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眉山网记者 蒋萍 蔡园
“我才26岁,怎么就得了腰椎间盘突出了。”4月12日,90后青年邓华提起自己的病,一脸沮丧。邓华是一名货车司机,从事驾驶工作近5年。大约从两年前开始,邓华感觉自己腰腿疼痛,到医院一检查,原来是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医生提醒,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腰椎间盘突出,预防需注重日常保健,多动少坐。
腰突呈年轻化趋势
因为工作太忙,眉山市民邓华没有时间锻炼。今年春节期间,邓华特别忙,他也越来越觉得腰腿疼痛越来越难以忍受,行走不便。3月初,他才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医院。
据城区某医院骨科李医生介绍,经检查发现邓华的第四、五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已到了不得不动手术的地步。这可把邓华急坏了,之前只听说老人会得这个病,他没想到这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邓华的妻子也表示很困惑:“丈夫这么年轻,怎么会腰椎间盘突出?”
和邓华夫妻俩一样感到困惑的,还有33岁的80后青年小刘。同样是年轻人,小刘的腰椎间盘突出却是因为久坐不动造成的。作为一名忙碌的上班族,小刘经常会在电脑前一坐三四个小时不动弹,工作忙碌时,还会加班到夜里七八点。几年前,小刘就偶尔会觉得腰酸背痛,“有时候站起来跺跺脚,休息一下,就会舒服很多。”粗心的他误以为是普通的劳损,也没当回事。最近,小刘的腰疼加剧,下肢还出现了疼痛的情况,严重时走路都受影响,这才去了医院检查。经过一番检查,李建文主任判断,这名30出头的小伙腰椎间盘已经严重突出,压迫到马尾神经了。
开车、久坐易患腰突
据李医生介绍,人的脊椎从上到下由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1块骶骨和1块尾骨组成,椎骨与椎骨之间由一块叫椎间盘的“弹簧片”连接,这块“弹簧片”软软的,含有大量水分子,可以让脊柱弯曲。为了不让这些软软的东西跑出来,它们由一个纤维环包裹着。一旦长时间受压或拉伸,这个纤维环就有可能破裂。这个时候,椎间盘里那些软软的物质就有可能突出或者脱出。因为顺着脊椎排列着很多神经,一旦这些突出物碰到了神经,就会出现下腰部、臀部及下肢疼痛、麻木,甚至有肌肉瘫痪的情况,这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李医生介绍,如今,20岁到40岁之间的年轻人到医院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越来越多,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发展速度较快,情况不容乐观。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或者中年人加入了“腰不好”的队伍。
“究其原因,与现在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李医生介绍,由于学习、工作等原因,很多人都需要长时间地坐着。即使是休息的时间,很多人也会选择坐在电脑前上网、打游戏。同时,人们开车的时间也大幅增加,也增加了坐着的时间,久而久之即便是年轻人的腰椎也会受到影响。
专家支招预防腰突
李医生建议,预防腰突首先要保持良好坐姿。对于经常坐办公室的人来说,在保持正确坐姿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起身休息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久坐之后,应该及时起身放松一下身体,舒展一下身体,从而缓解腰背的不适。
第二要注意休息。在过度劳累时做适量活动,能使人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松弛,消除或减轻疲劳。每坐20分钟左右,最好起来活动活动。长久站立时最好垫高一脚,并时不时换换脚。人在躺卧时,腰椎压力最小,但要注意床垫软硬适中,太硬或太软都会伤害腰椎。
第三要适当锻炼。要想保证腰椎的持续健康,增强腰部的承重性和韧性是关键。因此,有必要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腰部功能锻炼,如“腰椎操”:把手放在背后,腰向前或向后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