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眉山彭山构建“大脱贫格局” :3956户11476人贫困户清零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20-10-26 09:08:11

责任编辑:赵娜娜


  曹霞 眉山网记者 林茂春

农村里的集中居住小区。.jpg

农村里的集中居住小区。

  2014年

  贫困户精准退出1436户4316人。

乡村风貌。.jpg

乡村风貌。

  2015年

  贫困户精准退出1061户3077人,精准退出市区级贫困村16个。

乡村美景。.jpg

乡村美景。

  2016年

  贫困户精准退出1459户4083人,精准退出市区级贫困村19个,

  至此,全区35个市区级贫困村全部摘帽,11476名贫困户全部脱贫。

游客在凤鸣花谷游玩。.jpg

游客在凤鸣花谷游玩。

  2017年起

  彭山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巩固提升阶段。

  截至目前

  彭山每年都顺利通过全省脱贫攻坚交叉检查,在综合评价中被评为“较好”。

  小康路上,脚步铿锵,彭山用精心绘制的大脱贫格局让“一个也不能少”的梦想照进现实。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

  这一年,彭山区摸底排查,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数为3956户11476人,贫困发生率5.9%,全区有扶贫任务的村共84个,其中市区级贫困村35个,无省级贫困村。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回溯彭山脱贫攻坚历程——

  顶层设计

  走好“插花”贫困区脱贫路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头号的民生工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要求,牢牢把握‘六个精准’原则,立足彭山实际,强化扶贫作风建设,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彭山区有关负责人多次在大会上强调。

  彭山地处天府新区核心区域,是全省距离成都最近的区县,是全国新型城镇化推进试点区、全国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区、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先后获得全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全省重大农村改革任务推进示范县等称号。

  在脱贫攻坚方面,彭山区面临的实际情况是:全区贫困人口基数不大,没有省定贫困村,是典型的插花式贫困区县。

  立足实际,才能找准方向。根据自身情况,彭山先后出台了《眉山市彭山区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眉山市彭山区防致贫防返贫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抓好顶层设计——

  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责任制,从区到村都组建党政主要领导“双组长”负责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聚焦目标任务,立下攻坚军令状,签订目标责任书,将脱贫攻坚任务纳入目标绩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对35个市区级贫困村落实“五个一”帮扶力量,对贫困人口超过20户的村,落实“三个一”驻村帮扶机制,实施一对一、多对一帮扶制度;

  严格做到精准识别、应进则进、应退则退,确保“不漏一人”,2015年5月至2020年5月进行了16次“回头看”和动态调整;

  按照“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市有卷、省有库”的六有标准,对贫困人口、贫困家庭实行信息化管理;

  按照《眉山市彭山区贫困户、贫困村退出实施方案》和《眉山市彭山区扶贫对象退出工作实施细则》,严格对照户退出“一超六有”和村退出“一低五有”标准,做到应退尽退,退出精准;

  严格落实“八不准”要求,集中力量解决扶贫领域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作风不扎实等问题,严查扶贫领域违规违纪问题……

  从这一系列指向明确、奖惩清晰的举措可以看出,贫困人口基数不大不代表可以“松松劲”“降降压”,相反,彭山多次自我加压,坚决走好“插花”贫困区脱贫路,确保交出一份圆满的答卷。

  自2014年以来,全区累计投入各级扶贫专项资金1.91亿元,整合各类资金9.87亿元,加强对偏远地区农田水利和道路基础设施投入,助力84个有扶贫任务的村硬化拓宽道路368公里,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两个100%”;创新土地流转“四步机制”,全区发展葡萄、柑橘和猕猴桃特色优势产业17.12万亩,流转贫困户土地1.5万亩,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1070亩并增加务工机会,土地流转和就近务工、自主发展产业三项可帮助贫困户年增收1800到4300元,全区贫困户收入远超省定贫困标准;组建教育、医疗、产业和金融四项基金,累计帮助贫困户8635人;针对缺乏劳动力贫困户提高低保标准,率先在全市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脱贫标准“两线合一”;对545户贫困户住房进行维修、加固或重建;完成431户1179人易地扶贫搬迁,彻底解决贫困户因交通不便无法享受公共服务等问题,出台《眉山市彭山区2019—2020易地扶贫搬迁脱贫后续发展规划》,确保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逐步能致富……

  精锐出动

  搭起脱贫第一线帮扶网

  9月17日上午10点,彭山区原市级贫困村公义镇五马村村委会很热闹。村脱贫攻坚第一书记巫杰刚组织村里的党员开了一场谈心谈话会,又利落地拿起纸笔,和驻村工作组分组入户走访。“越到后期,越不能马虎,脱贫攻坚工作开不得玩笑,必须争分夺秒,多为群众办实事。”巫杰说。

  巫杰今年38岁,到五马村担任第一书记已经一年多了。在担任五马村第一书记前,他还在观音街道兴崇社区担任了2年多的第一书记。

  据了解,被派驻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前,巫杰是彭山区农业农村局的一名工作人员,有7年的大学生村干部经历。考虑到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性,各机关部门均选派骨干力量到基层,巫杰便是其中之一。

  到脱贫攻坚一线后,巫杰也果然不负众望,在五马村短短一年多,巫杰为巩固提升五马村脱贫攻坚成效做了许多事——新修乡村公路8.4公里,整治硬化山坪塘8个、沟渠2公里,扩宽道路788米,改水改厕完成13户正在实施22户,不定期组织技术培训,时常和党员、贫困户谈心谈话……以实事巩固脱贫攻坚实效。

  如今,这个偏远的山村也开始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谋划起康养产业。去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9000余元。

  巫杰是彭山区精锐出动,搭起脱贫第一线帮扶网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彭山区抽调全区精锐力量奔赴脱贫攻坚一线,35个贫困村第一书记全脱产,全区有脱贫任务的84个村全覆盖实现联系部门包村,1980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

  进入巩固阶段,彭山仍然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进一步巩固“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三级书记一起抓”工作格局,坚持人员队伍不减少,帮扶力度不弱化,政策措施不走样,常抓不懈开展脱贫攻坚。

  今年村级建制调整改革,黄丰镇四塘村和共和村合并为共和村,但为了持续推进脱贫攻坚工作,高宁仍然在原四塘村担任第一书记。

  原四塘村是黄丰镇脱贫任务最重的村庄,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3户159人,属于市级贫困村。高宁到村上之后,按照脱贫攻坚政策,不断完善村级基础设施,为贫困户落实兜底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改造、产业就业帮扶、教育扶贫等政策,群众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一定站好最后一班岗,让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奔小康。”高宁说。如今,该村道路平整,产业连片,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此外,彭山区还组织开展“大排查”,择优抽调有扶贫工作经验的在职及离任科级干部、第一书记97名组建区级大排查派驻工作组,统筹乡镇(街道)驻村干部、村第一书记和村干部共554人开展大排查工作,为脱贫一线帮扶网增添助力。排查出的问题立行立改,巩固成效“不反弹”,并以“大排查”为统揽,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狠抓扶贫行动大提升。

  多点发力

  构建全方位提升大格局

  “身体还好吗?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前段时间,彭山区扶贫开发协会深入彭山黄丰镇双塘村走访慰问脱贫户何家蜀。何家蜀肢体3级残疾,其配偶、两个儿子均智力低下,一家人缺乏劳力和技术,生活十分困难,是扶贫开发协会重点关注的贫困户之一。

  今年,受疫情影响,何家蜀一家是否有返贫风险?协会成员挂肚牵心。3月10日,协会组织常务理事召开电话会议协商决定,一次性给予何家蜀一家2000元的资助。“真的是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太感谢了,有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帮扶,我们有信心把自己的日子越过越好。”收到资助,何家蜀激动地说。

  据了解,彭山区扶贫开发协会于2016年7月12日成立。自成立之日起,该协会便致力于助力彭山脱贫攻坚工作,将扶贫济困作为协会的宗旨,服从、服务全区脱贫攻坚中心工作。

  四年多来,协会紧紧依靠和团结108个会员单位的广大爱心人士,密切联系彭山实际,开展了一系列扶贫济困工作,在全区扶贫工作这个大平台上作出了积极贡献——

  筹措扶贫爱心捐款300多万元,接受爱心企业无偿捐赠的扶贫产品折合人民币50万余元,让全区百余名贫困家庭学子圆了大学梦,300余名初、高中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业,为近70名贫困家庭小学生解决了生活后顾之忧,帮助部分市、区级贫困村享受了健康饮水和点亮乡村工程实惠。协会连续几年被市扶贫开发协会评为先进单位。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彭山区坚持树立“大扶贫”观念,着力整合社会扶贫资源,全力搭建平台,实现社会扶贫合力提升。

  全面推开“百企联百村”帮扶工作。按照“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脱贫思路,实现帮扶企业对贫困村的全覆盖。帮扶企业对接贫困村,落实帮扶项目,落实帮扶物资和资金等约500万元;开展“栋梁工程”捐资助学公益活动,累计对本专科应届大学生9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高中生141名进行了资助;落实“扶贫日”公益活动,从2016年开始,积极开展扶贫日主题公益活动,四年来共募捐扶贫物资和资金折合300余万元,全部用于扶持救助贫困户。

  此外,彭山区还运用多个平台,全面落实智志双扶,涵养内生动力。坚持开展“一月一主题”扶贫志愿服务活动,集中开展励志宣讲、道德讲堂、感恩教育等主题志愿服务1000次以上。建立村级“农民夜校”88所,创设“彭山e支部”智慧党建平台,统筹农民夜校、党群集中活动日等培训教育平台,开设固定课堂、流动课堂和实践课堂,大力开展实用技能培训、道德法制教育、基层治理教育、文明新风教育和知恩感恩教育,累计开办各类培训2100余场覆盖9.8万人次。以“学习道德模范,脱贫致富光荣”为主题,在有脱贫任务的行政村全覆盖开展“脱贫不忘党恩、致富感谢祖国”教育活动,传递道德正能量,进一步增强和激发广大农村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意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内外联动

  谱写共同奔小康奋斗曲

  对全村68户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大排查;入户开展森林防火、禁毒防艾、控辍保学宣传工作;完善脱贫攻坚管理台账、帮扶手册和贫困户信息系统资料的修改;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援助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波洛乡黑史拉打村的杨文林每天的工作都围绕这几项重点展开。

  “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落下,这里的群众更需要帮助,我们能多帮一点是一点。”杨文林说。

  2018年6月中旬,响应省委提出的“精准施策综合帮扶凉山州,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动员令,彭山区农业农村局选派了包括杨文林在内的14名精兵强将奔赴昭觉县,开展为期3年的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

  到达昭觉县后,杨文林被分派到黑史拉打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员。

  驻村期间,杨文林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结合当地养殖实际情况,编写了《人畜共患病防控知识》《乌金猪养殖技术要点》《土鸡散养饲养技术要点》等培训资料,开展农民夜校培训15期。并为村民做养殖技术指导,逐步改变村民不科学的养殖习惯,为村民免疫耕牛95头,骟割仔猪85头,治疗生猪15头,受到了当地党员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可。

  2019年9月,杨文林被昭觉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综合帮扶工作队队员,今年7月,还被凉山州委、州人民政府评为了凉山州脱贫攻坚优秀帮扶队员。

  还有综合帮扶干部袁福忠,通过互联网帮助村民宣传和销售畜禽产品,为全村增加纯收入近10万元,并与其他驻村干部一起自筹资金5000元,激励本村村民开展“四好”创建和移风易俗活动,每季度评选前六名发放奖励物资,引导彝族同胞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张志联系爱心人士、慈善机构和爱心单位,开展多次爱心捐赠活动,并和李科一起从雅安市芦山县引进山药,在两个村示范种植了15亩,和王尚宏分别从彭山引进鸡苗80只、肉兔20只,在两个村示范养殖,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陈翔从彭山引进猕猴桃种苗示范种植15亩,目前苗子长势良好……

  截至目前,全体综合帮扶干部累计走访4800多人次,行程7万多公里;共组织爱心企业等为贫困户捐赠价值近20万元的衣物、粮油等;在“国际扶贫日”和春节前夕,14位综合帮扶人员还开展暖冬行动,为41户结对帮扶贫困户送去棉被、毛毡、衣物、粮油等。彭山选派的14位综合帮扶干部竭尽全力,为昭觉县脱贫攻坚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得到了当地党员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

  据了解,彭山援彝的14位综合帮扶干部分散在11个乡镇14个贫困村,14个贫困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56户。截至目前,贫困户已脱贫534户,9个贫困村已摘帽。“今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我们有信心。”杨文林说。

  (本版图片均由彭山区委宣传部提供)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