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1-05-10 16:14:28
责任编辑:杜艳
仓廪实,天下安。5月份,眉山广袤田野正上演着“双抢”大戏。冬去春来夏至,农民们按照时令辛勤耕耘,农业生产一环扣一环、一季接一季。农业生产“四季歌”的背后,不变的是稳产保供的决心,变化的是质量兴农的导向。如何实现小春首战告捷、颗粒归仓,大春粮食满栽满插?近日,记者走进田间地头,深入探访我市农业生产情况。
小春新品种助丰收
5月8日,记者走进仁寿县方家镇水池村,田间麦香四溢,遍地金黄,丰收的气息在田野间荡漾开来。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十几台收割机正在麦浪里来回穿梭,麦田里一片繁忙景象。
江苏收割机服务队王师傅说:“每年我们都会从江苏过来,沿途经过安徽、河南、陕西,到四川来收小麦。我们的机械化收割价格低效率高,很受四川种粮户欢迎。”
放眼望去,田里小麦金黄一片、颗粒饱满。“我今年有近4000亩小麦丰收。”该县90后种粮大户范琨告诉记者,这是他选的新品种小麦,叫中科麦47号,它比普通小麦的产量更高,优点是抗条锈病突出、丰产稳产,而且白皮大粒,穗大粒多。
据了解,这近4000亩小麦机械化收割需要13天左右,之后将马上轮种水稻,确保大春生产不耽误。
水稻育秧采用新“玩法”
“看,这就是长在浮板上的水稻,水下还养了鱼……”近日,在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四维村,有一片奇怪的鱼塘引起了许多过路人的注意。鱼塘上面居然种上了水稻?面对记者的不解,该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张继业一边拿起水稻一边向记者讲解。
具体怎么种法?张继业介绍,首先要将适当的泥土置入底部有小孔的塑料花盆,在每个盆内栽上水稻秧苗,把花盆逐个嵌入有洞孔的浮板上,再有序将浮板放置于鱼池水面,这就是东坡区太和镇试点推广的浮板种植水稻。
这种浮板种植水稻能够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水面种稻,水下养鱼,鱼儿的粪便就成了水稻的肥料,秧苗根系通过盆底的小孔吸收水里的氮、磷、钾养分,使之在池塘内形成鱼肥水、稻净水、水养鱼的循环种养系统,不仅解决了鱼塘水质问题,对养殖户来说苗期管理也不费力。
“在整个水稻生产过程中不施用任何肥料和农药,水稻抗倒性和抗病性都较强,苗期管理也不费力。”张继业说。据了解,从去年开始,太和镇便开始试点,按照每亩池塘种水稻10%左右的比例进行浮板水稻种植,养殖户每亩鱼塘水稻收成大概在300斤左右,今年该镇将在5000余亩鱼塘中,继续宣传推广这种新种植模式。
党员干部助农抢收抢种
5月8日,正值传统的“双抢”时节,在眉山市彭山区谢家街道李山村的四亩农田里,20余名青年党员正忙着扯秧、运秧、分苗、插秧……,现场一派繁忙的景象。
这是谁的农田?大家如此干劲十足。
据谢家街道李山村党支部书记万细玲介绍,该农田是李山村老党员汪进成家的。他今年已经67岁,由于妻子常年患病,女儿常年在外务工,家里4亩多农田仅靠汪进成一人耕种,眼看“抢种”时节就快过去,不抓紧把秧插完,就会误了农时,影响一年的收成。
了解情况后,5月7日,谢家街道青年支部联合李山村党委立即组织青年党员早早地来到汪进成田里,帮助他插秧。
快速移位、飞速插秧,飞溅的水花在田间飞扬……一上午的时间,在青年党员们的帮助下,一块块空荡荡的水田换上了崭新的绿装。翠绿喜人的秧子和飘扬的红色党旗在这片水田里交相辉映。
“我自己插秧,至少要三四天才能种完,有了这些志愿者,半天功夫就种完了,我悬着的心也落下来了,真的太感谢了。”望着自家农田一片翠绿,汪进成激动地连声道谢。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今年的“双抢”工作中,针对留守户、五保户、困难户缺乏劳动力的实际,各地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作用,组建了一大批以党员干部为主的义务帮扶队,全力帮助农民抢收抢种,确保小春粮油应收尽收,大春作物应种尽种。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为抓好小春收割、大春农业生产工作,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我市强化政策支持力度,千方百计扩大粮食生产面积,农业技术服务下沉,做好农机调度和储备。截至目前,全市小麦已收8.2万亩,占应收面积的77.4%;油菜籽已收70.5万亩,占应收面积的85.2%。全市水稻已播栽70万亩,播栽进度47%;玉米已播栽44万亩,播栽进度56.6%。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诗雨 周刚 文/图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