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政务要闻

“铁杆庄稼”助农增收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7-04-17 16:21:23      

责任编辑:


万洲 眉山网记者 王允浩 文/图



看着盛开的牡丹花,冷仲文(左)对未来充满希望
 
记者近日在东坡区永寿镇石佛村“眉山油用牡丹种植示范基地”看到,一株株绿油油的牡丹花苗长势良好,整个基地一派春意盎然。“如果再早一个星期,牡丹花开得更盛,不仅可观花赏景,花籽还可榨取牡丹油,根可制作中药材丹皮,花瓣和花蕊可制作成茶,可以说全身都是宝……”提到油用牡丹,冷仲文打开了话匣子。 
关注生态健康 回乡种牡丹
从事房地产二十多年的冷仲文几年前开始接触现代农业。他告诉记者,目前,我国食用油自给率不足40%,60%靠进口,近年来,国家和四川省都鼓励发展木本油料产业,而作为木本油料作物的油用牡丹产籽量和出油率都远高于油菜籽、大豆等一般油料作物,并且牡丹油含有42.35%的α亚麻酸,对于提高人体免疫力、智力,改善体质有很好的作用,有植物脑黄金、血液营养素的美誉。他经过多番考察后发现老家永寿镇的土壤、气候等条件都非常适合牡丹的生长,于是决定回乡开展油用牡丹的规模化种植。
2014年以来,在永寿镇政府的帮助下,冷仲文的公司流转了600余亩土地,种上了油用牡丹。
“铁杆庄稼”受冷落   套种增收化难题 
“油用牡丹种植是一个新兴产业,前景值得期待。”冷仲文说,在当地,牡丹被村民戏称为“铁杆庄稼”,因为牡丹种植成本并不高,一旦种上后,可以40年不换茬。“但是,牡丹头三年都只是一只光秃秃的枝丫,没有收益,我去动员村民种植油用牡丹吃了不少闭门羹,还受到了很多冷嘲热讽……为了解决三年不收成这个问题,我们在种植牡丹的地里套种了香菜、香葱等经济作物,收入还是很可观。”冷仲文高兴地说。   
打造示范基地  助农增收致富
当记者问及基地今年牡丹籽产量及效益如何时,冷仲文算了一笔经济账,基地目前以种植油用牡丹为主,2015年试种的油用牡丹,今年平均每亩可收获牡丹籽四五十公斤。“你别看产量不高,再过两年达到丰产期就不一样了,每亩可收获牡丹籽五六百公斤,以目前市场价每公斤20多元计算,种植油用牡丹每亩年产可上万元,比种植玉米、红薯等传统农作物要划算得多。” 
“农民愿意种植牡丹,我们会提供种苗和技术,等到牡丹籽成熟后,我们再以市场价收购,进行深加工。公司下一步计划投资建成2000亩的核心育苗种植示范基地和牡丹油厂,同时成立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广大农户一起发展牡丹产业。今年,我们打算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推广种植300亩油用牡丹,并套种高品质的‘凤凰李’80亩,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种植油用牡丹带来的经济实惠。”冷仲文说。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