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9-12-26 09:14:58
责任编辑:雷尧
——从“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入选村看如何推进乡村治理(下)
眉山网记者 姚永亮 席涓 唐晓征
进入12月的丹棱县狮子村,空气里沁着甜甜的桔橙香。73岁的余志成像往常一样,到桔橙地里走了一趟后便回家。一路上,宽敞干净的柏油路串起幢幢“别墅”,家家户户门前的“微田园”栽满花草果蔬,小孙女跑前跑后玩得开心,满足感洋溢在余志成的笑容里。
“两个娃儿已经成家立业,我和老伴种了三亩‘爱媛’,没事逗逗孙女,看看村里的文艺表演,日子过得舒坦。”自打搬进狮子新村,余志成不仅用上同城里一样的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还迷上了村里的文体活动,“生活闹热了许多”。
余志成的“养老模式”折射出村民在乡村振兴中获得的幸福感。
记者走访彭山区果园村、丹棱县狮子村、青神县百家池村发现,这3个村通过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治理模式,正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一幅业兴、村美、人和的“乡村振兴图”。
产业兴旺
“能人带着干,日子越过越乐呵”
摘了贫困帽,成为富裕户;告别野路子,成了“土专家”——百家池村王学祥的脱贫故事在当地传播很广。以前,王学祥一家靠着3亩椪柑树生活,没技术、没本钱,椪柑卖不上价;如今,背靠椪柑专业合作社的大树,其先后流转15亩土地,年收入上10万元不成问题。
百家池村是远近闻名的椪柑产业村,然而在2014年前却说不起话。转机在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上任后,成立了百家椪柑专业合作社。
“借着全县大力发展椪柑产业的东风,村里有资金、懂技术的椪柑种植大户成立了专业合作社,随后又成立了椪柑党支部。”村党支部书记刘如祥说,专业合作社“统购农资、统一技术、统一销售”,引进优良品种抱团发展,百家池椪柑一跃成为县里响当当的招牌。“通过发展椪柑产业,贫困户脱了贫,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大户很常见,后进村也变成了示范村。”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这3个村都有产业发展的“能人”。百家椪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李中元,是全村的技术指导;村党支部书记刘如祥和村主任程洪明凭着“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劲头壮大产业、修路建园、推动农旅融合。果园村党支部书记李永伟,多年来一头扎进新技术推广,在一片不被看好的土地上,带领农户种出了中国葡萄界的“网红”;青年创业典型张雄,致富不忘乡亲,手把手帮扶5户贫困户种葡萄,其中汉源移民刘强一家的年收入就有近40万元。狮子村党支部书记邓树华带领村民发展优质桔橙、葡萄产业,兴建新农村综合体;科美家庭农场主骆美霖,不仅把自家的农场创建成了省级示范农场,还牵头成立了丹棱县葡萄协会,定期为果农免费培训……
“农村要发展,领头雁的作用可不小。”狮子村桔橙种植大户朱成章说,10年时间,他家的种植规模扩大了8倍,种出的不知火还在全县大比武中获得亚军,每年毛收入达50万元。“能人带着干,日子越过越乐呵!”
生活无忧
“免费体检,还有了家庭医生”
新年快到了,迎新春活动要排演什么新节目?狮子村文艺队队长严成丽这些天想的、忙的都是这件事。“我们文艺队可受欢迎啦,隔段时间不出现,村民们都会追着问‘怎么好久没演啦’?”
狮子村文艺队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为了给老人们庆重阳,村民曾锡清动员15名文艺爱好者举办了全村第一场文艺表演。如今,接力棒传到严成丽手中,队员发展到75人,年龄最大的73岁。舞蹈、小品、快板、三句半等节目深受大家喜爱,每年的重阳节、“七一”、春节、农事体验节等都要热闹闹地演上一场。这已经成为狮子村的固定习俗。
“节目是村民自编自导的,融合了乡里乡亲的故事。”严成丽认为,除了闹热,文艺队还促进了乡风文明的提升。“印象深刻的一个节目是小品《连心肉》,因涉及婆媳矛盾,许多人看后都湿了眼眶。”
对百家池村的罗素芳来说,生活的无忧体现在医疗服务的变化上。“有免费体检不说,我还有了家庭医生。”罗素芳说。
原来,罗素芳吃东西不忌口,不重视病前预防,身上的毛病不少。村里的免费体检,刚开始她并不愿参加。后来她被村干部连说带拽地“请”了来,思路也有了转变,见到别人不愿参加,还要拉着一路来体检。
“每年县里、乡里的医生都来村里为60岁以上老人、贫困家庭、特殊家庭免费体检。村里还建有卫生室,每家每户都有签约医生专门服务。”村医杨惠群说,他们会为签约家庭建立档案,对患慢性病的村民进行健康管理。
在果园村,智慧生活已经渗透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今年6月,果园村引入了智慧环保服务,通过“回收袋+智能投放点”的精确分类模式,形成了垃圾分类“参与有益、有效治理”的良性循环;借助彭山区的“彭山e支部”、“党群互联屋”等“智慧党建”平台,村民想要获取资讯、联系干部、办理业务、学习农技、问责问政等,动动手指就完成了。
农旅融合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走进果园村,雪白墙面上农耕文化主题的彩画,让人眼前一亮。整洁的村道两旁,家庭农场一个挨着一个,葡萄藤枝在大棚里积蓄着力量,等待来年夏天的“蓄势待发”。
“我打算拿一个果园来专门做散客采摘,时机合适了还想承包鱼塘,再办一个农家乐。”在果园村自家的好运来家庭农场旁,张雄指着不远处的大棚说,“今年采摘节光散客就接待了五六百人次,要是添上农家乐,就能把客人留住了。”
近年来,果园村以“种中国最好葡萄”为理念,认真繁育新品种,先后培育出紫脆无核、阳光玫瑰、甜蜜蓝宝石等40余个高端葡萄品种,面积5000余亩,平均亩产值近2万元。借助彭山区一年一度的葡萄采摘节,果园村的知名度越打越响,吸引了八方来客。“下一步要在葡萄精细化管理与营销上再加强,同时发力‘乡村美’,促进农旅融合发展。”李永伟说。
同样是采摘节,狮子村的美食也是吸引游客的“奇招”。“来我们这里,夏天有葡萄,冬天有桔橙,农家乐里的霉豆腐、跑山鸡、生态鱼等美味让你吃安逸。”邓树华说,村里准备将狮子村的周末集市升级成乡村美食街,让游客们吃得更好,玩得更欢。“农旅融合是一个趋势,狮子村有条件成为一个亮点。”
在百家池村,经村民表决修建起来的银杏景观长廊将岷江与沙溪河、粤江河串联起来,步行其间,只见银杏落叶缤纷,绿水青山炊烟,悠然诗意田园,一幅新时代的“富春山居图”跃然眼里。
“这些日子,我们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对百家池村今后的发展更有信心了。我们已规划在4个点位修建民宿,目前正在抓紧实施,届时,游客推开窗就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刘如祥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