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9-03-18 17:00:06
责任编辑:赵娜娜
眉山网记者 王琴 文/图
附近村民正在大棚内给黄瓜梳果、打侧枝和盘头。
一排排黄瓜苗长势良好。
温、光、水、肥、气,是植物生长的五个必备条件,而这些原本受天气影响的因素,现在仅凭一台电脑终端就可实现全智能遥控,最大化地让农业种植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改变传统农耕方式,让种地变得简单起来。
3月14日,记者前往位于眉山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东坡片区的“西南智慧农业项目”现场,实地感受这个动动手指就能实现遥控种菜的西南最大、最先进的“超级大棚”。
智能化“黑科技”
实现种菜“指尖化”
当天来到大棚附近,只见约两层楼高的尖顶白色智慧农业大棚绵延,与周围农田交相辉映。走进大棚,一股暖意袭来,温度从室外的12℃变成室内的21.5℃,一只只比豆大的熊蜂在棚内飞舞,一株株番茄苗整齐划一地在自动化设备上茁壮成长,一眼望去,蔚为壮观。
“目前,棚内已栽种番茄、黄瓜、辣椒3大类6个品种11万株茄果类蔬菜。”现场,凯盛浩丰生产组负责人徐飞介绍,棚内所有的蔬菜苗都是从山东运输过来,从3月4日投入运营以来,10天时间,番茄苗已经长到30厘米左右,不少番茄已经开花,预计到4、5月时可成熟采摘。
大棚内没有土壤,作物该如何生长?据介绍,该大棚运用荷兰原装进口的智能化设备,采用全球最先进无土栽培技术,所有的蔬菜苗生长在插着管子的椰糠条里,再通过计算机远程控制水肥占比,蔬菜生长不受影响,反而在最适宜的环境下茁壮生长。
除了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棚内的温度、湿度也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棚顶不是塑料薄膜,而是一种散射光的玻璃,温度过高它会自动打开,让棚内的温控始终保持在20℃-26℃区间。”徐飞说,这些玻璃都是中建材公司特制的材料,包括侧墙透光率都比较高,再通过混合式补光,让番茄苗在适宜的环境里生长,产量高于普通农户种植或传统大棚种植的5-6倍,每平方米番茄产量达75公斤左右。
与此同时,该大棚还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实时收集棚内光、温、水、气、肥等数据,对作物生长全过程进行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决策,实现精准化种植、科学化管理、可视化运营,创造作物生长最适宜环境,实现瓜果蔬菜定植一次,全年采收。通过智能化“黑科技”,真正实现种菜“指尖化”。
“超级大棚”种蔬菜
打造现代化“放心农场”
“不要看这株番茄苗现在小,它可以无限生长。”徐飞说,每年,番茄苗将在9月栽植,11月开始采摘,直到第二年7月结束,采摘时全部采用自动化升降设备进行采摘,成熟期后将达到每株每2周3串的采摘量。
站在大棚内,熊蜂发出“嗡嗡”响声,它们正在自然授粉。据介绍,此次大棚从外地空运回25箱熊蜂在大棚内授粉,不使用激素催熟,完全生物授粉,也不喷洒农药,真正做到即摘即食、绿色无污染。在生产操作方面,工人只需要按动开关,系统智能控制喷水、开窗、开启帘幕等,实现精准控制浇水量、施肥量、温度、湿度等,最终实现增产、增效、提质。
等真正上市后,大棚内的番茄品质高、产量稳定、卖相好,且经过温室服务区的包装线包装后,今后产品在市场上有很大竞争力。预计一个温室全年番茄产量达5000吨以上,产值在8000万元以上。“今后将销往成都、重庆等地的商超,单价每公斤15元,高出普通番茄价格,实现错季销售。”徐飞说。
“通过现代化、智能化的种植技术,实现污染‘零排放’。”据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东坡片区产业发展部工作人员胡江介绍,大棚采用现代化的栽培管理技术和环境友好型的生产工艺,打造现代化“放心农场”,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科技引领乡村发展
现代农业助力加速腾飞
当天,在棚内务工的东坡区悦兴镇莲墩村6组村民邓洪秀正在给黄瓜梳果、打侧枝和盘头。一天下来,她要打理2000余株黄瓜苗。从2月底开始上岗以来,邓洪秀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离家近,待遇好,工作环境还没有任何污染。”除了每个月3000元左右的工资,加上土地流转费用,她家一年可以增收4万元左右。像邓洪秀一样,来自邻村的40余名当地村民也受益于该项目。
除了助农增收外,该智能温室的成功建成,标志着东坡区率先抢占了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农业智能化发展高地,树立了西南地区智慧农业发展标杆。据胡江介绍,该项目属于一期工程,除了建立大棚外,还配套建立占地10亩的服务区,将配有冷藏室、展览室、智能化的包装生产线等,集参观、展览于一体。今后东坡区还将建设7个类似的“超级大棚”。
下一步,该园区将按照4A级景区标准规划,充分发挥智慧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一三产业深度融合,带动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再到未来农业的飞跃,打造智能化、集约化、现代化的眉山精品农业生产、观光示范园,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擦亮东坡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这块金字招牌,助推乡村振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