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2-02-16 09:29:35
责任编辑:杨熹
时光荏苒,奋斗不止。
2021年,必将是载入史册的一年。
这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十四五”规划开局实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式开启。
这一年,也是眉山迈步高质量发展、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一年,市第五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绘就眉山高质量发展蓝图,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这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守正创新,勇担使命,为建设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
抓实党史学习教育
砥砺初心不断汇聚前行伟力
“现在不拥堵了,外地客人来有地方停车,我们出门也方便多了!”最近,家住眉山城区三苏祠附近的市民佟凤玉出门散步,发现周围的交通环境彻底改变了。
三苏祠周边停车难一直是游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在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文旅、交通、住建等部门事不避难,下定决心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研究出台《三苏祠周边道路交通畅通方案》,配套下发了道路交通畅通任务分解表,推进城市智慧停车项目,彻底改变了三苏祠及其周边停车难的现状。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解决三苏祠停车难问题,正是我市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缩影。
过去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战线切实扛起牵头责任,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紧扣“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要求,
研究制定“1+9+N”工作总体方案,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系统深入学党史,融会贯通悟思想,用心用情办实事,锐意进取开新局。
党史学习教育氛围浓厚。牢牢把握“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基调定位,统筹线上线下、内宣外宣等宣传平台,浓墨重彩开展主题宣传。打造“红色影院”、仁寿县黑龙滩陈列馆、彭山区公义红色教育研学实践基地、青神县红色西山等党史学习教育基地,使党史学习教育可观可感。举办“百年正青春·红心永向党”等党史学习教育主题专场文艺演出4场,在全市营造了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浓厚氛围。组织“建党百年初心之路”全媒体巡展、“同声咏唱 同心向党”原创MV展播等活动,其中,原创MV展播吸引20余万干部群众参与,网络浏览量500万+,让正能量产生大流量、好声音成为最强音,推动了党史学习教育在眉州大地全覆盖、活起来、深下去。
“我为群众办实事”见行见效。围绕群众关切、重点领域和重点群体,广泛开展“开门问计”活动和“我为群众办实事”网络调查,牵头梳理办实事项目1528项,指导全市1813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39789名在职党员,领办志愿服务项目2480项。
铭于心、立于言、践于行、成于效。我市党史学习教育求实、务实、扎实,提振了全市党员干部以史为鉴、埋头苦干、勇毅前行的精神士气,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省级主要媒体广泛报道,工作经验全省交流,中央第八指导组给予充分肯定。
抓实理论宣讲
培根铸魂不断强化理论武装
“我的党龄比你们的年龄都大。1953年5月,我站在党旗前光荣宣誓,成为一名共产党员,那一刻我终生难忘!”这是彭山“百岁老党员讲党史忆党恩”主题活动上的一幕,与党同龄的百岁老人余彬林正在讲述入党经历,全区机关干部、村(社区)党员、预备党员、小学生、志愿者、榜样人物代表听得聚精会神。
年轻党员孙磊深受触动:“我们一定要珍惜眼前的幸福时光,不忘初心,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真理光芒穿越时空,思想旗帜引领前路。
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始终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引导党员干部群众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实践力量,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胸怀“国之大者”,自觉做“两个确立”的坚决拥护者和“两个维护”的坚定践行者。
抓住“关键少数”,将理论学习引向深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以县处级以上党员干部为重点,指导全市各级党委(党组)分阶段召开专题学习会。围绕党的四个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重要内容,召开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9次。
把握“关键环节”,使理论宣讲持续走深走实。依托市委讲师团等各级宣讲力量,开展各类宣讲活动4000余场次,直接受众近40万人。举办“铭记百年路 奋进新征程”四川省首届基层理论宣讲大赛第四片区宣讲复赛活动。注重宣传阐释,组织报刊台网常态化开展理论宣传阐释,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围绕“关键课题”,使理论研究服务高质量发展。牵头完成市第五次党代会重点调研课题《传承创新东坡文化 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研究。规划立项市级社科课题53项、高校专项课题49项,组织委托重大课题8项。2个项目首次入围省社科规划年度重点项目,3项专著成果获评省第十九次社科成果三等奖。
抓实主题宣传
凝心聚力不断奏响时代强音
2021年,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经受了一场场大战大考,一篇篇鲜活的报道传承红色精神,一幅幅生动的图片擦亮奋进底色,一次次无言的坚守彰显不变初心,发挥了主流舆论强劲作用。
一年来,始终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为全年宣传工作的主题主线,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广大新闻工作者积极投身“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等新闻行动,全方位展现干部群众奋进新征程的生动实践。围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市第五次党代会、市委五届二次全会等重要会议,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县乡换届、乡村振兴、成眉同城、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等重要工作,统筹运用宣传资源,科学设置议题,唱响了主旋律,振奋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始终以“讲好眉山故事,传播眉山声音”为己任,全年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省级主要媒体刊播宣传稿件5321篇,其中,人民日报一天3篇报道关注眉山;创新开展“城市CP”联动宣传,联合广东梅州、湖北黄冈等四省(市)十六城组成八组“CP”,推出系列新闻产品,全网点击量破亿,成功推动眉山从“出川”到“出圈”,成为全省城市营销创新案例。
抓实文旅产业
厚植深耕不断提升文化影响
2月1日,正月初一,冬雨霏霏,三苏祠大门外等候入园观看“吾家东坡”文物特展的人群已排成长队。这场展览由我市与故宫博物院合作策划,成为春节期间广大市民、游客过文化年的好去处。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我市围绕“东坡文化”这张最大的名片,坚持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放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中谋划部署,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文化传承取得新进展。编制《东坡文化传承发展纲要》,编纂出版《苏轼书法全集》,完成三苏祠“式苏轩”文物库房展厅改造提升。圆满完成江口沉银第四期考古发掘,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11名传承人入选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2件竹编作品代表四川参加“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
文化事业迈上新台阶。1人入选全省“十大乡土文化能人”,4个乡镇入选全省“100个魅力乡镇”,丹棱县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经验全省交流。精品文艺成果丰硕,3部作品荣获第十届四川文学奖,原创歌曲《川·渝》入选首届“四川省十大歌曲”,6件作品入选省文联“百家推优工程”,1件书法作品获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广泛开展“书香眉山·全民阅读”活动,组织群众文化活动1618场,惠及群众40万余人次。
文旅发展取得新突破。东坡区、洪雅县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玉屏山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青神县兰沟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洪雅县七里坪镇入选首批天府旅游名镇,丹棱县幸福古村、洪雅县红星村入选首批天府旅游名村。青神竹文化产业园、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2个项目入选全省2019—2021年建成投运“二十大”项目,青神竹里院子入选2021年全省文旅融合示范项目。
抓实精神文明建设
崇德向善不断弘扬文明新风
“感谢党和政府授予我‘全国道德模范’这个光荣的称号,我一定珍惜荣誉,接续奋斗。”2021年11月5日,来自我市彭山区的盛恩利站上了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台。他是眉山历史上首位获此殊荣者。
不只全国道德模范盛恩利,2021年,眉山德星闪耀,1人入选“中国好人”、2人入选“第七届四川省道德模范”、4人入选“四川好人”、1人入选“四川省新时代好少年”。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成绩位列全省第三名,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工作经验全省交流。
文明新风浸润眉州大地。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后,眉山向创建更高质量的文明城市迈出新步伐,印发《眉山市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推进长效管理工作方案(2021—2023年)》,实施创建“十三大工程”和“五大专项行动”。顺利完成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2021年度复查测评,仁寿县、洪雅县、丹棱县首次取得四川省文明城市创建前十名的好成绩,青神县迈入全省文明城市创建第一方阵。
大力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制发《眉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实施细则》,命名5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新时代文明实践进一步拓展。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部挂牌,80个乡镇(街道)文明实践所、847个村(社区)文明实践站实现全覆盖,延伸打造文明实践基地(点)134个,开展文明实践活动2万余场次。1个志愿服务项目、1个社区分别被中央文明办等部门评为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和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新增注册青年志愿者35万余人,增幅全省第一。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
新征程上,全市宣传思想战线将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贯彻市第五次党代会安排部署,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担当作为、勇毅前行,不断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精彩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 | 梅宣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