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走近身边手艺人 | 周雨:他的坚守 时间知道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2-04-12 16:44:27

责任编辑:蹇玮杰


眉山城区小南街,曾是较为繁华的一条街道。现在的小南街,则保留着一些老时光的味道。


4月11日,走进小南街周雨的钟表铺,第一感觉就是静。墙上都是挂钟,老式的玻璃柜台,里面是各种钟表维修工具、零件,还有出售的手表。


柜台里侧一张小桌是周雨的工作台,摆放着钳子、镊子等各种工具,也是有些年头的。墙上伸过一盏黑色的台灯,发着白色的光。52岁的周雨戴着放大镜,坐在桌前研究着手中的表,无比专注。


1.jpg

周雨修理钟表的手艺传承自外公和母亲。


“外公是邛崃人,在成都学手艺,后来到雅安讨生活,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就到眉山来了。母亲修表跟外公学的,我从小就跟他们学。”周雨说,外公姓胡,所以招牌上还有“胡氏老字号”字样。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手表是结婚“三转一响”四大件中的“一转”。自然,那个时代也成了钟表匠的黄金时代。周雨的外公一开始在正西街租铺子修钟表,在眉山也是有名的。后来,眉山的私营钟表店开始组织起来走集体生产道路,成立了钟表铺。周雨的母亲、大舅、舅妈、小姨等长辈,都在钟表铺上过班。    



上世纪九十年代,周雨的母亲在小南街开起了这家钟表铺。


“我从小就在旁边看着他们工作,觉得这块小东西很有意思。”周雨回忆,从小看外公、母亲维修钟表,对这门手艺很感兴趣。后来,母亲开了钟表维修铺,自己更是一放学就去看母亲修表。慢慢的,也学会了这门手艺。


周雨当过兵,也在百货公司帮人修过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周雨开始和母亲一起守着这间钟表维修铺。这一守,近三十年一晃而过,小南街已变成冷清的老街。数字智能化的冲击下,戴手表和使用闹钟的人越来越少,修表匠们也越来越少。


在“滴答”声中,也有部分老顾客依然眷念老手艺。


2.jpg


前段时间,一名对越自卫反击战老战士拿着块英纳格手表来修,说这块表跟着自己见证了三次惊心动魄的战役,意义重大。周雨接过了这份信任和嘱托。


手表由于年岁较久,摆轮、调和轮等零部件都有问题,防水性也不好。周雨仔细处理好每一个问题后,将手表交还到老战士手中。看到老战士的满意与赞许。那一刻,周雨心里满是成就感。


“钟表维修也是经验总结。一块全自动的机械手表少的有几十个零部件,多的上百个。每一个零部件都有不同的用处,要逐个了解它们的机械原理,很磨人。但‘钻’进去了就觉得时间很快。”周雨说,手表内部的结构极其复杂,修表,除了要心细,更要心静。若是手上的动作稍有闪失,就有可能损坏表芯原有的结构。“修表30多年,劳力士、欧米茄这些名牌表都修理过。”


为了保证手表不会再出问题,周雨修表后还要通过走时测试、防水测试等,经过严格检测达到合格后,再通知客人取走。


这是一个寡言的、颇具耐心的老实人。至今已修复了多少只钟表,他已经记不清了。面对一块手表,周雨的凝视是无比深情的,深情的背后又是一种不舍。那种能修复时光,却无法阻挡时代变迁的不舍。


3.jpg


从外公到舅舅、母亲等长辈,再到自己、表哥、表弟等同辈,家里不少人都曾经干过钟表维修,如今只有周雨一人在坚守。


“表哥他们都转行卖房子去了,干这行挣不了钱。儿子也在成都上班,不学这个了。”周雨并不后悔这些年的坚持,每个手艺人总要有自己信守的东西。


周雨看来,时间很重要,一点误差可能会造成损失。自己维修钟表,是对时间负责。更重要的是,修理钟表不只是谋生,更是一种传承。时光在“嘀嗒”声中流逝,岁月在齿轮转动中变迁,也许修表手艺会消失,但外公和母亲他们朴实的匠心,不能被自己丢掉。


小小的表里面藏着一个精细、微小的神奇世界。这是周雨的过往,亦是将来。他用细心、耐心,修补着每一块手表。滴答滴答!周雨的付出,时间都知道!


来源 |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毅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