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区县

>

仁寿县

仁寿县禾加镇:赏花 品果 擘画农文旅融合新图景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5-05-09 10:43:00

责任编辑:张莉


以花为媒、以果会友,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近日,仁寿县禾加镇的桐花与文宫镇的枇杷两大特色品牌以“赏花+品果”双线并进,串联起乡村文旅新图景。桐花胜雪染青山,金果盈枝富乡民,这场春末夏初的农文旅盛会,通过沉浸式体验场景打造、产业链创新升级,生动演绎了“生态变现、产业延链、文化赋能”的融合发展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动能。


邂逅一场花海


风吹林梢,桐花在枝头攒足力气,把整座山尖都开成了云的模样。4月29日,记者走进仁寿县禾加镇五龙山,只见千万朵桐花正沿着山峦攀援而上,用一场盛大的“春雪”,为春末写下最动人的注脚。

观景步道。

风起时,盈润的花瓣簌簌飘落,有的停在青石板路上,为山径铺就柔软的白毯,有的跌入潺潺溪涧,随流水漂成浮动的“雪瓣船”,还有的落在行人肩头,恍若时光寄来的明信片。

当天,第五届仁寿县乡村文化旅游季宣传推广季系列活动2025年五龙山桐花文化周活动,便在这样的胜景中拉开了序幕。

禾加镇地处仁寿县东南部,位于成都环城游憩带的第一圈层,交通便捷,境内自然人文资源丰富,旅游区位优势显著。红星路南延线贯穿全镇,距成都市区、双流国际机场、天府国际机场仅1小时左右车程,距离成宜高速入口仅10分钟;有文物保护单位4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始建于明朝的甘泉寺和清朝的双堡牌坊)、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建于唐朝的大佛岩摩崖造像和清朝的单拱式石平桥寿缘桥)。

五龙山整个山形属于穹窿地貌,这种特色地貌沟壑纵横、方山壁立、峡谷幽深,是探险、徒步、观景的好地方。山间拥有“林丰”“石磐”“缤纷”“乡韵”“秘境”“胜迹”“溶洞”等天然旅游资源,一花一草、一石一路、一树一屋、一步一景皆可成趣。

桐花美景。

为给游客带来更好的旅游体验,近年来,禾加镇对景区基础设施进行了升级打造,全线贯通五龙山旅游环线,游客不仅可以一条道游完整个景区,还能无缝衔接参观双堡牌坊和甘泉寺等景点。今年年初,景区内又新建了一条580米的架空观景步道,成为当地新晋“网红打卡地”。步道沿着山的轮廓修建,行走其间,仿佛在云端之上,进入了“人在景中游,景随人动”的奇妙世界。游客在步道的观景台上休息时,壮丽景色尽收眼底,还能看到火车在山间穿梭的趣味场景。

“今年的桐花文化周,我们将延续‘微度假’的创新模式,以邓家坳、桐花谷、甘泉寺、双堡牌坊等核心景点串联成精品环线,让游客一站式畅游最美乡村。”禾加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活动期间,游客不仅可以徜徉于如云似雪的桐花海,还能体验古装打卡、品尝地道农家菜、选购特色农产品,在诗意的田园风光中,感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魅力。

富氧五龙山,谧境桐花谷。站在新的起点,禾加镇还将以桐花文化周为契机,促进当地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助力乡村振兴,推动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


遇见一树“金果”


万树金果映初心,青山沃野织锦绣。连日来,仁寿县文宫镇的枇杷迎来采收的“黄金时期”。记者走进文宫镇的核心种植区,金灿灿的枇杷压弯枝头,果园里,果农们挎着竹篮穿梭采摘,村道上,满载鲜果的货车络绎不绝,集市中,慕名而来的游客精心挑选枇杷……一幅产业兴旺、农文旅交融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徐徐展开。

据悉,文宫镇被誉为“中国枇杷之乡”,枇杷种植史已逾百年,2010年,文宫枇杷获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由于该区域良好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使当地枇杷具有果大肉厚、色泽艳丽、酸甜可口的特点,经过多年发展,现已发展成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枇杷生产基地。

枇杷采收。

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近年来,文宫镇还不断通过扩规、提质、整合、创新等手段,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枇杷产业,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形成以枇杷为支撑点的吃、住、游融合发展新业态,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文宫镇枇杷种植面积5万亩,拥有枇杷重点基地11个,预计今年产量可达7万余吨,产值可实现8亿元。枇杷产业的发展还培育了新型职业农民40余人,累计解决群众务工600余人,带动群众增收500余万元。

2022年,文宫镇桂湾村还启动了大棚枇杷项目,大棚内配备了加温设备、监测传感系统等,果农在手机端就可以观察到枇杷的生长情况。大棚种植模式不仅能有效抵御极端天气的影响,保证枇杷的质量与产量,还能让枇杷抢先上市,卖上好价钱。目前,桂湾村已将大棚枇杷种植面积拓宽到了200余亩。

为了进一步扩大当地枇杷的影响力,促进特色农产业蓬勃发展,4月30日,文宫镇第二十五届枇杷采摘月推广活动在文宫镇桂湾村党群服务中心正式拉开帷幕。

一个个精彩的文艺节目与沉浸式的体验游戏轮番登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持续引爆现场氛围,为活动注入了蓬勃活力。

活动还推介了四川农业大学专家团队与文宫镇枇杷新品种示范基地历经多年精心培育的四大枇杷新品种——贵妃、宁海白、白马王子、白雪公主。这四大枇杷新品种不仅具有易栽培、抗冻害、收益高的种植优势,其果实更以糖度优异、肉质细嫩化渣、风味独特而著称,它们不仅承载着文宫枇杷产业的未来,更将为客商、游客和果农朋友带来全新的价值与机遇。

“以果为媒、以节会友”,活动还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理念,创新构建三大体验场景:国风游艺体验区复原投壶、木射、锤丸等传统竞技项目,让游客在互动中感受中华文脉;国潮文化展示区特邀画师现场创作,枇杷主题团扇与琵琶古乐同频共振;创意互动区开展全域主题打卡活动,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文旅传播矩阵。

赏枇杷垂枝,品古镇之韵,从“一果独秀”到“三产共荣”,文宫镇枇杷的“金色故事”正是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我们要让枇杷产业持续带动乡村美、农民富、产业兴!”文宫镇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接下来,该镇还将继续围绕枇杷产业做文章,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探索发展枇杷深加工。同时,结合乡村旅游,打造枇杷采摘体验园,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让枇杷成为带动村民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黄金果”。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网站支持IPv6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028—38166899 网络侵权举报电话:028—38166899 举报邮箱:346536593@qq.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