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政务要闻

东坡区华藏村:脱贫路上的努力与思考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7-01-03 08:41:23      

责任编辑:


眉山网记者 席涓
 
2016年12月27日,难得一见的冬日暖阳照耀着眉山。
 
驱车近一个小时,到达我的联系村——东坡区多悦镇华藏村。这个藏在深丘中的村子照常忙碌着:满山的林竹正在慢慢减少,路边可以看到一辆辆货车装满新砍伐的林竹,准备运往需要它们的地方;果树正在逐渐增多,柚子、杂柑是近两年来村里大力发展的品种,有的果子已经发育成熟,套进了白色的纸袋里,远望去,像是满山开着白花的树,有点特别。
 
华藏村在2015年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但是村里还有几户贫困户,黄泽华就是其中之一。
 
黄泽华的家位于华藏二组,从村委会出发去他的家,大概还有5、6里山路,不过都是水泥路。“‘要想富,先修路’,村民们修路的意识很强,村里很多道路都已经硬化,有的村民自己出资把水泥路接到了自家门口。”村里的会计丁仕忠一面带记者去黄泽华家,一面介绍村里的情况。
 
黄泽华大约60岁出头。见到他时,他正在打理自家的果树。黄泽华说,自己曾经怀抱一颗想要致富的心做过很多尝试。他去山西挖过煤,感觉“很苦,挣的钱却全都变成了来回的车票”。于是,他回到家继续务农。在自家门前挖了两口塘喂鱼,但水塘存不住水,鱼也没养好。干什么都不成,与妻子又离了婚;有个儿子,与现在很多村里的年轻人一样,宁愿在外面漂着也不愿回家。于是,只有他一个人住在山上。
 
并非这方贫瘠山梁养不活这方人,只是没有找对路子。前些年,全村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开始大面积种植林竹。2010年,村里的林竹专业合作社成立,将林竹种植管理、技术培训、收购加工等融为一体,并投入资金180万元在林区出山口处创办起竹木加工厂,吸纳社员和村民就地务工,并成立林竹采伐队,常年活跃在林区山林,从事采伐、运输、销售等一条龙服务。
 
这两年,受市场影响,林竹市场形势不太乐观,村里又引进和支持部分投资者在本村流转土地用于发展水果、藤椒、核桃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作一些新的尝试。看着大家都在做新的尝试,黄泽华不想错过这次机会,于是在村里的帮扶下,种了10余亩果树。“村里会定期请区上的专家来做指导,有个汪老师经常来,讲得很好,我们都留了他的电话。遇到果树种植方面的问题,都可以打电话向他咨询。”黄泽华说。
 
黄泽华家的果树种得晚,2017年开始试挂果,2018年大面积挂果。“天气不太冷,还没有发生什么霜冻天气,但愿明年花能开得好些。”辛苦了这么久照顾这些果树“宝贝”,黄泽华对来年的收成充满期待。
 
“那水果的销售怎么样呢?”记者问。
 
“果子成熟了,有人到村里来收,只是我家果子少,价格上不去。”黄泽华说,华藏村归属东坡区多悦镇,又紧邻蒲江县寿安镇,村里产的水果基本都被多悦和寿安来的老板收完了。自家有少量的已经成熟挂果的果树,但是来村里收果子的老板嫌自家量少,以此压价,自家的果子的价格始终上不去。
 
村会计丁仕忠家种了100余亩水果。他说,目前村里水果还没大面积挂果,量不大,都还依靠这种等客上门的销售方式,比较被动。
 
“现在村里的水果刚起步,周边市场基本上能够销完。但是,等村里的果子大面积成熟了,这种方式肯定不行。”村主任肖全华说。现在全村有约3000亩水果,大部分在后年开始挂果。到时候周边市场是无法销售完这么多果子的,需要成立专合社来对水果的销售进行统筹。村里预计2017年会成立专合社,为2018年销售提前做好准备。
 
“要想华藏村的果子能够卖得好,我们还希望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对华藏村的土质进行检测分析,以便进一步了解土壤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我们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施肥管理,种出优质水果,让华藏水果一炮而红,在市场上卖出更好的价钱。”丁仕忠说。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