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市融媒体中心
更新时间:2024-12-28 12:48:13
责任编辑:雷尧
“大爷,已经检查过了,你的血压正常了,尿酸也降下来了,平常还是要多注意饮食。”家住青竹街道百花村的黄志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享受到来自家庭医生的定期体检和血压监测。
“太谢谢你们了,签了个性包后,不仅拿药方便,每年仅需120元,这给家里节约了不少费用。”黄志中在家庭医生为其测量血压后由衷感叹,“我们一家都没有正式工作,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再生个病,简直是害怕去买药。”黄志中患有高血压、痛风多年,需长期用药,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生活较为拮据,从前都拒绝测量血压。“我们一家又没收入,女儿还患有精神疾病,每个月的药费开销真的太大了。感谢‘家庭医生’服务,减轻我们不少负担。”黄志中的配偶胡小燕如是说道。
五年,能够让缺医少药的黄志中从困境中逐步恢复,也能够让青神县的医疗改革长成荫庇群众的“大树”。
2023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国掀起医共体改革新浪潮。
这样的建设,已经提前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试点多年。从2019年成为全国首批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试点建设开始算起,青神县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进行了五年多,这五年,青神县依据中央及省市推进医共体建设的决策部署,针对医疗资源不均衡、技术水平和服务质效有待提高等问题,以“资源整合、技术提能、服务提质”为核心,全面推进全国首批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试点建设,致力于构建县乡村一体化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在改革试点不仅让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各乡镇卫生院等县域内医疗机构“九九归一”,还重塑了青神县整个医疗体系,让丰富医疗资源下沉到群众身边——
“婆婆,您的各项检查指标没什么大问题了,接下来就为您制定专门的治疗方案,要有信心,坚持治疗。”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专业朱江教授在青神县人民医院内三科病房耐心地为罗才珍看诊。
家住青竹街道红桥村7组的罗婆婆,在2023年6月被诊断为肺恶性肿瘤,一年以来,定期在县人民医院内三科治疗及复查。近日,她再次来复查,病情稳定,她和家属对主治医生感激不已。“感谢县医院的医生们,刚刚确诊时,我们都打算放弃了,顺其自然,活好久算好久,跑成都又不方便,路上晕车,排队挂号也恼火。现在华西朱教授下来给我们看病,真的是太方便了,病情说得很清楚,我也不用赶(坐)车到外面去看病了,而且医生的态度和技术又好,家里人也方便照顾我,心里也更放心了!”罗婆婆感激地说。
12月16日,在青神县青竹街道沙河坝村村卫生室,村医方元昭正在为群众进行诊疗。
2019年7月17日,青神县委、县政府决定由县人民医院牵头,县内13家公立医疗机构(3家县级医疗机构、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家乡镇卫生院)正式组建青神医院集团,构建县、乡、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体制;2019年8月29日,青神县被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准为眉山市唯一的全国首批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
青神医院集团达成人员、经费、财务、管理、信息、药械、编制、岗位的“八统一”管理模式,通过整合成员单位资源,设立12个职能中心,涵盖医疗质控、后勤保障及医保等领域,实现集中管理与统一运营,有效降低乡镇卫生院运行成本达 7%。同时,集团依托全省人才工作先行区建设,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34名、华西医院客座教授5名,并邀请省市专家来青坐诊、巡诊108次。青神县每年选派200余名医务人员进修培训,并下派30余名业务骨干至镇村坐诊,有力促进了人才交流与能力提升。
“现在这些检查太方便,都不用专门跑到县里面,省了来回时间和车费,同样的检查,价格还要优惠一点。”近日,患者李保元(男)因腰痛就诊于青竹街道黑龙中心卫生院,做完各项入院检查后得知DR、检验报告结果如何获得。李保元(男)不禁感叹道青神县医疗改革给老百姓看病就医带来的好处,非常满意。
“卫生院与县人民医院有医共体协作,拍摄的DR图像随时传到县人民医院,由专门的影像医师阅片后统一出具报告,并由县人民医院会诊出诊断结果;检验项目由乡镇卫生院采集标本,由县人民医院专人专车收集,配送到县人民医院统一检测出报告。收费标准按乡镇卫生院标准收费,这样既方便了群众家门口就医,又减轻了群众的负担。”青竹街道黑龙中心卫生院院长李政说道。
12月16日,79岁的青神县青竹街道五更桥社区居民许巧容糖尿病病情控制出现问题,县人民医院内科主任何学钰到场,青竹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牵头,社区家庭医生配合一起组成专家团队,来到她的家中为其进行检查、调整治疗方案。
医疗技术能力提升方面,青神县着重县级医院能力建设,完成急诊急救与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建设,参与5家省、市三甲医院建立 10个专科联盟,重点加强消化内科、泌尿外科等7个专科建设,成功开展并转化22项新技术项目。在镇村诊疗标准化水平提升上,青神县建成汉阳镇医疗次中心,制定乡镇卫生院33种常见病临床路径,全覆盖开展村医业务培训,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县级医院下转患者2604人次。此外,青神县通过实施“镇检测、县诊断、镇治疗”远程诊疗模式,推动医疗信息化建设,实现检验结果与处方流转由“病人跑”转变为“信息跑”,今年以来开展远程诊疗达7.6万人次。
在医疗服务方面,青神县创新慢病管理模式,建立“三色三级”慢病管理体系,以乡镇医生签约服务为主、县级专科医生指导为辅,“两病”个性化签约人数达6029人,患者规范管理率超85%,住院率下降4.6%。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方面,探索“总额付费、超支不补、结余留用”模式,有效遏制过度医疗现象,住院次均费用降低7%,且村卫生室医保服务已实现全覆盖。同时,通过设置4个乡镇急诊急救站构建“15分钟急诊急救服务圈”,推行挂号与医技检查多渠道全预约,并落实重点人群“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加快药品配备至村。
当前,青神县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征程中高歌猛进,成果斐然,切实为民众筑牢了健康防线。展望未来,青神县将继续深化医共体改革,勇毅笃行,推动各项工作向纵深拓展,让优质医疗资源如暖阳般遍洒城乡,全方位呵护每一位群众的身心健康,成为百姓心中坚实可靠的“医靠”,绘就千家万户的“幸福底色”。
来源丨眉山融媒记者 古良驹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网站支持IPv6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028—38166899 网络侵权举报电话:028—38166899 举报邮箱:346536593@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