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9-07-03 09:37:51
责任编辑:罗思源
钟成 古笑言
近年来,全市法院在省法院的有力指导、市委坚强领导和各方大力支持下,以“六个实质化”为抓手,以“实体运行、实绩提升”为标准,以“实”为尺度和标杆,守正出新、攻坚克难,实现工作整体提升。今年1—5月,全市法院新收各类案件16688件,案件增幅同比下降5.31个百分点。
坚实审判基础
服务发展大局
全市两级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眉山改革发展大局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5月10日,彭山区法院宣判任先利父子三人等共21名被告人的“家族式”恶势力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任飞宇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七年。
2018年至今,全市法院共受理7起涉黑恶案件。其中,彭山区法院2018年公开审理宣判的周敬等15人恶势力犯敲诈勒索罪,非法拘禁罪,寻衅滋事罪,开设赌场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一案,被评为2018年全省法院十大典型案例。
全市法院完善工作督查、案件督办、提前介入、信息报送等工作台账、制度,编撰了全市扫黑除恶典型案例选,撰写了对涉恶势力犯罪的惩治路径专项调研,并坚持常态化开展专项斗争督导。两级法院坚持严格依法公正审判,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高质量向纵深推进。
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同时,全市法院致力于为眉山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法治环境。
市法院先后出台服务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和民营经济发展的司法保障意见,服务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服务绿色发展,用司法守护眉山的绿水青山。2018年全市法院依法审结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59件,其中全省首例大气污染案入选“全国环境资源审判保障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案例”。坚持发布年度行政审判白皮书,2018年发送司法建议32条,全力推动依法治市各项措施落实。
市法院被最高法院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中级法院。家和万事兴,在三年的试点工作中,全市将“柔性”司法的理念融入家事审判,法院家事审判改革经验入选省委深改组发布的“全省四十大改革试点典型案例”,洪雅县法院被评为全国法院家事审判改革先进集体。
夯实执行长效
维护法律权威
今年5月6日,市法院“智慧执行系统”亮相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全国性平台上展示了信息化与执行融合的工作成果。全省仅两家法院参展。
厚积薄发。2016年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以来,我市法院集中力量攻坚,圆满完成“基本解决执行难”任务,在全省第14次执行工作联席会议上作经验交流,连续两年综合考评名列全省法院前茅,顺利通过中国社科院评估验收。
我市全面构建起了“党委坚强领导,人大加强监督,政府有力支持,政法委强化协调,法院主动作为,部门通力配合,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执行工作大格局,形成了理解执行、尊重执行和协助执行的良好氛围,执行工作进入力量最强、环境最优、保障最好的历史阶段。市委将“基本解决执行难”写入市党代会报告,列入市委和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纳入目标考核。市人大常委会率先在全省出台《关于加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决定》。部门联动共惩拒执,公检法等部门会签《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我市率先在全国探索推行网格员协助执行机制,“群众化”的人工协助与“专业化”的网络查控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执行查人找物的效率。自2017年8月推开以来,全市共发出协助执行事项8019件,反馈7891件,网格员协助查人找物5616人次、送达文书1773件次、见证执行和宣传法律441次,协助执结案件1397件,执结金额8069.87万元。网格员协助执行经验得到最高法院院长周强肯定。
今年,我市向着“切实解决执行难”的目标继续迈进。市法院被省法院确定为执行指挥中心实质化运行试点法院,两级法院全面落实省法院要求,制定了《全市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建设指导意见》《全市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实质化运行实施细则》,将执行指挥中心打造为执行工作的“大脑”和“中枢”。
同时,自主研发“智慧执行”系统,实现“三个高效”,受到省法院充分肯定,向全省法院推广。“移动执行”子系统高效指挥协作,可以实时远程指挥、上传取证资料和寻求应急支援。“阳光执行”子系统高效公开沟通,申请执行人同步掌握案件执行节点、执行法官执行轨迹、执行过程取证材料,实时了解案件执行进展。“网格执行”系统高效对接综治网格系统,执行人员可以实时向网格员下达协助执行指令获得协助。
抓实诉源治理
拓展“眉山经验”
今年1月,东坡区“老袁调解工作室”正式授牌,这是全国少有的由党政支持启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社会力量成立的个人调解工作室。
老袁名叫袁万中,退休前是司法所所长,曾获得“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在我市,这样的调解能手还有很多。因势利导,我市从广泛撒网培育调解“人手”,到精准发力发掘调解“能手”,鼓励开办个人调解工作室,助力打造群众信赖和喜爱的调解“品牌”。
2018年,市政府出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的若干政策》,对以个人名义建立的,符合条件的调解工作室给予6万元一次性开办补助;支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与调解工作室签订协议,成功调解矛盾纠纷每件有200-2000元的补助。
“眉山经验”两次写入最高法院工作报告,多次受到最高法院院长周强批示肯定。“眉山经验”从未止步,始终在发展新的内涵。
市委出台《关于完善一核多元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以党政主导为核心引导,相关部门和组织各司其职,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公证、信访、诉讼等方式联动融合。同时纳入目标考核体系、充分保障经费、每月进行研判分析……
目前,全市法院在住建、人社、医疗卫生、交通、工商等部门设立调解联络点100多个,大量案件调解在诉前。以劳动争议案件为例,全市法院受理数从2016年的832件下降到2018年的380件。
市法院制定《民商事案件调解前置程序工作规定(试行)》,针对家事、相邻关系、交通事故等五类案件实行调解前置。
市法院党组书记、代理院长吴良军介绍,诉源治理工作让“眉山经验”继续深化发展,切实把矛盾纠纷在源头通过非诉方式予以化解。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多元解纷仅是其中一环,全市从制度设计、政策鼓励等方面进一步加码,推动“眉山经验”不断升级。
同时,信息化建设也为多元解纷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由法院自主研发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体化平台”,通过简单输入案件关键词和个人基本信息,就可看到诉讼与调解时间、成本、执行到位率等各种统计、比较的精准数据,为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的“诉讼攻略”。该平台被收入《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并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展示交流,被法官、律师和当事人称作“手掌上的纠纷管家”。
市委书记慕新海,市委副书记、市长罗佳明作出批示,充分肯定全市法院多元解纷工作再创佳绩,并提出要求:聚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更实举措创新推进诉源治理实质化工作,最大限度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继续发扬“眉山经验”,持续深化诉源治理,不断提升全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落实为民举措
提升群众满意度
6月25日,市法院民事简案审判团队和民事繁案审判团队正式组建,诉讼服务中心实质化工作推向深入。
市法院坚持把诉讼服务中心实质化运行作为落实司法为民重要抓手,市法院党组专题研究,召开全市法院院长会、工作推进会进行安排部署,出台《关于推进眉山市诉讼服务中心实质化运行的实施意见(试行)》,要求全市法院实现诉讼服务中心再升级,提升群众满意度。
做优诉讼服务“实体店”,市法院对诉讼服务中心进行全面改组,将立案庭、民事简案速审团队、市诉调对接中心和诉讼辅导室纳入中心管理,由副院长担任中心主任。
做强诉讼服务“网店”,全面实现网上卷宗移送、材料传递,积极引导网上立案、电子送达。
做实诉讼服务“分店”,建立“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法庭诉讼服务分站—村社诉讼服务点—诉讼服务员”诉讼服务体系。
全市法院始终坚持阳光司法的理念,丰富普法宣传形式,增强眉山群众的获得感。
5月29日,市法院民一庭在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公开审理一起劳务纠纷,让学生们与司法零距离接触。“我们过去经常在网上看法院的开庭公告,有合适的案件就组织学生旁听。”学院老师张晓雯说,“这次市法院到学院巡回审判,旁听人数更多,效果更好,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有很强的教育和指导作用。”
据悉,全市法院坚持深入开展巡回审判、法治进校园、社区等活动,仅今年以来,就先后10余次开展“庭审进校园”活动,旁听师生达3000多人次。
同时,全市法院围绕重点工作、典型案例主动进行主题宣传。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栏目、《人民日报》头版、新华社、《四川日报》头版头条等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多次宣传报道眉山多元解纷、基本解决执行难、家事审判等工作,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等多次报道典型案例,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此外,全市法院还创新宣传载体,打造法治微电影、微视频特色品牌,先后5次获得中央政法委、最高法院表彰,是历届全国法院微电影大赛中获奖最多的法院。同时,作为全国司法公开示范法院,市法院成立专门的司法公开办公室,加强裁判文书上网、庭审直播,上网裁判文书10多万件、庭审直播、录播近万件。眉山法院官方网站被评为“2018年度中国优秀政法网站”,创办的《眉山法院》(联络专刊)被最高法院评为全国法院百强优秀期刊。市法院被最高法院表扬为司法宣传工作突出成绩人民法院。
“每季度都收到市法院寄送的《眉山法院》,经常性收到联络工作手机报,这让我们能及时了解到法院重点工作。”在市法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走进法院座谈会上,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王云东点赞法院联络工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