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聚焦党代会·热点词汇⑥丨厚植生态底色 推动绿色转型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1-11-19 08:14:25

责任编辑:雷尧


0.jpg

  天蓝、地绿、水清、景美,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市委报告把坚定绿色低碳发展,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作为未来五年的重点任务之一,提出要深入推进系统治污、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如何在未来五年持续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产业绿色发展,做好“绿色文章”?在市第五次党代会分团讨论中,代表们展开了热议。


2.jpg


“保持”+“提升”

污染防治久久为功


  “五年来,全市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取得了良好成效——空气质量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国省考核断面首次消除V类和劣V类水体,岷江水质首次达到地表水Ⅱ类,实现了‘三个首次’,实属不易。”提起全市的污染防治工作,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骆仕明代表感触颇深。


  五年来,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环保答卷。


  污染防治,还需久久为功。如何“保持”和“提升”?骆仕明代表表示,在大气污染治理上,强化“协同治理”,推进“三源”专项整治,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实现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标并持续改善;在流域治理上,统筹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城市和乡村,强化“三水共治”,实现国省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在土壤污染治理上,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控、防范风险,确保全市固废和危废得到有效处置和综合利用,推动全市土壤环境稳中向好。


  “未来,我们还要将生态环保理念贯彻到发展各个领域,不仅在思想层面达成共识,同时在实施层面也要不断深入细化。持续推进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美丽眉山建设,使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渐成常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景象增多。”骆仕明代表表示。


“零容忍”态度

加强生态保护


  “以‘零容忍’态度对待一切破坏生态的行为”“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二字,在市委报告中多次出现,展现出市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决心和态度。


  过去五年,全市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积极协调生态保护与修复,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取得了良好成效。


  良好生态环境是眉山最大的资源和财富,如何既保护生态资源又实现生态价值转换?这将是我市未来几年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内容。洪雅县、青神县作为我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逐渐趟出了一条“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之路。


  “一定要保护好来之不易的生态资源。”洪雅县委书记宋良勇代表表示。洪雅县森林覆盖率超71%,负氧离子平均浓度达国家Ⅰ级标准,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他说,“我们将以‘生态功能涵养区、高端旅游核心区、绿色产业集聚区’为战略路径,加快建成‘两山’转化示范县,探索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近年来,以“竹”闻名的青神县不断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考评为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先进集体。青神县委书记刘今朝代表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建设国际竹艺名城,依托‘竹编’等特有产业,开发具有青神特色的生态产品,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推动生态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


低碳转型

闯出绿色发展新路


  市委报告指出,全市要制定实施碳达峰碳中和中长期规划,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提升绿色生态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何实现?将如何影响我市产业结构、工业生产与消费方式?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韩杰代表说:“实现‘双碳’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需要全社会各部门共同参与。”他表示,将重点从三个方面抓好落实,一是构建碳达峰碳中和绿色体系,二是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三是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实现“双碳”目标,企业“绿色转型”是关键。“过去五年,我市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用水量大幅下降,超额完成省上下达目标。”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彭盆代表说。一直以来,我市坚持走工业经济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道路,不断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和结构,强化资源节约利用,工业绿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彭盆代表表示,下一步,全市经信系统要把握国省政策“窗口期”,积极包装符合条件的优势产业项目,想方设法争取更多的能耗指标;要坚决禁止上马“两高”项目,逐步清退或转型低效传统项目,做好企业节能减排项目的收集梳理,加强节能诊断或节能监察,抓好过程管控,招引先进制造等优质项目,为眉山产业绿色发展留出足够空间。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诗雨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