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8-12-23 11:26:24
责任编辑:赵娜娜
“我和乡村振兴的故事”系列报道④
沈银川:“群众这么信任我,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眉山网记者 王丽 文/图
查看柑橘生长情况。
寒冬时节,青神县罗波乡小溪村依旧青山林立,碧水环绕。正值晚熟柑橘管理关键时期,村党支部书记沈银川在各个山头不停地奔走着。“只要果子品质好,10元一个也会有人买,但是如果品质不好,10元一堆都没人买!”沈银川指着挂满果实的柑橘树说,“柑橘产业是小溪村的产业支撑,是我们乡村振兴的希望!”
大刀阔斧解难题
小溪村土壤土质中性、土层深厚、保水力强、肥力充足,有很好的农业种植基础。然而,过去该村发展存在产业结构不优、发展思路不清晰等问题,导致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均收入水平低。
“2015年,乡上组织我们到乐山市井研县参观果园建设的学习对我触动太大了,让我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觉悟不够高,只顾着自己的小家庭,对全村发展考虑得太少。”沈银川回忆说,那时候小溪村的山头大多种满巨桉,年收益仅有100元/亩。“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此次学习让沈银川深刻认识到,小溪村要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调整产业结构,向山要“经济”。
说干就干。沈银川多次与罗波乡党委政府深入研究论证,并最终明晰了发展思路:砍掉巨桉种高品质椪柑。
为何这样调整产业结构?沈银川在动员群众时说了两个理由:一方面,青神县椪柑有晚熟晚采的生产优势,县委、县政府将发展椪柑产业定为构筑特色农业的主体,制定了西山片区柑橘连片发展规划,实施高标准果园(柑橘)建设以奖代补政策;另一方面,小溪村种植椪柑已有近20年历史,大家有种植经验。“作为西山片区的一个重要节点,小溪村既有地形、气候、种植技术等先天优势,又有政策支持等后天条件,发展柑橘产业可谓得天独厚!”沈银川说。
然而,农业需要大量先期投入,果树挂果至少3年,像其他大户一样流转土地,村里也没有那么多的资金,怎么办?沈银川跟乡上的干部、村里的群众多次沟通,最后决定试水“三变”改革:村干部带头自筹资金成立合作社,村民通过土地入股,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市场不等人,机会也不等人,没有钱,我们就自己想办法,村民先垫付,产生效益后,我们再还。”沈银川说,相比其他地方,小溪村产业发展基础虽然薄弱,但凭大家的干劲和科学规划,一定能干出成绩。于是,2016年6月,小溪村富民大雅专业种植合作社应运而生,村民们抱团发展产业的热情高涨。
步步为营兴产业
振兴产业,步步为营。从如何规划开山种树到如何将果子卖向市场,沈银川的每一步都走得困难却有力。“群众这么信任我,我不能让他们失望!”沈银川说。
于是,在解决了种什么、谁来种的问题之后,沈银川又开始思考怎么种才能保证柑橘不但能卖出去还能卖上好价钱。凭着几十年销售水果的经验,沈银川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消费者开始更注重水果的品质和质量安全。因此,合作社要求对社员从怎么种管起,标准化管理果园。同时,为了让社员的各种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沈银川还创建了技术交流微信群,在群里发布各个季节的果树管理事项通知,并在村委会成立技术交流部。“每天晚饭过后,村民就会到技术交流部的办公室坐一坐,一边聊天一边解决各种技术问题。”沈银川说,“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小溪村家家户户种出来的水果吃起来跟一家人种的一样!”
为了让产业真正兴旺,果农得实惠,沈银川跑部门争取资金,配齐基础设施;跑市场拓展省外销售市场,带领合作社加入深圳市果品行业协会,让销路有保障。“深圳市果品行业协会是面向全国推广的行业协会,有自己的配送公司和批发销售渠道,进了这个协会,我们的果子以后都不愁销了。”至此,沈银川这才认为,小溪村未来的柑橘产业发展可期。
如今,该村柑橘产业已初具雏形,沈银川却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没有停步,他又把眼光投向了农旅融合发展。“我们村紧挨高速公路夹江出口,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很适合发展农旅融合。”于是,就在前不久,沈银川号召群众在房前屋后种上花草,组织干部群众将13.5公里的小溪沟清理干净了,并计划在小溪沟两岸栽种观赏花木,不断美化村里的环境。“我希望,我们能把小溪村打造成青神的‘后花园’,让游客走到这里的每家每户都能吃得好,留得下来!”沈银川憧憬着未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