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小县唱大歌 振兴奋进时丨以乡村振兴探索“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丹棱故事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2-09-21 17:11:34      

责任编辑:雷尧

“三农”是篇大文章,小县也有大作为。近年来,丹棱县立足“长在农业、优在生态、美在乡村、富在农民”比较优势,锚定“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总体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目前,已创成全省首批乡村振兴先进县,乡村振兴探索经验入选“全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15个县级典型案例。


近日,眉山日报社“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大学习大实践大提升大型主题采访乡村振兴报道组走进丹棱县,记录大雅之地上关于果业兴、乡村美、农民富、乡风淳的生动实践。


3.jpg

眉山日报社“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大学习大实践大提升大型主题采访乡村振兴报道组在丹棱县仁美镇桔香稻田项目调研采访。


果业兴:小桔橙谱写农业强县大文章


9月8日上午,一阵细雨过后,丹棱县齐乐镇龙鹄村6900亩柑橘林显得更加翠绿,拳头大小的爱媛、不知火等晚熟柑橘挂满枝头。


丰收的喜悦。资料图片.jpg


“今年1—8月,我们合作社的农资销售收入达到400万元,预计全年产值能达到4000万元,年底我们将拿出约50万元利润用于分红。”龙鹄村党委书记罗朝运介绍,该村依托“枝叶情”水果专业合作社,“统一农资供给、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田间管理、统一销售渠道、统一品牌”,最终实现“种出好果子、卖出好价钱”


果农“种出好果子、卖出好价钱”的愿望能否实现,还受制于市场、天气等客观因素。能否通过延伸柑橘产业链,最大限度降低种植风险,最大程度提升产品附加值?


在距离龙鹄村十几公里的西南晚熟柑橘产业集群项目或许能找到答案。


项目建设现场,专业的分选中心、装卸月台、包装车间以及冷藏库等已全部建成,工人们正忙着装修7600平方米的综合大楼,整个项目将于今年底竣工。建成后,晚熟柑橘年初加工能力将达到3万吨,冻库静态库容量达到3000吨,年冷储周转量达到7500吨,年产值可达3亿元。未来,这里将成为丹棱柑橘销售的集散地,大大提升丹棱本地加工处理和储存鲜果能力,降低春橘市场风险,延伸产业链。  


几十年潜心经营一个产业,几代人奋力打造一个品牌,位于丹棱县晚熟柑橘核心产区的龙鹄村和西南晚熟柑橘产业集群项目,是该县以桔橙为载体引领农业兴旺的一个生动注脚。


桔橙丰收。资料图片.jpg

桔橙丰收。资料图片


如今,丹棱县建成五大特色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桔橙品种近10个,种植面积达18万亩、产值30亿元,是全国最大优质“不知火”生产基地。


随着占全县农业产值60%的晚熟柑橘产业不断发展成熟,近年来,丹棱县又将目光转向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从去年起,丹棱就在低洼易涝、经济效益低的经果林区域,开展“退园还耕”,率先推进安溪河流域粮油园区建设。今年,该县腾退低效经果林2000余亩、间套种粮2.2万亩,目前撂荒地整治进度100%,确保不折不扣完成粮食生产目标任务。


乡村美:小切口破解基层治理大难题


金黄的稻田里,小火车缓缓穿梭其中,蛙鸣、鱼跳、鸟飞和沿途的各种惊喜让稻田里欢声笑语不断……金秋时节,丹棱县“桔香稻田”农文旅融合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吸引了许多客人到这里体验农耕文化。


“桔香稻田”农文旅融合项目包括核心景区300亩的建设及结合“退园还耕”流转土地1600的种植扩展区,建设以“桔橙+大米”文化为特色的优质粮油标准化种植基地,同时发展农事体验、研学基地、鱼稻共养、研学旅游、亲子旅游等农业新业态。


美丽稻田,农旅融合典范。.jpg


不仅是文旅项目,在丹棱广大农村地区,由农房、农田、道路、果园等组成的乡村山水画也比比皆是。


“我们村上的群众并不羡慕城里人的生活,我们这里的乡村生活更惬意!”在丹棱县齐乐镇龙鹄村,崭新的村民聚居点错落有致地排列在小河旁,道路、河岸等公共场所整洁卫生,曾经遍地的白色垃圾已经不见了踪影,全村32个造型为“丹”字的垃圾亭将所有群众聚居点覆盖,已经形成垃圾分类习惯的当地群众能精准将垃圾分成三类规范投放。每天一大早,村上的垃圾清运承包人柴登科会挨个将垃圾亭的垃圾收纳到村上的垃圾中转站,再由县级垃圾清运队运输到垃圾处理厂定点处理。


长期以来,农村垃圾治理面临着投入难、减量难、监督难、常态维持难的“四难”问题,“垃圾围村”已成为基层治理的一大顽疾。2011年1月,龙鹄村开展垃圾治理试点,通过每人每月交一元钱,公开招标垃圾清运承包人,实现了垃圾的集中清运处理,有效解决了基层“财政投入大、安全隐患多、政府包袱重、常态保洁难”的治理困局。


同年8月,“一元钱”垃圾治理模式在丹棱全县推广,2015年12月,全国农村垃圾处理验收会在丹棱召开,丹棱县代表四川省接受并通过住建部等10部委验收,“丹棱模式”升级为“全国经验”。


“随着时间推移,这一模式进入了‘2.0’阶段。”罗朝运介绍,如今,龙鹄村的“一元钱”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升级后,主要变化有三个方面:一是人均缴费由每人每月一元变成了两元钱;二是建立起更加精细的垃圾分类标准,群众分类意识也得到提升;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村级垃圾中转站+聚居点垃圾回收亭+村民院落垃圾回收系统得以完善。 


不仅是“桔香稻田”和龙鹄村,在丹棱,每个村都有寄托浓浓乡愁的“诗和远方”。


农民富:小杠杆撬动群众增收大跨越


“集体经济是衡量一个村强不强、富不富的关键指标,‘锅里’有了‘碗里’才会有!”近段时间,仁美镇金藏村的700亩农田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响应中央粮食增产扩面号召,根据丹棱县委安排,这里的低质低效果园将被改造成为粮田,由村集体公司管理,进入10月,这片土地上将种植蔬菜,来年春天种植水稻,成为村集体经济的一项重要收入。


金藏村是丹棱县为数不多的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50万元的村。而就在2年前,金藏村集体经济收入仅仅8万元,主要来源为土地出租收入。两项改革中,当地积极探索“党建+公司”模式,促进良性循环,由集体经济注资成立丹棱县鼎盛园林绿化服务有限公司,承接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保洁服务等项目。


金藏村的蝶变在丹棱并不是个例,在各项政策加持下,该县村集体经济正迅猛发展,到2025年,丹棱县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将达70%,以此带动该县低收入农户稳定增收。 


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相辅相成,近年来,丹棱县聚焦群众最迫切的愿望,以政策支持、人才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等“小杠杆”持续夯实乡村保障,不断提升农民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2021年,丹棱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3638元,城乡收入比1.68:1,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农村恩格尔系数低于城镇3.4个百分点,共同富裕正在逐步取得实质性进展。今年上半年,丹棱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1529元,增速达6.9%;农村恩格尔系数低于城镇4.1个百分点。


乡风淳:小载体促进精神文明大发展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丹棱县桂香村是端淑精神的发源地,诞生于此的文学名人彭端淑因《为学》名篇而享誉天下。


如今,为让为学精神代代传承,当地创新开设“淑香课堂”,利用周末和寒暑假开展“喜迎二十大 传颂好家风”亲子诵读、童心向党·童画飞扬暨庆祝建党101周年长卷绘画、“弘扬端淑家风家训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暑期文艺汇演、“缅怀革命先烈 学习红色经典”等活动91期,极大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桂香村淑香课堂。.jpg

桂香村淑香课堂。


如何在群众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不断契合群众的精神需求?桂香村结合当地实际以文化人,让群众从牌桌走向课堂,由公共事务的“局外人”变成“主人翁”,探索十分有益。


除此之外,在面上,丹棱县坚持把乡风文明塑造作为重要抓手,以“一个院坝”“一家超市”“一场活动”等小载体,深挖丹棱文脉,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构建和谐文明新乡村。


建设好“一个院坝”。通过“政府引导、民间众筹、共建共享”模式,建成综合型、专业型、文旅结合型民间众筹文化院坝100个,打造“大雅新农民·快乐新农村”“乡村春晚”等文化品牌,2021年代表四川唯一承办全国“村晚”展演,民间众筹文化院坝经验入选中宣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选编(2019)》。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鼓了腰包富脑袋。.jpg


运营好“一家超市”。坚持“党委统揽、支部实施、群众参与”模式,全域设立50个“道德超市”,对照乡村振兴内容,细化“道德超市”积分项,实行“以德换得”量化考评,搭建起崇尚道德文明激励平台,全县县级以上文明村覆盖率95%、文明乡镇覆盖率100%,经验做法入选2020年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案例。


举办好“一场活动”。以“支部引领、群众参与、集中活动、常态治理”为主要内容,每月定期一天开展“党群集中活动日”,实现农村党建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同步提升,经验做法全省推广,村民一事一议参与率达100%,发源地狮子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美田弥望、稻谷飘香、物阜民丰、幸福和乐……在丹棱这片土地上,一个个鲜活的乡村振兴故事正不断上演,一幅幅美丽乡村图景正徐徐展开,丹棱“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设正阔步前行。


来源丨眉山日报社“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大学习大实践大提升大型主题采访乡村振兴报道组成员:邓敏 段小锋 杜艳 罗俊涵 彭林 曹霞 陈博 见习记者 王溶 廖帅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