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走进身边手艺人 | 朱会林:坚守手艺 锦上添花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2-04-21 17:32:24

责任编辑:蹇玮杰


4月20日下午,走进东坡区大北街口朱师理发店时,夕阳的余晖正依依不舍留在店里。这里不同于我们常见的美发场所,没有豪华的装饰、潮流的海报,也没有当下流行的音乐。


20平方米左右的空间设备不多,却应有尽有。一边是三把旋转椅,三面镜片直接贴在墙上。另一边,摆放着几把木椅子供客人等候坐。最里面是洗头椅,靠墙的储物架上放着各种烫发和染发工具。角落里的小洗衣机,每天都要对用过的毛巾清洗消毒。


朱会林正准备给客人修面。56岁的他身材魁梧,一件黑色西装里面套件蓝绿色衬衫,干净利落。



“像这样的土刀修面很舒服的,这手艺称得上绝活啦,现在很多理发店都很难见到。我专门从新区过来的,几十年来习惯在朱师傅这里修面、理发。”客人老于脸上敷块热毛巾,躺在转椅上。


说到这儿时,朱会林已将客人面上温热的毛巾掀开(热毛巾敷脸,可扩张毛孔,烫软胡须),握着一把轻巧的剃刀,在老于脸上自由游走,一招一式,干净利落,就连耳根也不放过。随后,利索地将老于的头发吹干定型。一把银色的吹风上下摆弄,却听不到一点声响。 


“这都是用了几十年的东西了,叫‘火吹风’。一些小朋友来看到,都说是小猪佩奇同款吹风机。”朱会林笑着说,那把剃刀也是跟了自己几十年的,经年累月的磨砺,刀刃依然铮明瓦亮。



说着,朱会林拿出个纸盒,小心翼翼打开,里面是4把剃刀,被泛黄的报纸隔开。朱会林说,这些刀自己收藏了几十年,舍不得用,“用了就没有了,现在找不到起刀的师傅了。就像我们修面的手艺,很多都消失了。”



好手艺从哪儿来?


“理发是一门传统手艺,讲究的就是一个‘基本功’。比如修面,轻了刮不干净,重了容易刮破皮肤,需要落刀轻,用力均匀,手腕灵活有力。这样客人也会觉得修面是一种享受。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不会啦。”朱会林说,学理发时,父亲教得严,经常一站就是一整天,剪发、洗头、修面、剃须、烫发、染发,样样都要学。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他的那些“绝活”越发精湛,很多人都愿意来找他剃头。


“我父亲原来在老戏园旁边的国营理发店理发,后来回到大队理发。上世纪60年代,在北门口开起了这个理发店。”朱会林说,自己十三四岁跟着父亲学理发后,父子俩就一直经营这个理发店。


从最开始的茅草房,到后来的大瓦房,再到现在的楼房,朱会林接手父亲的理发店已有30多年。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大街小巷里的新潮美发店越来越多,装修得也越来越上档次。但仍有很多老顾客从不同的地方赶过来,只用说一句理发,其他要求朱会林都已烂熟于心, 洗头、修面、剪发等面面俱到。不论是客是主,都在享受着那代人的专属快乐。



“合适的发型可以提升人的气质,这就考验理发师傅的手艺了。”朱会林说,不同的发质、不同的头型和长短不同的头发理发时的手法和力度都是不一样的,需要熟能生巧,积累经验,才能剪出让顾客满意的发型。


“有个上海客人,七八年前到眉山出差时在我这里理发后,每个月都要来一次。”朱会林说,还有一些路过的客人进来理发后也变成了老顾客。也有一些客人头发特别细软,头天理了发,睡一觉起来发型就坏了。有时这些客人要参加重要活动,都会第二天一早来理发。有的甚至早上6点多就来了,朱会林贴心地给他们留了自己的电话,方便他们找自己。


“只要还能剪得动,就会一直剪,这家店我就会一直守下去。”朱会林坦言,自己年轻时嫌这门手艺不挣钱,常想着改行。“年轻人,想挣钱快一点、容易一点。年纪大了,反而喜欢上了这门手艺。看到顾客对我的手艺满意,心里很高兴。”说到这里,朱会林笑了。在他眼里,理发已经不仅是为了挣钱,也是方便别人,更是将父亲的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守护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时代印记和眷恋。


手握剪刀,剪去的是片片时光。几十年来,理发店周围的店铺变了又变。街道高楼林立,人来车往,流淌着早餐店、药店、小餐馆的喧嚣声。理发店内,静谧无声。它伴随和见证着眉山城的发展和变迁,和朱会林一起,在平凡宁静的角落中,留住这喧嚣世界里,那一份难得的悠然与安宁。


来源 |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毅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