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东坡区

>

新闻中心

创建森林城市 建设生态宜居东坡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8-08-20 11:04:49

责任编辑:赵娜娜


眉山网记者 蹇玮杰 文/图

生态发展中充满绿色的东坡。.jpg

  生态发展中充满绿色的东坡。

  岷眉大地,青山绿水,勃勃生机。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绿色发展相关决策部署,东坡区突出绿色生态,打造宜居东坡,环境优美、生态和谐逐渐变成东坡的又一靓丽名片。

  该区以绿色生态为统领,在抓好城区道路、区域道路及水系绿化的同时,以扩绿增绿为抓手,加快林业三产融合发展,结合村镇森林工程和森林产业工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文化、森林康养等绿色富民产业,一幅绿水青山生态东坡的动人画卷正铺陈开来。

  统筹城乡绿化

  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在城区高处举目远眺,一张绿色的画卷绚烂呈现:青山苍茫,绿水环绕,青山绿水环抱下的城市宛如繁花,绚烂绽放。点缀在城市中的东坡城市湿地公园、苏轼公园、苏母公园宛如颗颗明珠,与城市、建筑相映成趣。

  从2017年全市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以来,东坡区继续加快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使城乡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在城市,该区统筹城乡生态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创森“九大工程”和“三大活动”,为百姓谋求最公平的生态福利。截至目前,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1.08%、绿化覆盖率53.24%,公路、铁路、水系绿化率98%;城市建成区绿化率98%、绿地率35.9%,绿化覆盖率50.3%、林木覆盖率35.5%,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2.6平方米。森林走进城市、城市拥抱森林的格局基本形成。

  在农村,东坡区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切实助农增收,着力既栽好、管好树,又注重利用、延伸森林旅游。由区林业局牵头,在各乡镇大力开展森林小镇、森林村庄、森林人家创建,并积极协办和支持乡镇举办各类花果会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精心打造周边环境,带动生态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在该区悦兴镇、白马镇、广济乡围绕乡村旅游实施绿化和绿化提升改造项目,投入绿化资金近150余万元,通过打造提升绿化环境,促进生态旅游建设,辐射带动了周边林农增收致富。

  与此同时,该区还创新机制,打响“河长制”水岸绿化攻坚战。加快推进“河长制”水岸绿化,采取租用、一次性补偿、收回集体土地等激励机制方式,解决水系绿化建设土地难问题;以毛河、醴泉河、思蒙河、金牛河4条河流为重点,示范推进全区“河长制”水岸绿化,成效明显、亮点突出。据统计,4条河流现已完成节点绿化面积367.4亩,岸线绿化面积277.96亩,湿地消落带栽植芦苇220亩。

  宣传形式多样

  森林文化深入人心

  3月5日,东坡区首次在毛河举行“我为东坡植棵树”暨水岸绿化活动启动仪式,并现场栽植香樟、银杏、垂柳等乔灌木1100余株,为春季植树造林打响了第一仗。区绿委办、团区委、区妇联联合印发了“我为东坡植棵树 携手共建森林城”倡议书。截至目前,全区30多个单位到乡镇开展植树活动,新添绿树近万余株。

  “我为东坡植棵树”活动,掀起了全区春季义务植树、建绿色基地新高潮。全区各单位、乡镇(街道)共义务植树75万株,创建绿色基地45个。基地以银杏、枫杨、香樟等乡土乔木树种为主,常绿和落叶树种混交栽植,每个基地树种不超过3种。

  “感觉今年植绿的力度比往年大很多,东坡绿化变化看得见,摸得着。”参加了“我为东坡植颗树”活动的白马镇职工李杰感慨道。爱树护绿,已成为东坡城市基因。近年来,为宣传弘扬生态文化,全区开展植树节等活动,让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从主要领导到社区干部群众,从社会种绿到个人认养,投入保障“一分不能少”,推进机制“拧成一股绳”……全区人民以实际行动,凝聚着创森共识、追求着生态文明。

  眼下正值花红柳绿、林木葱茏的美好季节,家住红星路某小区的刘凯每天早上出门上班时,总喜欢随手拍下路上遇到的各种美景,发至朋友圈与朋友共享东坡城市的绿意。还有很多市民像刘凯一样,感受并珍惜着东坡城市的生态美。

  行走在绿意愈发浓烈的东坡,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东坡区绿色文化的熏陶与感染,感受到绿色的弥漫与悠长。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