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看“办不成事”小窗口 如何帮群众“办成事” | 眉山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纪实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2-10-13 08:08:03

责任编辑:黄馨月


眉山市市民服务中心大厅内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眉山市市民服务中心大厅内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推动“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聚焦群众在办事过程中“办不了”“不给办”“很难办”,以及“不知去哪办”“不知找谁办”“不知怎么办”等问题,充分发挥政务服务管理机构协调各方的优势,持续改革创新、着力破解群众办事难题。2021年5月,我市在全省率先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和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专席,线上线下全面受理企业和群众反映的“想办却办不成的事”各类问题。


如今,窗口已设立一年多,政府和企业群众互动渠道是否畅通?是否及时解决了企业和群众办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近日,记者前往眉山市市民服务中心实地采访,探寻眉山这个“办不成事”的小窗口,如何推动政务服务从“办不成”到“办成事、真办事、办好事”转变。


窗口工作人员为群众登记办事诉求。

△窗口工作人员为群众登记办事诉求。


A


优服务


“办不成事”窗口成办事“直通车”


“办不成事”窗口究竟办了哪些事?翻开“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服务记录本,上面清楚记录着群众在窗口反映过的问题事例。记者梳理发现,大致分急事、难事、新事。


“我是领地集团有限公司眉山分公司的业务员,急需缴纳184户房屋契税,必须在月底前通过资金监管账户完成税款缴纳,否则将产生滞纳金。但税务窗口说这段时间全省金三税务系统正在升级,期间无法打印银行端缴款凭证,我该怎么办啊?”


“我要办理法人变更事项,行业主管部门要我先到市银保监分局变更金融许可证上的地址,但市银保监分局又要我先到行业主管部门变更营业执照上的地址,到底先办哪个呢?”


……


“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就是为了解决群众办事难繁、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市政务服务管理局政务协调科负责人表示,为此,眉山市专门成立了“办不成事”反映问题处理小组,全面负责问题收集、办事协调、效能监督等各项工作,按照“受理→分类→转办→承办→回复→回访→归档”细化办理流程,形成制度性办事渠道,及时疏通政务大厅窗口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堵点,确保群众难事有着落。


在过去的一年多里,针对群众办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急难愁盼”问题,眉山在全市各级政务大厅均设立了线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开通线上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专席。专人专窗专责解决政务服务窗口办不下、办不快、办不好的问题,聚焦深化政务服务改革领域,切实解决群众办事中的“疑难杂症”。


透过小切口反映群众的大民生,通过小窗口解决群众的大事情。“我们设置了‘一窗一线’,落实专人明确职责。”上述负责人介绍,“三个落实专人”即:落实专人统一受理、登记,汇总形成《“办不成事”反映情况工单》;落实专人逐项研判分析“办不成事”原因,提出处理意见,第一时间转交有关职能部门限时办理;落实专人对办结事项进行回访,对群众合理诉求未有效解决,退回原承办单位纳入重点督办,做到“件件有回访,事事有反馈”。


12345政务服务热线设立专席,线上线下协同解决“办不成的事”。

△12345政务服务热线设立专席,线上线下协同解决“办不成的事”。


B


重效率


搭建为民服务“连心桥”


“我购买了失业保险,可现在我申领失业金,系统却显示我未购买。这是怎么回事呢?”近日一早,东坡区苏祠街道居民罗女士便急匆匆赶往眉山市市民服务中心大厅,焦急地向工作人员咨询。“大姐,您先坐,我们马上帮您核实一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人员一边安抚着罗女士,一边核实登记相关情况并进行交办。


“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没想到事情很快就顺利解决了!”从愁眉不展到喜笑颜开,“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起了大作用,罗女士为该窗口的办事态度和效率“点赞”。“这个窗口真是太方便了,让咱老百姓的事情好办了!”


在“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得到解决的案例还有很多。“我现在常住资阳市,去年将户籍从仁寿县北斗镇迁移到资阳市雁江区,但由于全省医保系统升级更新,我的参保信息没有及时转入资阳市。现在仁寿、资阳都没有我的参保信息,那我该怎么购买医保呢?”今年2月22日,一位群众到仁寿县北斗镇便民服务中心“办不成事”窗口反映,工作人员立即将群众的诉求记录在《“办不成事”反映情况工单》,并及时将工单转发至仁寿县医保局。随后,仁寿县医保局工作人员迅速与资阳市医保局核实相关情况,第一时间联系省医保系统找回相关数据信息,成功帮助该群众在资阳正常购买医保。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就是解民忧、纾民困,把民生的“关键小事”作为“头等大事”来办,切实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让群众从点滴小事中获得幸福感、安全感。“要让办事不顺利的群众有地方找、有同志帮,把群众的事办成、办好。”市政务服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面对办事群众各种各样的疑难问题,窗口工作人员坚持逐项研判,深入分析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的堵点、难点、痛点,将群众反映事项划分为“办不了”“很难办”“不给办”三类,分类处理、限时办结。


窗口实行“三类三办”,分类处理定时限。一是对法律法规或政策明确规定“办不了”的,当日给予明确答复并积极做好政策宣传、解释沟通,努力取得反映人谅解。二是对存在政策障碍、需多部门协调或缺失关键材料等“很难办”的,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快速组织专家、部门会审会商,探索容缺办理等解决途径“抓紧办”,10个工作日内反馈解决办法及办理进度。三是对符合政策但人为因素“不给办”的,责成相关部门安排专人“立即办”,在5个工作日内反馈办理结果,并对相关人员不作为、慢作为、态度差等问题进行监督问责。


加快“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一网通办”。

△加快“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一网通办”。


C


强监督


“小窗口”发力解决大问题


“同志,区政务服务大厅没有医保、社保窗口,我们办理业务需要多头跑、来回跑,请你们反映下我们的需求,帮忙协调下。”此前,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接到彭山区居民反映。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在做好解释疏导工作的同时,彭山区行政审批局立马行动,全面调研摸实情,展开科学统筹政务大厅窗口设置和布局。经过与区医保局多次协调,终于顺利引入医保窗口入驻政务服务大厅,实现所有医保业务“一站式”服务。“下一步,我们将不断跟踪督办,继续推动社保综窗改革工作,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彭山区行政审批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就是要破解当前改革未尽之事,倒逼政府各部门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事材料,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开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目的之一也是想摸底,改进工作作风。”市政务服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既是解决难题的兜底窗口,更是改善作风的监督窗口。窗口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倒逼机制,在解决“办不成事”问题的同时,也将推动一些业务不精、担当不够的工作人员提升办事效能,改进服务、完善制度。通过深化“小窗口”连通“大民生”认识,定期或不定期查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办理情况,跟踪办理结果,对办理进度缓慢或办理结果不满意的事项,督促相关部门加快办理,并做好答复,真正做到件件有人办、件件有着落。


举一反三,才能不断优化服务效能。眉山市“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坚持聚焦民生热点,以解决群众“个案”为突破口,不断举一反三,做到防患于未然。“我们坚持每月跟踪回访‘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交办事项的办理情况,并把回访结果纳入窗口月度考核、窗口工作人员考核。”上述负责人表示,同时,坚持每季度汇总分析“办不成事”反映事项接收、交办、办理、回访等数据,形成典型案例分析报告,为政策制定、工作改进提供重要参考。此外,坚持总结提炼疑难问题处理经验,对高频反映事项承办部门出具工作建议书,以点带面,推动部门窗口“办成事”。


一年多来,眉山“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坚持有事必办、会商办理、及时反馈等工作机制,为企业和群众遇到的“疑难杂症”寻找“良方”。截至目前,眉山市市、县、乡三级“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共收到反映事项1337件,解释疏导1191件,窗口会商办理146件。


小窗口化解办事难题,彰显服务群众大作为。下一步,眉山将继续秉持服务更优、效率更高、作风更实理念,进一步建设好“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不断提升企业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和安全感。


短评


为民情怀 让“办不成的事”能办成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眉山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从一个“小窗口”,扩大到全市各系统、全市直各部门的“大窗口”,用实实在在的工作给群众排忧解难,送上温暖。


群众利益无小事,为民情怀最动人。小小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关涉的却是群众心头的大事。要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办事部门的大事,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全方位加强就业服务,高度重视困难群众帮扶救助工作,加快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进民生保障精准化、精细化。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是一个办事通道,更是一个倾听民声、按民声改进服务的重要渠道。要始终坚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及时总结群众反映的“办不成事”背后的共性问题,通过改进服务、完善制度,让“办不成的事”能办成,进一步提升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民生工作是一场长久的奋斗,永远没有终点。


来源丨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端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