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政务要闻

丹棱:“蜜蜂型”干部成“香饽饽”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7-04-17 08:13:56      

责任编辑:


 
王泽敏 任珂 眉山网记者 邱文清 李勇军
 
在近期召开的丹棱县村干部“蜜蜂培育”行动表彰大会上,该县拿出235万元对从2012年起受到国家、省市表彰或创造经验推广的村(社区)进行集中表彰,并为2名荣获“模范书记”称号的村干部颁奖。
 
据悉,该县近年来开展“蜜蜂培育”行动,通过政治激励、经济激励、精神激励“三管齐下”,培育了一批具有忠诚担当、勤劳善作、团结奉献、奋勇争先、严于律己“蜜蜂精神”的村(社区)干部。
 
政治激励
 
让村干部“有为”更“有位”
 
“以前只负责一个村的具体工作,感觉还得心应手。现在成了副镇长,不仅要负责全镇的安全、统计等工作,同时还要负责联系村的具体工作,每天从早忙到晚,位子更高了,责任也就越大了。”当选丹棱镇副镇长半年的原丹棱镇新桥社区党支部书记郭怀中感叹道,由“泥腿子”直接选拔为副科级领导干部,过去根本不敢想。
 
丹棱镇龙鹄村党支部书记罗朝运当了12年村干部。过去他一直认为,村干部只能在乡坝头跑跑田坎。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作为优秀基层村党支部书记,他不仅先后多次列席丹棱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近距离参与丹棱县的重要政策讨论,2014年、2015年还被邀请列席四川省委重要会议,2016年当选为县委委员。
 
“蜜蜂培育”行动,切合基层干部心愿诉求制定政策,让基层干部有想头、有盼头、有奔头,激发村(社区)干部干事创业、创新作为、清廉担当的工作热情,助推该县村(社区)工作全面提升。
 
据了解,2016年乡镇换届中,该县加大从村干部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的力度,选拔了2名村党支部书记、1名大学生村官进入乡镇党委班子队伍。同时,该县注重村干部的政治激励,仅2016年就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大学生村官等村干部中定向考录5名公务员,鼓励符合条件的10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大学生村官等村干部通过公开招聘成为事业干部,思想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反映好的村干部有426人次被先后推荐选举为省、市、县、乡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经济激励
 
让村干部有“干头”更有“盼头”
 
村干部一个月的补贴仅有1000余元,仅相当于农村“泥水匠”7、8天的工资,但是村干部的工作任务、精神压力大,村干部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造成部分人认为村干部连养家都成问题,没有“干头”,或村干部只是“副业”不是“主业”,干得不认真。
 
为让村干部有“干头”,丹棱县制发了《关于开展“蜜蜂培育”行动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对受到国家、省、市表彰或创造经验推广的村(社区),分别给予3-10万元的奖励,奖励资金50%用作村公共服务经费,50%用于对村干部的奖励。坚持每年开展十大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评选活动,并给予一次性奖励。每年开展评选,对中国大雅家园标兵书记(主任)、模范书记(主任)分别给予300元/月、600元/月的补贴。
 
双桥镇隆兴村党支部书记吴永宁坦言,党委、政府真金白银的关心关怀,当好村干部不仅有“面子”,更有实实在在的“里子”。
 
“以前个别村干部自我要求不严,出现了经济问题,成了群众深恶痛绝的‘苍蝇’。现在我们开前门、堵后门,大幅度提高村干部待遇,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把他们培养成积极为群众服务的‘蜜蜂’,让实干者得奖、吃苦者吃香。”丹棱县委书记朱莉表示。
 
“县委、县政府对村干部的经济支持,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让广大村干部能聚焦主业、安心工作。特别是年龄较大的村干部,虽然政治上可能‘奔头’不大了,但是经济上有了‘盼头’,大家都动力十足。”刚被评为模范书记的杨场镇狮子村党支部书记邓树华说。
 
精神激励
 
让村干部有“位子”更有“面子”
 
“咱们的‘村长’是团长。”丹棱镇群力村村民自豪地说道。通过2017年村“两委”换届,刚从西藏某部队团长位置退休回老家的王刚当选为群力村党支部书记。
 
“组织有信任,百姓有期盼,贡献余热,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奔康是不能推脱的责任担当。”王刚如是说道。
 
据介绍,该县组织部门对各个村的能人都建立了台账,做到了心中有数,有条件的就作为后备村干部培养。
 
为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丹棱县委用创业平台、干事机遇、出彩机会等拓宽“人才回引”来源,吸引能人回乡扎根基层,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新当选的张场镇廖店村村主任刘斌,以前在外经商多年,承包过地铁建设等多个项目。在得知“蜜蜂培育”政策后,他决定把重心转回家乡发展。
 
把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能人、把党员能人培养成村干部,村干部逐渐成了该县各村能人追逐的“香饽饽”,通过精神激励吸引能人回乡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据统计,该县此次村“两委”换届中,就有200余名像王刚、刘斌一样返乡创业致富能人补充进基层班子。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