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聚焦丨唤醒“沉睡”土地,仁寿3.6万亩撂荒地变成了“粮袋子”——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2-02-22 10:44:33

责任编辑:雷尧


  “通过社区集体股份联合社集中收回土地,将农户土地经营权委托给联合社,联合社引进业主共同经营粮食产业,不但实现粮食种植规模化,还使原来的部分‘撂荒地’也变成了‘粮袋子’!”日前,在仁寿县钟祥镇龙桥社区3组,社区党总支书记范冬一边指导村民操作旋耕机为育秧田翻土,一边向记者介绍。


  又是一年春耕到,为确保应播尽播、应种尽种,仁寿县创新举措,通过“党总支+集体联合社+公司+农户”的土地经营模式和代耕代种的耕作模式等方法,精准施策开展撂荒土地整治工作,保障粮食安全,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为农民致富增收扩渠道,为乡村振兴添活力,让撂荒地变身为丰收的“粮袋子”。


  治理土地撂荒,盘活土地资源,激发土地活力。仁寿县正在进行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探索创新 一镇一策  形成合力


  站在钟祥镇龙桥社区的田埂上,一块块耕地井然有序,村民们忙着翻土、开沟、除草,忙碌的春耕画面处处可见。


  “以前这些田地大部分都没人种,看着都心疼,但村民也无能为力,他们即使勉强耕种,效益也很差。” 龙桥社区3组组长郑玉仙说,自从社区探索开展“党总支+集体联合社+公司+农户”的土地经营模式后,荒废的田地有人种了,村民也有了新的收入。


整治撂荒地。.jpg


  钟祥镇相关负责介绍,在该模式中,集体联合社、公司和农户按照1:7:2的比例进行收益分配。农民以土地入股,可以获得流转费用和20%的土地分红,同时,还能在基地内务工挣钱。


  目前,龙桥社区已从316户农户手中,集体流转土地708亩,集中连片打造水稻、油菜、大豆轮种现代化机种机收示范基地,实现规模化种植。


  探索创新,一镇一策,因地制宜,各有“妙计”。


  走进仁寿县板桥镇青龙社区,复耕复种工作正在火热进行。在挖掘机的助力下,原本杂草丛生的撂荒地变成了可耕种的田、土,党员志愿者和村民们正在地里翻土、锄草,有序进行复耕作业。


  “2021年底,我们排查出撂荒地345亩。通过广泛宣传动员群众自行复耕、发动群众代耕代种、鼓励业主流转和套种、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复耕复垦等举措,让撂荒地得到有效治理的同时也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了收入。”青龙社区党委书记欧阳运清告诉记者,特别是代耕代种模式,大家积极性很高。


  “镇上请来机械和人力对撂荒地进行了翻挖和平整,免费给有劳动力的村民代耕代种,还补贴种子肥料,只需要按时播种,管理好,收成就是自己的。” 青龙社区的群众刘建清说道。


细化举措 分层分类 有序推进


  “用足用活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我们把恢复撂荒地生产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近年来,全县共复耕撂荒地3.6万多亩。”仁寿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该县主动作为,多措并举,有效解决土地撂荒难题,提高农户种粮的积极性,唤醒“沉睡”的土地资源,为实现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调查摸底是推进撂荒地整治的基础,2021年年底以来,仁寿县各乡镇成立工作组,深入田间地头,准确统计标识每块撂荒地的承包户及位置、面积、撂荒原因等信息,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块,全面开展耕地撂荒情况排查。同时,分类制定落实复耕复种措施,结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信息,对撂荒地建档立卡、建立信息台账,做到可查询、可定位、可监管。


整治撂荒地。 (1).jpg


  为大力推进撂荒地整治工作,仁寿县通过加强宣传、广泛动员,引进农业服务公司、新型经营主体和种植业主,加大农资筹备和技术指导,强化职业农民培训,落实常态巡查监管制度等举措,促进粮食产业提质增效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科技化发展,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切实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


  仁寿县还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户流转土地经营权,促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放活土地经营权,激活土地要素,既有效治理土地撂荒,也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挥作用。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50.7万亩。


  此外,仁寿县还针对撂荒耕地大多偏远、贫瘠、水源条件差等实际困难,大力实施农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条件。


  来源丨特约通讯员 潘建勇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侨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