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政务要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眉山准备这样干!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8-04-08 17:00:17      

责任编辑:雷尧


  眉山网讯(见习记者 王琴)4月8日,记者从眉山市相关部门了解到,日前,眉山市审议通过《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强市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1年,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形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格局,初步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强市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意见》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方面为切入口,详细阐述了眉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体举措和要求。


  产业如何兴旺?

  眉山做大做强现代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意见》明确在产业兴旺方面,做大做强现代农业“两城三园五基地”,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稳步增强;打造眉山现代农业观光旅游“金三角”,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味在眉山”种养、加工、传播跨界融合发展体系,推进“味在眉山”香飘世界、销售收入达1100亿元。

  其中,“两城”是指以东坡区为中心,打造中国美食城,建设“中国川厨之乡”,打造中国樱花城,发展全域花卉经济;“三园”是指以东坡区为中心,建设中国泡菜城示范园,打造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以青神县为中心,建设国际竹艺城示范园,打造全国绿色可持续发展示范园区;以东坡区、彭山区为核心,加快建设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打造全国乡村振兴先行区。

  “五基地”是指以丹棱-东坡、天府新区眉山片区、岷江东岸、仁寿县中东部4条跨区域产业带为重点,推进柑桔“三百工程”,建设全国最大的晚熟柑桔生产基地;以洪雅县、东坡区和仁寿县为中心,建设全国优质奶产品基地和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以仁寿县为中心,建设全国优质枇杷基地;以东坡区为中心,建设全国优质鱼苗和蜂产业基地;以彭山区为中心,建设全国高端设施葡萄基地。


  生态宜居方面如何发力?

  着力构建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规划体系

  在生态宜居方面,我市要构建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规划体系,让我市的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布局合理有序,农村人居环境整洁优美,培育9个省级以上特色镇,9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幸福美丽新村,森林覆盖率达50%。

  《意见》指出,按照“兴业、家富、人和、村美”的要求,准确把握和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优化完善县域新村总体规划,加快建设村庄美丽、住房美居、生活美满、乡风美好的“四美新村”。

  同时,突出抓好特色镇建设,深入推进产镇融合发展,促进宜业宜居环境建设,增强小城镇服务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

  纵深推进“绿海明珠、千湖之城、百园之市”三大工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加快森林小镇、森林村庄、道路绿化、美丽庭院建设,提升乡村绿化水平。


  乡风文明如何实现?

  挖掘本土文化资源 培育文化产业

  乡风文明,作为重要的精神载体,《意见》明确,要大力弘扬以三苏文化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基本形成,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60%的行政村建成县级以上文明村。

  实施乡村文化塑造,就要深入开展三苏好家风进农村活动,培育新时代农民群众价值取向和道德精神,养成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扎实推进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的创建。

  同时,还要充分挖掘以东坡文化为核心,以长寿养生文化、竹编文化等为代表的眉山本土文化资源,围绕中国特色农副产品之乡,推进文化和产业深度融合,培育乡村文化品牌,培育一批具有良好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文化产业重大项目、龙头企业。


  治理有效

  构建基层治理体系 基本形成现代农村社会治理

  治理有效是解决社会难题的有效途径,在这方面,我市通过构建形成党建引领、一核多元、合作共治的基层治理体系,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相得益彰,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现代农村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覆盖率达100%。

  与此同时,要全面实施“新时代先锋”“战斗堡垒”“清风扬眉”三大工程,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整治保障。

  推进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的有机统一,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


  生活条件如何改善?

  提升农民创业就业能力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生活富裕是人们生活的美好向往,此次《意见》明确了要实现生活富裕,就要基本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

  要提升农民创业就业能力,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积极调整农民工转移输出结构,形成城乡劳动力自主择业,公平竞争、同等对待的市场化机制,并完善农村创业就业人员的社保、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

  同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让农民分享产业链延伸增值收益,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依法保护农民财产权益。

  此外,我市还专门提出要“深化对外开放合作”,推进国际农业交流,加快建设中法农业科技园;推进川台农业合作,引进先进技术、产品、资金、项目和人才,打造成都大都市区农产品配送基地;推进农业科研合作交流,与农业大学、农业科研机构合作,到2021年,引导累计500亿元以上的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

  为激发乡村振兴内驱力,我市还从改革入手,特别提出要从农村产权制度、农村金融创新、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对外开放合作等方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城乡融合发展活力;推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模式,到2021年80%以上的行政村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人才方面,我市此次提出要动态培养3000名村后备干部,并健全村干部基本报酬正常增长机制,把“到农村一线锻炼”作为培育干部的重要途径,提升乡村岗位吸引力,形成干部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导向机制;加强眉州工匠、眉州名师、眉州名医等本土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到2021年,培育各类农村实用人才2万人以上。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