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政务要闻

不一样的“520” 听听眉山金婚老人们的爱情故事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16-05-21 10:55:01      

责任编辑:



不一样的“520”
 
眉山网记者 陈燕利  黄馨月 文/图
 
伴着温馨浪漫的婚礼进行曲,—对对恩爱老夫妻手挽手步入庆典现场,虽然老人大都白发苍苍,但幸福的笑容始终挂在彼此的脸上……不久前,东坡区50对耄耋老夫妻穿上洁白的婚纱,笔挺的西服,共同庆祝他们的金婚乃至钻石婚的纪念。是什么能让他们相濡几十载一路同行?在“520”(谐音“我爱你”)这个浪漫的日子里,记者联系采访了其中的几对老人,聆听他们一路走来的爱情故事。
 
不忘初心  牵了手就是一生
 
大学校园中的爱情总是美好、单纯的,可很多人却觉得大学的爱情并不长久,大多以毕业分手而告终。但对于张书满与高宝珍来说,他们的爱情却并未因毕业的分别而分离,两人携手一同走过了50年的风风雨雨。
 
在大学里相识相知,那时张书满21岁,高宝珍19岁。两人回忆道,在一个星星满天宁静的夜晚,张书满牵上了高宝珍的手,他们的同学友谊进一步升华,这一牵就牵了50年。
 
“当年我牵她手的时候,心里都蹦蹦跳,紧张得不行。”张书满笑着说,毕业后,他们还是面临抉择,虽然两人都是上海人,但分配时一个去四川,一个去北京。但为了爱情,高宝珍放弃北京的工作,毅然跟着张书满来到了四川。
 
“当年结婚什么都没有,没有婚纱,没有仪式,甚至亲戚的祝贺都没有。”张书满说,两人默默去登记就算成了。为此,他一直觉得很亏欠老伴。“这辈子我真的很感谢她,她为了我来到眉山,还将整个家操持得井井有条。”张书满表示,不管在外面有什么风风雨雨,家里永远有个等他的人,真的很暖心。
 
当问起两人相爱相守度过半世纪的秘诀时,两人都笑着道:“包容彼此、相互谦让。风风雨雨远没有平平淡淡来得贴切。”
 

张书满夫妻。
相互扶持  风雨兼程一辈子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就如同歌词里唱的一样,从上海到眉山的工程师孙云发当年就是这样爱上警花刘桂华。作为工程师,孙云发主要负责设备的检修改进,而恰巧刘桂华就负责那个片区的警务安防工作,一来二去,两人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采访中,说起两个第一次约会见面的场景,刘桂花就忍不住笑出声,“第一次见面,别人都是带花,带礼物。可他,提一个煤球暖炉子就来了,让人哭笑不得。”对此,孙云发解释:“大冬天,我怕她着凉,就把屋里唯一个煤球暖炉带出来了。”
 
两人生活虽然有些磕磕碰碰,但孙云发却一如既往地支持着刘桂华的工作。“作为警察,她的工作时间不固定,有时大半夜也会出勤。相对而言我要轻松些,那我就做好后勤保障。”不管多晚,刘桂华回家总有一碗热腾腾的保养汤等着她。
 
问及他们如何将婚姻经营长久,保持爱情浓度的诀窍时,孙云发说:“爱情是两个人的事,婚姻更是对爱情的负责,既然成立了家庭,就要相互信任,相互扶持。现在的我感到很幸福,感谢那年回头多跟她说了几句话,多看了那一眼。”

孙云发夫妻。
 
相爱到老 一生若只如初恋
 
恋爱对年轻人来说,或许很容易。但如果要恋爱一辈子,那难度可不小。但83岁的余子江与82岁的陈学君却做到了。
 
“在我还是小伙子的时候,经过家中的安排,与她定了婚约。”余子江说,按照当年的婚俗,没举行婚礼前,双方是不能见面的。但从未谋面的人如何相爱相守?为了能看一眼陈学君,余子江跟着舅舅去东坡区太和场上摆摊,路过陈学君家铺子时,看了一眼,回去后他就不闹腾了。“当时看的第一眼就感觉,这辈子是她了。”余子江说。
 
如今,只要吃过晚饭,余子江就会牵着陈学君出去散步,两人绕着湖边走,用他自己话说就是找找当年恋爱的感觉。“她为我们这个家操劳了一辈子,辛苦了一辈子。白天要喂猪、出工,晚上又要做饭、带孩子,很辛苦。”余子江说,当年结婚比较早,都还没好好地享受恋爱就过了,所以现在要好好享受这样的时光。
 
不仅如此,余子江每晚还会给陈学君做头部按摩。“她听力不是很好,又出现了耳鸣,我每天给她按摩,让她晚上能睡得舒服些。”余子江表示,以往他在外面奔波的时候多,而现在该是他对这个家、对老伴儿付出的时候。
 

余子江夫妻儿孙满堂。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