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政务要闻

“不知火”为啥这样火?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6-05-23 08:25:53      

责任编辑:


四川丹棱8万农民靠水果致富
 
“不知火”为啥这样火?
 
姚永亮 
 
在四川省丹棱县,漫山遍野的桔橙——“不知火”,果红树绿,大城市的游人前来赏花采果,全国各地客商争相采购。
 
“去年,丹棱‘不知火’的产量13.5万吨,均价每公斤9元,产值达12.15亿元,果农人均收入22857元;今年,均价每公斤10元,产值至少在15亿元以上。”丹棱县委农工委主任徐卫斌说。
 
“不知火”,火了。丹棱县委书记钟维钦说:“‘不知火’之所以能成为全县8万多名果农致富的‘摇钱树’,这得益于丹棱县瞄准市场需求,从供给侧不断发力。”靠技术,“丑柑”有了好品质  “不知火”究竟是什么?它是由清见柑橘和椪柑杂交育成,因“短颈”“糙脸”故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丑柑”“丑八怪”,但独特的风味深受市场欢迎。
 
丹棱县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适宜种植柑橘。丹棱农民从上世纪80年代种植红橘、蜜桔,90年代开始种植脐橙,面积一度发展到10万亩。但是,上世纪90年代末,全县脐橙的价格却从每公斤4元的巅峰跌至每公斤0.8元的低谷。
 
“关键脐橙不好剥皮,越来越挑的消费者不喜欢。”桔橙专家谭后根说,“只有更新换代消费者有需求的优新品种,才能占领市场高地。”
 
为此,以谭后根为代表的团队,先后引进和繁育国内外30多个柑橘优新品系进行试验,最终培育出脆嫩化渣、甘甜多汁的“不知火”。
 
今年59岁的欧万友是丹棱县杨场镇农民,如今他的万友家庭农场利用荒山种植水果220亩,其中已将110亩脐橙全部嫁接成“不知火”,并用饲养生猪产生的粪便生产沼气,再将沼液作果树的有机肥,实现了种养循环。
 
要种出“高大上”的“不知火”,离不开技术。这是因为“不知火”种植难度大,管护要求高,又无经验可寻。欧万友和一批种植户们在桔橙专家指导下反复实验。“树势较弱,就琢磨出重施有机肥;果实偏酸,就琢磨出留树保鲜,直到总结出一套种植的核心技术。”
 
随后,丹棱县在对3万多人次的农民进行技能培训的基础上,从2013年起,坚持每年举行“不知火”种植技术大比武决赛,让广大果农竞相学技术,不断提高“不知火”的品质。
 
目前,丹棱县率先制定了全国首套绿色食品——丹棱“不知火”桔橙《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全县果农均按照标准化体系培育,严格测土配方施肥,通过种养循环全部施用有机肥料。
 
正是通过10多年持之以恒的发展,到去年底,丹棱县已有欧万友这样的“不知火”果农8万人,种植面积突破11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不知火”生产基地和“中国桔橙之乡”,并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会“吆喝”,好果卖出好价 

将“不知火”放在输送平台上,随着机器转动,就能按大小把“不知火”分出不同档次来。在丹棱县生态源果业合作社,这套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无损检测分选设备,不仅每小时可完成检测1.2吨,而且可按大小和品质分出不同的品种。
 
“我们现在是按客商特殊需求定制发货,主要发国内各大超市和电商平台。每年的3至5月份,天天都忙不停。”合作社理事长陈波说。
 
好水果要卖好价,还要会吆喝,打通市场瓶颈。丹棱县充分发挥“政府这只有力之手”,打通市场的通道。
 
从2013年起,丹棱县连续在成都、北京、上海、南京等参加推介会,让更多的消费者熟知丹棱“不知火”,同时巧借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销售、线下展销,让“不知火”名声大振,销量不断攀升。
 
目前,丹棱县的“不知火”不仅成功敲开了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消费市场的大门,还远销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转自5月22日《人民日报》)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