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21-04-29 14:45:48
责任编辑:罗思源
脱贫攻坚交答卷,乡村振兴再出发。
2020年底,洪雅县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怎样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洪雅县按照脱贫攻坚“四不摘”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筑牢致贫返贫防线,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写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温润茶乡。颜其梁 摄
写好“政策”篇
筑牢返贫防线
摘贫困之帽,奔小康之道。2014年,洪雅县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5609户16911人,贫困发生率6.32%。如今,通过精准识别、动态调整的5057户14637人全部达到脱贫标准;贫困人口的平均收入也从2014年的2920元提高到2020年的9900元,增长240%。
近年来,洪雅县委、县政府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三大攻坚战”中的决定性战役,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聚焦“四不摘”“三落实”,瞄准“两不愁三保障”,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为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洪雅县做好顶层设计,扎紧制度“篱笆”,搭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四梁八柱”。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领导体系、责任体系、推进体系、政策体系,做到扶贫问题优先研究、扶贫投入优先保障、扶贫项目优先安排;全县先后有50名县级领导、146个部门、5000多名帮扶干部投身脱贫攻坚工作,带动25万人次助力脱贫攻坚;中央、省、市下达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976万元,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3亿元投入脱贫攻坚。
现代牧业洪雅牧场。
同时,洪雅县全力打好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这场硬仗,让贫困群众真正实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五改三建、住房补短等政策,为1300户消除危房、改造住房,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住上安全住房;为9万人次贫困人口代缴医疗保险,贫困人口参保率100%;发放各类教育扶贫补贴8350万元,惠及9.4万人次;累计投入1.8亿元,将贫困人口中符合条件的5086人纳入农村低保、农村特困人员供养、贫困残疾人扶助等。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脱贫攻坚虽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但仍有返贫风险,扶贫政策来不得“断崖式降温”,必须留出政策接口和缓冲期,逐步实现帮扶常态化。为此,洪雅县严格落实摘帽不摘政策要求,兜底救助类和教育、医疗、住房、饮水安全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对脱贫攻坚期内脱贫人口继续保持5年不变,并逐步转化为覆盖农村低收入群众的普惠性保障政策措施,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
写实“产业”篇
培育致富沃土
茶产业是洪雅县不少农村群众脱贫增收的支柱性产业,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29.5万亩。今年一季度,全县鲜叶产量7500吨、产值8亿元,干茶产量1700吨、产值10亿元。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一直以来,洪雅县都在思考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高质量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洪雅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洪雅将围绕建设现代化成都都市圈“两山”转化示范县,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加快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为切实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洪雅县把产业扶贫、产业振兴作为主攻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对贫困群众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
茶园丰收,茶农笑开颜。
而与之相匹配的,正是洪雅县“做强一区、做精两山、做特三片”的战略布局。其中,在扶贫产业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中,该县坚持以绿色为底色,以“做特三片”为抓手,加快建设绿色产业集聚区。即“泡好一杯茶”,规划建设“茶客空间”农商文旅综合体;“扮靓一根竹”,规划建设“世外竹源”农商文旅综合体,创建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飘香一树椒”,打造千亩高标准藤椒产业园,规划建设“椒香满园”农商文旅综合体。
同时,进一步提高扶贫、乡村振兴资金用于产业发展项目的占比;设立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政府投入900万元,撬动社会资金1亿元;投入扶贫专项资金2300万元,建成扶贫产业基地、资产收益项目44个,覆盖全县12个镇,惠及3100户贫困户……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脱贫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持续增长。
写活“人才”篇
涵养源头活水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注入了动力,指明了方向!”每当想起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洪雅县中山镇前锋村党委书记付志洪就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乡村振兴怎么干、干什么?“技术、人才是关键。”付志洪说,只有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培养科技人才,把种茶成本降下来、茶叶品质提上去,茶农的致富路才会越走越宽。
为此,付志洪在参加完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后,又马不停蹄地前往上海一家有机肥公司学技术、谈合作。据付志洪介绍,该公司拥有世界先进的有机肥生产技术,可将蛋壳、树枝、粪便等农村废弃物,通过高温、高压等技术生产为小分子有机肥。
“这种有机肥将农村废弃物变废为宝,不仅大大降低了有机肥生产成本,还能实现种养循环。”付志洪说,下一步,他们将依托该公司的技术,在洪雅建厂生产小分子有机肥,并形成“农村废弃物+有机肥+有机茶叶”的种养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农业资源持续利用与农业清洁生产相统一、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目标。
为了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付志洪思路清晰,“我们将依托前锋村现有产业基础,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奋力突破人才、资金、技术瓶颈,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洪雅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据了解,为了让各类优秀人才向农村一线流动,洪雅县出台措施,充实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为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一脉相承”,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就能推动乡村振兴起好步。在同一片土地上,曾经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如今是乡村振兴的新阵地,洪雅“脱贫干将”“乡土人才”将继续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奋力打造乡村振兴洪雅样板,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威楠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