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青神县

>

新闻中心

古镇旅游触发“蝴蝶效应”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9-02-27 10:38:25

责任编辑:雷尧


1副本.jpg

  孙勤和丈夫正在打扫小院卫生。 


  眉山网记者 王丽 文/图


  初春时节,青神县汉阳镇上游村,一个个黄灿灿的马克斗沐浴在阳光里,在绿叶的衬托下格外耀眼诱人。


  青砖、木墙、石板路、小青瓦房、红灯笼、小桥、流水……一座临江而建的别致农家小院里,孙勤正忙着打扫院内卫生,刘小兰一脸笑容地为客人端茶送水,张清龙则在厨房里手脚麻利地切菜……


  “他们非亲非故,看似不相关,却都因为一件事联系在一起。”汉阳镇工作人员的一席话引起了记者的好奇——究竟是什么让他们联系在一起?


  原来,40来岁的刘小兰是青神县汉阳镇上游村7组村民。由于母亲是一级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女儿还在读高中,她和丈夫又都患有疾病,刘小兰家于2015年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过年前,老板孙勤主动找到我,问我愿不愿意来农家乐当服务员。”刘小兰说,这对她来讲是求之不得的事,十分感谢老板给了自己一个就近务工且能照顾母亲的机会。“老板还十分体恤员工,特许我在生意不忙的时候不定时回家照看母亲。”顺着刘小兰指的方向看去,几百米的距离外,刘小兰的家清晰可见。


  和刘小兰一样,因家中老人生病致贫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张清龙,也是“受邀”到农家乐当墩子工的。如今,每个月领2500元的固定工资,端着“旅游饭碗”的他心里踏实多了。


  “邀请”建档立卡贫困户前来务工,是孙勤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她认为,近年来,汉阳镇越来越多的农户搭上旅游发展快车,建档立卡贫困户也同样不能落下。“没有好的旅游发展大环境,我也不会加入乡村旅游队伍,更没法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做什么。”在孙勤看来,她和刘小兰、张清龙一起吃上“旅游饭”都是汉阳镇乡村旅游发展触发的蝴蝶效应。


  乘着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东风,孙勤自2018年3月起开始改建自家老房子,于今年1月完工。在老房子的基础上改建,孙勤有两点考虑:一是能满足游客渴望回归田野的旅游需求;二是能让老房子周边农户种植的水果、农产品增值。“就拿前些天卖的青菜来说,游客来田里采摘青菜的价格可以达到批发价格的10倍。”孙勤乐呵呵地说,“过段时间,这些马克斗成熟后,更会成为游客现采现摘的抢手货。”


  一朵旅游花开,带动一、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升级使乡村物产实现多次升值,刺激了游客消费,也增加了群众收入,真正实现了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这也许就是孙勤口中说的“蝴蝶效应”。


  2018年,汉阳镇抓实特色项目引进和古镇实施,引进自筹资金维护“火神庙”等文物保护修复工程,引进4名成都业主经营特色名宿,打造摄影基地、写生基地等特色街区,实施古戏台恢复建设,完善以汉阳湖·忆村体验项目的配套工程,不断丰富游客在古镇的旅游生活。“虽说汉阳古镇名声在外,但以前游客来了就是看看古镇、拍拍照,吃汉阳鸡,待上半天就走,留不住游客,旅游的经济带动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孙勤希望,在旅游新常态下,在全新的思路理念的引领下,汉阳镇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加快“二次创业”,通过突出抓好旅游规划、特色项目引进、生态环保治理等重点,利用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资源优势,实现从小旅游格局向大旅游格局升级,吸引更多外地游客留下来,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