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区县新闻

【我为群众办实事】“社区典范”—— 15分钟便民生活圈 圈出“近在咫尺”的幸福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1-10-20 15:58:18      

责任编辑:任枫枫


  15分钟能干什么?

  在文林社区有着新的答案

大到法律咨询、健康医疗、文化活动

小到买菜、吃饭、理发等各类生活所需

步行15分钟就能搞定

鼓掌1.gif

便民服务对焦民生实事,文林社区以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如今,15分钟便民生活圈,已经成为文林居民的“幸福生活圈”。


文林社区位于仁寿县老城区,随着城市发展重心北移,文林社区作为老城区,老龄化结构加深,服务供给便捷性减弱,城乡社区治理问题凸显。

对此,文林街道文林社区党委结合仁寿县委“党建引领社区精细化治理”工作要求,创新社区治理主体之间的互动合作机制,探索出“组织驱动、双治齐动、德育促动、服务打动”的“四动”模式。以“全龄共享,全域服务”为最终目标,致力于构建有温度的15 分钟便民生活圈,实现辖区便民服务一门岗到家

readimg.jpg

创新提出“1+1+n”便民志愿服务体系构建,搭建1个平台,建立1个机制,社区、社会组织、热心居民等多支队伍共管共治共建共享,社区服务实现了提档升级,社区治理逐渐优质高效。

readimg (1).jpg


党建引领 让社区更有温度

基层治理成效好不好,最终要体现在服务便民上。文林社区党委以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在基层党建工作中探索亲民化方式,不断畅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社区采取区域化网格化方式,构建出党员带头的基层治理大格局。优选出60名离退休老党员担任支部委员、楼栋长,构建“社区+网格+小区+楼栋”社区服务管理网络,推行“三包干三下沉”制度,社区干部包干分片下沉网格、网格员包干下沉小区、小区负责人包干下沉楼栋。并通过整合资源,组建“红色联盟”,制定双向服务清单,形成组织建设共议、党员教育共抓、优势资源共享、惠民活动共办、区域治理共担的社区治理格局。

“有分片负责的社区干部真的是大大方便了居民!”文林社区“纵向包干”机制运行以来,居民大为赞赏。

今年3月,文林社区以“邻距离,面对面”便民生活汇为主题做好换届选举后半篇文章,创新社区治理模式,社区两委班子趁热打铁深入小区了解居民所需,开展“文邻知音”便民服务生活汇系列活动,计划将用一年时间覆盖社区53个三无院落。“邻距离,面对面”一门岗便民志愿者服务工作也随之落地。

“一门式便民服务岗”,由院落网格员、楼栋长、自治委员牵头,做好“守门员”,积极引进社会企业开展e维修,提供包含家电维修、管道疏通、家政清洁等211 项维修服务,开展理发、义诊、送菜、助困、心理咨询等上门志愿服务20 余项。社区每月开展一次便民维修日,辖区居民当天现场报单免费提供上门维修服务。“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好多事,便民服务不仅便捷,还很贴心!”社区居民赞口不绝。

依托10个便民服务岗,现已从居民中征集志愿者20人,每个便民服务岗亭2人,实行A、B岗上岗工作制,无缺位亮牌服务,确保一门岗服务的连续性和及时性。此外,以便民服务岗为窗口,文林社区积极吸纳有维修技能的居民加入便民维修队伍,根据服务市场给予劳务补贴,利用“积分超市”兑换礼品作为奖励机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辖区技术工人就业问题。如今,文邻便民志愿者服务队成为了推动文林社区发展和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党群服务的“连心桥”。

readimg (2).jpg

自治智治 让社区更具活力

社区不可能包办天下,经过工作实践,文林社区摸索总结得出,要做好社区工作,统揽全局,必须带动居民共同参与到社区建设管理中。

文林社区采取“机制+组织”完善自治规范。通过召开居民代表大会、网格议事会、院坝会,社区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建议1000余条,修订完成社区居民公约、自治章程,为社区规范化管理提供居民自治的有效依据。根据小区特征开展形式不一的院坝会,着力解决小区棘手问题,凝聚人心,让群众对社区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积极引导群众跟社区党委走,听党话,主动参与社区事务管理。

为了更好地推动居民自治,文林社区采取民事民提,做到“民议+民决”,充分体现民意。通过 “一门服务岗”, “文邻之音·零距离面对面”沟通平台,以及按网格片区成立的“民情民意大家谈”微信群,让辖区居民都成为民情观察员,根据群众民主评议监督机制和考评制度。由社区居民从环境、卫生、安全、文化等四个方面对片区进行评议,并根据居民评议结果,按优、良、差分级管理。借此让院落居民逐步达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智慧社区是居民自治的未来发展趋势,也是社区精细化、智慧化管理的探索。现如今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社区的居民生活已经不适应互联网+时代,新的“智慧社区”应实现“以智慧政务提高办事效率,以智慧民生改善人民生活,以智慧家庭打造智能生活,以智慧小区提升社区品质”的目标。基于此,文林社区正在积极打造以大数据分析和居民需求调查为手段,线上线下为一体的智能化服务平台。未来,政务窗口服务将转移到网上、连到掌心,惠民政策、办事流程、社区动态等将及时在网上公布,居民通过手机就能享受生活缴费、远程开门、在线办事、政策咨询等服务,推动“一次办”“网上办”,用“小程序”解决“大事情”。

与此同时,文林社区正在升级管理方式,计划推出“智慧+智能”管理,科技化便民利民,从“最后一公里”提升至“最后一百米”。依托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将在辖区20个小区安装“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办理居住电子证。届时,居民将通过“扫二维码、人脸识别、智能门禁卡”等多种认证方式便捷进出小区。


内外兼修 让社区有“颜”有“质”

“以前这一片乱糟糟的,现在变化太大了。”居民们纷纷感慨。

随着老旧小区改造、大棚拆除、整治背街小巷等专项行动,文林社区的居民发现,一个全新的社区逐渐得以呈现。配合“周五大扫除”和“美丽社区”计划,文林社区的“颜值”不断刷新。

此外,社区将占地1200㎡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亲民化改造,建成集便民服务、儿童活动、日间照料、志愿服务、舞蹈培训、公益性书法培训等为一体的社区多功能综合服务建筑体,打造社区居民“易进入、可参与、能共享”的邻里中心和温馨家园,提升社区亲民宜居“气质”。

社区党群活动中心开设了“文韬舞林馆”“文士棋弈馆”“文印时光屋”等功能室,组建了舞蹈、棋艺、书法等3支队伍,形成了烘焙课、葫芦丝课堂、特色美术课、墨韵书法4个固定品牌,利用周末,组织兴趣爱好者、适龄青少年开展多项文体活动。在增强文化熏陶、培育文化技能、传承文化艺术同时,营造出“睦邻友好”的社区氛围。

王寅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诗雨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