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走近身边手艺人 | 蔡中云:一生热爱 匠心传承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2-04-22 15:50:17

责任编辑:蹇玮杰


4月21日下午,阳光正好,走进仁寿县陶艺传习基地,59岁的蔡中云正在属于自己的工作室内,全神贯注地制作一个紫金花盆的陶器样品。



“这个不行,感觉里面有一个气泡。”眼看已经马上成型的素坯,被精益求精的蔡中云否定后,又变成了一团泥,重新回到了被揉搓的环节。


“在陶器的拉坯过程中,首先要找到中心,再用相应的手法,不断地调整形状。”一说起陶艺,蔡中云就打开了话匣子,对他来说,制陶的拉坯机就像是他的年轮,春去秋来转了一圈又一圈,而他跟陶艺结缘的人生也跟着拉坯机的转盘不停地旋转。


“红泥共火舞,潇洒露陶君”,陶艺是一项历史悠久、传承久远的传统技艺,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仁寿陶艺分为传统陶艺和现代陶艺,有古朴的文物造型,也有创新的现代器型,有呈现陶土本色的素坯器,也有色彩华丽的现代图案。这些都离不开世代手艺人的匠心锻造,蔡中云,就是其中一名坚守者。



蔡中云出生在仁寿县天峨(现禄加镇),当时,该地盛产陶泥,不少人靠陶艺谋生,他的父亲当时也是拉坯工人。自小耳濡目染,1979年,蔡中云进入一家陶厂学艺,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那时候,陶艺对他来说,只是一门谋生的手艺。


在渐渐熟练以后,蔡中云越来越喜欢做陶器的时光。陶土选择、陶泥炼制、手工拉坯、模具成型、手工刻花、窑炉建造、素胎上釉、入窑烧制、釉上加彩……每个环节,都能让他沉浸其中,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


就这样,边学边不断琢磨和探索,1981年,蔡中云办起了自己的土陶厂。


随着时代变迁,陶艺不再是简单的“泥与火的碰撞”,它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交织融合,是灵感与工艺的完美邂逅。这门古老的艺术,透着原始的气息,又被赋予当代价值。痴迷于对陶艺的无尽探索中,1998年,蔡中云全面停产土陶,开始学习制作工艺彩陶。随后,他先后前往景德镇、河南、温江等地交流学习,从事陶艺生产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陶艺制作经验。


1999年参与制作澳门回归瓶,并被澳门政府收藏;2000年参与制作了一对高1.8米梅瓶,被马来西亚总统府收藏;2018年,彩陶作品《如意瓶》在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银奖;多次参加省、市、县艺术节、非遗节等各种展演活动……



“虽然有过荣誉,这个行业的衰落也是事实。”蔡中云感叹,鼎盛时期,仁寿县曾有35家陶艺企业,一年产量2000万件陶器。目前,全县仅剩他这一家手工制陶企业,销量也大不如前。


 但也正是因为还有蔡中云在坚守信仰的路上踽踽独行,2014年9月,仁寿陶艺被列入市政府公布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蔡中云也被评为非遗项目仁寿陶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一块泥巴、一把泥塑刀,将仁寿陶艺这项非遗文化永久刻进历史。


“制作陶器,需要反复磨练过硬的基本功,但创新的思路也必不可少。”对蔡中云来说,做陶是一辈子的事,做陶容易,做好不易,还需要从充满烟火气息的生活中获得艺术灵感,并将这些灵感巧妙融入创作中。


小到几厘米的泡菜坛子和茶具摆件,大到两米的梅瓶和栩栩如生的“单刀赴会”,从传统陶艺到现代陶艺,从日常用品到人物雕塑,酒瓶、花盆、灯罩、笔筒、花瓶……蔡中云的工作室内摆满了琳琅满目、精巧绝伦的陶艺成品,每一个,他都能讲出背后的故事。


“手工制陶,其实非常辛苦,光是在拉坯环节对陶泥性质的把控,就需要成千上万次的捶打才能入门。”蔡中云说,拉坯时,要先将陶泥在木板上搓揉,再在轮盘上撒一层炭灰,把陶泥放上去后,随着轮盘旋转,一边加陶泥码厚增高,一边浇水润滑泥土,还必须时刻保持每个陶器器身厚度均匀,愿意静下心来学习的年轻人已经寥寥无几。


对于传统文化,如何不忘,如何传承?蔡中云也一直在努力。


怀匠心,践匠行,做匠人。近年来,蔡中云在各个学校里的时间越来越多,他将陶艺制作带进了课堂,从小学到大学,从县内到县外,不辞辛苦地反复教习学生,只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能了解陶艺,走进陶艺,传承陶艺。


蔡中云说,不管前路如何,他会一直坚持,直到再也拿不动那一把小小的泥塑刀。


来源 |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侨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