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咳嗽喷嚏挡一挡 小习惯带动大文明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20-06-22 16:08:44

责任编辑:雷尧


  文明社交是人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文明程度,更能折射出广大参与者的文明素质。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一定程度暴露了过去部分民众对公共卫生意识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经验缺乏的短板,也对公众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提出了质疑和挑战。曾经毫不在意的咳嗽,喷出的飞沫有可能传播病毒;曾经不以为意地随地吐痰,亦可能造成病毒传播;聚餐之时,忘记或不愿使用公筷公勺,就用自己的餐具给他人夹菜舀汤,同样可能造成病毒传播……


  3月24日,四川省文明办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当前社会交往中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发起“倡导社交文明 加强公共卫生”倡议。倡议发出后效果如何?市民在行动上有何改变?连日来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眉山市民如何践行十大文明社交行为习惯|记者调查①


  4月16日早上8点过,正是上班高峰期,记者从湖滨路乘坐7路公交车出发,对市民在公共场所是否做到“咳嗽喷嚏掩口鼻”进行走访调查。


  途中,和记者在相同站点上车的两名中年妇女一直聊天,其中一名妇女一直咳嗽。听见咳嗽声后,站在这两名中年妇女旁边的几名乘客纷纷将脸转向背对她们的方向,并往后挪了挪位置。直到这两名中年妇女在市人民医院下车时,没有乘客对其无遮挡咳嗽行为进行阻止。


  随后,记者走访城区多家商场、超市发现,多数市民能做到“咳嗽喷嚏掩口鼻”,但仍偶有市民不顾他人感受肆无忌惮地咳嗽、打喷嚏。


  “有些人就是没有文明意识,咳嗽的时候为什么就不考虑一下身边人的感受?万一被传染了多不好。”曾在乘坐升降电梯遭遇“不文明咳嗽”的市民张霞无奈地说,“有些人为什么不能换位思考?如果是别人对着他咳嗽、打喷嚏,他还能这么淡定吗?”在她看来,每个人都应该在公共场所保持“咳嗽喷嚏掩口鼻”这样的良好卫生习惯。“文明小动作,包含一份尊重、蕴藏一份健康,人人都应做到。”


  记者在走访中观察到,许多未成年人还没有养成“咳嗽喷嚏掩口鼻”的习惯,而家长们也没有把孩子对着周围人咳嗽、打喷嚏当回事。


  有这样一个场景,市民李晓红记忆犹新。“一次和朋友聚餐的时候,大家聊得正欢时,朋友家5岁多的孩子突然一个喷嚏,不仅喷了我一脸,还喷得一桌都是。”李晓红说,虽然是孩子的无心之举,但其实心里挺别扭的,从孩子咳嗽之后他也再没夹过菜了。“文明需要持久地维护,良好习惯还需传承培养。要让孩子们明白‘咳嗽、打喷嚏时要遮挡’,对自己和他人的身心健康是有益处的。”李晓红呼吁,家长们在生活中就应潜移默化地对孩子的日常行为习惯进行规范和教育,希望全社会都能携起手来,共同践行文明,为文明代言。


  当天,记者随机采访的20余位市民表示,人人都会咳嗽、打喷嚏,但在公共场合最好用手遮挡一下,否则很容易引起别人反感。他们认为,咳嗽、打喷嚏时不进行遮挡的行为,不仅是一种不文明行为,也是不卫生的表现。比如,在商场乘坐厢式电梯时,空间比较密闭,人员又比较多,如果打喷嚏、咳嗽不进行遮挡,飞溅的唾沫容易传播病菌,会带来健康隐患。


  【文明解读】


  据了解,人在打喷嚏时一次可以喷出10万个唾液飞沫,这些飞沫以每小时145千米的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除非打喷嚏的人掩住口鼻,否则唾液中所含的细菌和病毒可以在2秒内附着到扶手、座位等被人抓摸和触碰的地方。


  专家表示,呼吸系统疾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来自打喷嚏或咳嗽的飞沫,所以,打喷嚏或咳嗽时遮掩口鼻非常重要。值得注意的是,用手来捂嘴的动作很容易将口中的病菌传递到手上,若手未能及时清洗,再碰触他人或东西时,就会再次传播病菌。所以,提倡用手帕、纸巾遮挡。当身边没有手帕或纸巾等物品时,手肘是最佳工具,因为手肘部位接触其他地方的机会较少,较不易散播病菌。


  眉山网记者 王丽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