介绍自己的家乡,“其士大夫贵经术而重氏族,其民尊吏而畏法,其农夫合耦以相助。盖有三代、汉、唐之遗风,而他郡之所莫及也。”


在眉山,苏东坡有着怎样的血脉传承,又接受了怎样的家风家教呢?


向以鲜讲到,苏东坡有慷慨礼让的祖辈,曾祖父苏杲、祖父苏序乐善好施薄己厚人,有谦逊清廉的伯父苏涣。


父亲苏洵曾在《族谱后录下篇》中讲到:“事父母极于孝,与兄弟笃于爱,与朋友笃于信,薄于为己而厚于为人”。告诫孩子们侍奉父母要尽到孝心,兄弟间要相助关爱,对朋友要坦诚重信,严格要求自己,宽容对待别人。


而在父亲苏洵宦学四方时,母亲程夫人的悉心教导也成为苏东坡成长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被问及怎样才能成为像韩琦、范仲淹、富弼和欧阳修那样的人杰时,程夫人从书架上取下南朝宋范晔所著《后汉书》中的一函,并将《范滂传》一字一句读给苏东坡听。最后还以范滂教育儿子的话来教育苏东坡:“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范滂成了幼年苏东坡心中高尚人格的楷模和种子:真诚,勇敢,担当,悲悯。


向以鲜讲到,从苏东坡的祖辈、父辈身上,我们可以发现不少闪烁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光辉的可贵品质,正是从小浸润其间,承其精髓、汲其营养,苏东坡才能受用终身并发扬光大,终于成就了中国千古第一文人——苏东坡。


苏轼让“文人画”“破圈”


在第十二届(眉山)东坡文化节主旨演讲中,中华美学学会会长、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建平着重探讨了“苏轼的绘画艺术思想及其影响”。“苏轼是‘文人画家’,是他让‘文人画’从小众变得大众,从支流变成主流。”高建平说。他认为,是苏轼让“文人画”实现了“破圈”。

演讲中,高建平分析了苏轼作画的观点、对“诗与画”的理解、对“人品与艺术”的理解,最后总结了苏轼的绘画艺术思想及其影响。“‘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是苏轼画论中最有影响的论点之一。”高建平说,“苏轼反对的是作画只停留在形似上,他认为作画应该重‘意’求‘神’以及‘书画同源’,他强调画家要‘与造物者游’而‘成竹在胸’,使作品形神兼备,才能成为优秀之作。”


宋代绘画艺术高度成熟,以苏轼为代表的士大夫阶层艺术家对绘画有了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苏轼认为的“文人画”,是“能文而不求举,善画而不求售,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


绘画中,苏轼十分推崇唐代诗人、画家王维的作品。他曾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也曾将王维的画作与吴道子做对比,认为“吴生(吴道子)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王维)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吾观二子皆神骏,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


“苏轼认为吴道子和王维的画都很绝妙,但王维画之绝妙让人不能言表。”高建平说,“东坡看重的是王维画境体现的诗意,即诗情与画意相通。作为才情横溢的大文豪,苏轼对艺术的审美能融会贯通,所以他强调诗画一律而又天工清新。”


高建平表示,苏轼的绘画艺术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苏轼之前,‘文人画’虽已出现,但也只是‘文人圈子’的活动,并没有明确的界定,正是由于苏轼等一批文人的亲身实践和极力倡导,‘文人画’才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逐渐成为中国画的主流,甚至对世界绘画也产生了影响。”

为官、为人、为学,苏轼有众多可取之处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经学家、思想家、书画家,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列“唐宋八大家”。三苏父子,特别是苏轼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价值也是多方面的。在第五届眉山东坡文化学术高峰论坛中,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舒大刚以“苏轼三题:成就、民本与当代价值”为题,分析了苏轼给予后世的诸多启发。

“苏轼一生都持传统的民本思想,在世界观中他是‘人本’主义的,在政治观中他是‘民本’主义的,在个人性情论上他是‘情本’主义的。同时留下了影响深远的‘东坡精神’,其内核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和个人价值观培养的各个层面,都能给予人启发。”舒大刚说。


在民本思想上,苏轼坚持“人为道本”“民命即天命”“民为邦本”“利民即德政”“皇极即民极”,这些传统的民本思想做统率,苏轼在从政治理方面能更多地考虑民众利益,尽可能地为民办事。“苏轼虽然一生几经贬谪,真正为民办实事的时间和机会不太多,但是他所到各地都是爱民如子的父母官,革除积弊,政绩斐然,深受爱戴。”舒大刚说。


舒大刚表示,苏轼的“民本”理念是“不合时宜”的。“在集权专制时代,最根本的利益还是君主,是一家一姓的权力,苏轼将自己的‘民本’理念作为执政的根本准则,难免其所入皆不是,这也是王朝云说他‘一肚子不合时宜’的缘故所在。”


但舒大刚也认为,苏轼的价值是“与日月而同光”的。“单从文学、政事或才艺任一方面来评价苏东坡都是片面的。他是立体的东坡,全面的东坡,博学的东坡,他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一道构成了‘东坡文化’现象。”舒大刚说,时至今日,东坡不媚时君权宰的精神,东坡以民为本、为民兴利除害的执政理念,仍然具有永恒的时代价值,对我们贯彻和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和典范表率作用。


发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心


11月18日下午,在第五届眉山东坡文化学术高峰论坛上,乐山师范学院原党委书记、教授、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名誉副会长杨胜宽围绕“弘扬苏轼的自觉与自强精神 增进民族文化自信”发表了演讲。

杨胜宽讲到,“四个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而基于中华数千年博大精深文化传承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具有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视察,走进三苏祠,并讲到:“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全党全民族都要敬仰我们自己的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讲话中两次提到文化自信,既高度肯定了“三苏”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与贡献,又对全党和各族人民提出了更加坚定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要求。


杨胜宽讲到,三苏父子所塑造的文化丰碑,成为中华数千年博大精深文明的典型代表,他们终生对文化事业自觉、自强的孜孜追求,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传统精神和优秀品质。立足当下,如何发挥好以苏轼为代表的三苏文化在新时代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不断增进民族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强国战略更上一层楼,成为必须认真思考的紧要课题。


在新时代的文化建设中,要弘扬苏轼文化精神,不断增进民族文化自信,需要加强文化自觉全民意识,共同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需要校准文化自强前进方向,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健康发展;需要不断增进民族文化自信,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磅礴力量。


杨胜宽表示,站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上,我们必须继续发扬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爱国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宏伟目标踔厉前进。


传承苏氏家风家学,坚定中华文化自信


11月18日下午,在第五届眉山东坡文化学术高峰论坛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理事王永波围绕“文化自信与家学家风关系综论——以宋代眉山苏氏文学家族为中心”发表了演讲。


王永波说,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思想升华和历史沉淀,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国梦的向心力,文化自信始终与中华民族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根植于中华文化发展传承丰沃的土壤之中,成为本民族发展壮大内在的文化基因。


在宋代时期,文化自信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巅峰状态,其中,以三苏为代表的蜀中文学家在宋代思想、文学、艺术等方面展现了强劲的文化自信,创作了很多杰作,成为后世流传的经典。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走进三苏祠,并讲到:“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这段讲话把三苏父子的文化自信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联系起来,为探讨文化自信与家族家风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三苏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三苏的文化自信与苏氏家族的家学、家风、家教等密不可分,他们的成功离不开家族的辛勤教育。


王永波讲到,苏氏家族的这种家学家风表现在为人处世、文章道德、品行修养、国学根底等多个方面,既为三苏接收,又经过三苏传承,成为蜀中苏氏繁衍两百年人才辈出的主要原因。


王永波说,当前,三苏文化研究方兴未艾,影响遍及世界,对传播中国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以三苏为题材的小说、戏曲、影视、动漫作品层出不穷,日益受到大众的喜爱。可以说,现在是研究、宣传、转化三苏文化的最好时机,从三苏文化中汲取文化养料,培育文化自信,传承、弘扬、研究巴蜀文化,是刻不容缓的时代课题。


来源丨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幸 陈文君  雷同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