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8-08-14 09:38:59
责任编辑:罗思源
实施乡村振兴 建设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强市
——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在农业农村领域引起强烈反响
眉山网记者 殷勇 实习生 胡梦镝
8月10日,在东坡区悦兴镇金光村,种植大户王元威的稻田一片金黄。“这几天已经把秋收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王元威说,今年他种了5000亩水稻,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都有提升。
种得好,还要卖得好。8月8日,以“吃我一串葡萄,还你八百长寿”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彭山葡萄节正式拉开帷幕。连续举办了九届的葡萄节,让彭山葡萄的名气越来越大,销路也越来越广。目前,该区葡萄的种植面积3万亩,年产量3.8万吨,产值达12亿元。
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提出,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加快建设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强市,下足“绣花”功夫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开创眉山“三农”工作新局面。从彭山区葡萄节的热闹场面,到东坡区水稻收割工作的精心准备……对标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提出的要求和方向,我市广大干部群众正深入学习会议精神,夯基蓄势,掀起推动乡村振兴的实干热潮。
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擦亮农业金字招牌
第九届中国彭山葡萄节开幕式刚过,8月9日,彭山果农杨小红的果园里就迎来了一批游客。“每天要和工人们忙着采摘葡萄,葡萄节期间还要招呼游客,简直忙不过来!”杨小红说。
“葡萄产业和旅游发展相融合是彭山区正大力发展的新业态。”该区农业局有关负责人说,彭山区以葡萄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观光游、采摘游,每年葡萄节期间接待游客数十万人。
果园变景区,正是眉山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突破口。“落实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要求,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加快建设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强市,就是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现代农业引领乡村产业振兴。”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仅要融合发展,还要走品牌化发展之路,用品牌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为贯彻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要求,我市农业部门将以“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为重点任务,擦亮眉山农业金字招牌。
近年来,眉山泡菜产业脱颖而出。东坡区泡菜产业局负责人介绍,“东坡泡菜”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个,国家绿色食品认证74个,有机产品认证19个,品牌价值达104.62亿元。今年上半年,眉山泡菜加工量完成118万吨,销售收入114.89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180亿元)的63.83%,泡菜产业发展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会议精神,通过实施出口企业壮大、出口渠道拓展、国际推介招商等7大行动,力争在2021年实现境外销售额达10亿元,让全世界知道眉山泡菜。”该负责人说。
推动乡村生活富裕
实现城乡同步发展
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强市的决定引起广泛共鸣。东坡区悦兴镇相关负责人说,要把生活富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不仅要发展现代农业,还要把乡村沉睡的资源盘活,通过市场化手段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
“我家8亩田,过去种水稻、油菜,每亩收入也就800元左右。现在每亩地流转租金1000元,比原来增加200余元,另外,我们夫妇俩还在业主手下务工,月工资收入还有4000多元。”8月9日,悦兴镇四维村4组村民李福华谈起土地流转的好处时,欢喜地说。
近年来,随着我市岷江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在悦兴镇核心区域的启动,极大改善了当地交通、灌溉等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让投身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业主纷至沓来。悦兴镇顺势抢抓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机遇,成立了“悦兴土地流转服务公司”,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使农户种植效益低下、种不了种不好、不愿种的土地一跃成为“香饽饽”,农民的收入显著提高,生活越来越富裕。
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提出,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两化”互动、城乡统筹,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村里修建了12公里的村道和1200平方米村文化广场;修建了提灌站,改造部分沟渠;新修了村卫生站,安装了小天网工程探头4个。”岷东新区富牛镇曾庙村第一书记贺仲华站在村里新修的文化广场上,向记者介绍近年来村上基础设施的变化。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贺仲华说,曾庙村一定会把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精神落到实处,推进城乡同步发展。接下来,曾庙村将继续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激发农村资源活力,让大家的生活更加富裕,文化、养老等各方面都有保障,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