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今日头条

黄河主持召开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强调 | 常态学纪全面知纪严于明纪遵规守纪 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 营造激情担当作为浓厚氛围

新闻来源:眉山市融媒体中心      

更新时间:2025-01-14 18:24:16

责任编辑:周婕妤


112.png

按照党中央、省委关于开好民主生活会有关要求,1月14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市委书记黄河主持会议并谈认识体会。他强调,要认真贯彻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常态学纪、全面知纪、严于明纪、遵规守纪,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营造激情担当作为浓厚氛围,加快建设现代化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

会前,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围绕学习主题认真开展自学,撰写心得体会;会上,大家结合思想认识和分管联系工作,逐一作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纪律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治本之策,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不断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动各项纪律全面从严,推动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的重要讲话,对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和保障激励作用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为我们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会议指出,市委坚持把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高规格举办读书班、警示教育会,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重点措施,推动党员干部在学习和掌握纪律上取得了实效,在维护和遵守纪律上见到了行动。这一过程中,市委常委班子带头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抓好中心组学习,深入基层讲党课,刀刃向内抓问题整改,增强了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的定力担当。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眉山面临着发展势能与战略机遇的“双重叠加”,推进“兴产聚人”、加快追赶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繁重。中心组成员必须当好“关键少数”、发挥“关键作用”、尽到“关键责任”,用严明纪律保障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示范带动全市党员干部以铁的纪律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奋力谱写眉山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篇章。

会议指出,要坚持常态学纪与锤炼党性相结合,把党的纪律内化为对党忠诚的思想自觉。严明的党纪、坚强的党性,既内在联系、又相互促进。要抓好党性这个源头,学出坚定信念,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学出政治执行,不折不扣推动中央、省委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开花结果;学出敬畏戒惧,不断增强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的强烈意识,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

会议指出,要坚持全面知纪与实践运用相结合,把党的纪律外化为约束言行的衡量标尺。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这把戒尺既带有强制性,又必须建立在党员干部的自觉性上。要吃透核心要义,认真研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深入理解每条纪律的意义和价值,掌握其中的新精神、新要求;把握工作边界,对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始终心中有数,做到知行知止不妄为;加强自我监督,不断校正可能存在的偏差,始终做到克己自律、自警自省。

会议指出,要坚持严于明纪与激励担当相结合,把党的纪律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澎湃动力。党的纪律既有教育约束功能,又有保障激励作用,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是内在统一的。要坚定以严明纪律激发干事活力,把反腐败斗争融入高质量发展全局,大力推进系统治理,真正从制度机制上堵住漏洞、防微杜渐,不断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良好生态;精准运用“四种形态”,细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营造激情担当作为的浓厚氛围,更好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会议指出,要坚持遵规守纪与示范引领相结合,把党的纪律深化为干事创业的重要保障。纪律不是束缚工作的“绑带”,而是更好履职作为的“安全带”。要带头履行好“一岗双责”,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守住权力关,严格执行各项廉洁纪律,任何时候做到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扛牢责任、教育引导,抓好分管领域廉政建设,加强对部门的日常监督和对干部的经常性教育,及早提醒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建设相融互促、良性互动。

会议对开好市委常委班子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加强理论学习,认真检视剖析,深入谈心谈话,严肃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确保开出高质量、好效果,为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做好表率。

市级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来源丨眉山融媒记者:段小锋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网站支持IPv6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028—38166899 网络侵权举报电话:028—38166899 举报邮箱:346536593@qq.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