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24-11-19 20:21:37
责任编辑:杜艳
中国共产党眉山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公报
(2024年11月19日中国共产党眉山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眉山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11月19日举行。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雷同 摄
市委书记黄河讲话。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雷同 摄
中国共产党眉山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11月19日举行。
出席全会的有,市委委员40人,候补市委委员8人。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市第五次党代会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列席会议。
全会由市委常委会主持。市委书记黄河作了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黄河受市委常委会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眉山市委关于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建设现代化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的决定》。黄河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充分肯定市委常委会的工作。一致认为,市委五届八次全会以来,面对严峻复杂形势和多重困难挑战,市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历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深入实施“三市一城”发展战略,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迎难而上、拼搏实干,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惠民生保安全,推动眉山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全会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举措,发出了改革再出发再深化的总动员,鲜明宣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锚定四川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定位,把准大势、扬川所长,不断推动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必将为四川现代化建设厚植优势、赢得主动。当前,眉山正面临新的发展形势,经济增长处于乘势而进、量质齐升的窗口期,民生事业处于优化供给、强基补短的关键期,安全环保处于负重前行、全面提升的攻坚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必须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增强发展动能作为深化改革的着力重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惠民生保安全。全市上下务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上来,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担当者、践行者、实干者,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全会指出,眉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六个坚持”重大原则,积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都都市圈建设,紧扣制造强市、开放兴市、品质立市,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对标看齐、狠抓落实,更加注重问题导向、重点突破,更加注重示范引领、创造经验,更加注重担当尽责、主动作为,一手抓党中央、省委改革部署落地落实,一手抓符合眉山实际的原创性差异化改革先行先试,为建设现代化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注入强劲动能。
全会指出,眉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锚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安全和党的建设各领域改革,着力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城乡融合、民生改善、营商环境、安全稳定等方面攻坚突破,形成一批体现眉山特色、展现眉山作为、具有全国全省影响力的改革品牌。到2029年,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到2035年,各方面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全会指出,要聚焦破解经济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以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眉山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经济总量尽快突破2000亿元大关。坚定不移抓高质量项目、增有效投资,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加强项目全流程、全要素、全周期管理,下大力气抓一批拉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的高质量项目,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探索建立项目招引流转和利益分享机制,完善项目准入、落地和退出机制。健全推进制造强市工作机制,分层分类推进建圈强链,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探索“一区多园”模式,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强化科技创新牵引带动,构建政产学研用贯通融合机制,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化拓展成眉同城,完善合作招商、飞地园区共建等联动机制,推进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建立服务业统筹发展机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规模效益提升。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分类推进融资平台改革转型,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推进财税金融改革,深化零基预算和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推动地方债务融资接续和置换。
全会指出,要聚焦破解民生发展不同步的问题,以城乡融合和社会事业领域改革推动眉山幸福指数达到新高度。整体提升市域城镇发展能级,厚实城镇建设的“里子”,打造人口和产业高效集聚的“强磁场”。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整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加快建设“五美乡村”。大力传承弘扬东坡文化,锚定“一心三地”目标,加快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深入实施教育强市战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开展高中教育质量提升攻坚,推动普职协调发展,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全面推进健康眉山建设,高水平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打造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稳步提高兜底保障水平,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权益保障,全面落实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合理调整机制,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健全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全会指出,要聚焦破解营商环境不够优的问题,以涉企服务领域改革推动眉山民营经济焕发新活力。打造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开展违规设置市场准入门槛专项治理,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开展侵害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专项治理,深化“监管一件事”“综合查一次”改革。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建立惠企政策“一站式”服务机制,健全民营企业全方位服务体系,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制定推动多式联运发展政策措施,实施民营企业递增和民营企业家培育行动。打造畅通便捷的开放环境,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外贸新业态,加快构建“7高8轨16快”现代交通路网,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全国性会展平台。
全会指出,要聚焦破解安全底线不稳固的问题,以生态安全法治领域改革推动眉山治理能力取得新提升。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美丽眉山,建立大气污染常态长效治理机制,实施减排降碳协同增效行动,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公平正义、秩序井然的法治眉山,深入推进重点领域高质量立法,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安居乐业、安定清静的平安眉山,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提升“三苏故里•善治眉州”品牌质效。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健全市县乡三级应急管理工作体系和指挥机制。建设党建引领、治理高效的和谐眉山,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眉山实践,完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好用好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全会指出,要加强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凝心聚力推动各项部署落地见效。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计划,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巩固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机制,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汇聚团结奋斗蓬勃力量,健全人大对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督制度,更好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积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营造激情担当作为干事氛围,大力选拔任用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保障安全、维护稳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干部。细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敢于担当、开拓进取。完善抓改革促发展推进机制,让开拓创新、拼搏实干成为眉山干部的鲜明标识。
全会指出,学习宣传贯彻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上下的重要政治任务。各级党委(党组)要及时召开会议传达学习,扎实抓好宣传宣讲和教育培训,吃透精神实质、掌握核心要义,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要结合实际细化工作任务、完善改革举措,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任务落实。
全会指出,当前的眉山,正处在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关键阶段,许多工作一泄气就会掉下来、加把劲就能冲上去。这个时候,非常有必要提振士气、昂扬锐气,用激情点燃事业、用担当托举事业、用作为成就事业,把全市上下拼搏进取的精气神激发出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推动眉山改革发展站上新起点、迈上新台阶、谱写新篇章。
全会指出,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要同抓好当前工作结合起来。要全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找足增量支撑,坚决完成既定目标任务。要做好央督后半篇文章,科学制定整改方案,全力推进整改落实。要守牢安全稳定底线,落实各项防范措施,消除各类风险隐患。要认真谋划明年工作任务,科学制定年度目标和工作计划,做到以目标引领工作、以工作支撑目标。
全会号召,全市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全会部署要求,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以改革为动力更好推进眉山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眉山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网站支持IPv6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028—38166899 网络侵权举报电话:028—38166899 举报邮箱:346536593@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