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政务要闻

隐翅虫活跃期来了 谨防隐翅虫皮炎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6-05-15 09:57:43      

责任编辑:


 

眉山网记者 蒋萍

初夏,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正是适合户外活动的时节。可是,气候温暖湿润,各类蚊虫也开始活跃。

夏季到来以后,不少人会因为隐翅虫受到不小的困扰,这种蚁形小飞虫会爬上颈项、手臂等部位,分泌的毒液会使接触到的皮肤变得又痒又痛。专家提醒,出游踏青遭遇隐翅虫,请勿用手拍打,避免毒液腐蚀皮肤,引发皮疹。

一觉醒来 她右脸又红又肿

“刚开始还以为是被蚊子叮了。”5月10日,记者见到李女士时,她的右脸看起来仍然是绯红一片,右眼眼皮仍然还有些红肿,“之前没有引起重视,没想到隐翅虫的‘威力’这么大。”李女士说。

5月9日晚,她像往常一样吃饭睡觉,可第二天醒来后,她的眼皮开始肿了起来,李女士回忆,中午时分她的右脸逐渐开始变红,而且出现了比较清晰的条纹状痕迹,这可把她急坏了,赶紧上医院,经过医生诊断,原来是隐翅虫的毒液惹的祸。

无独有偶,家住东坡大道的陈女士的女儿也与隐翅虫来了个“正面交锋”。“前几天雨停后,我带着女儿去爬山,回到家后,女儿说胳膊瘙痒灼痛,我也没当回事。”陈女士说,刚开始还以为是蚊子叮咬的,可第二天早上送女儿上学发现女儿的胳膊肿了,才意识到不对劲。随后,陈女士将女儿带至医院检查,医生称不是蚊子叮咬的,应该是隐翅虫的毒液造成的。

记者从城区一些医院了解到,因皮肤出现各种疙瘩、红斑、水疱等就诊的患者确实不少,有部分人是因为被隐翅虫叮咬,患上皮炎。

隐翅虫伤人 切不可忽视

张医生介绍,隐翅虫,是一种蚁形小飞虫,白天栖居于阴暗潮湿处,夜间在有灯光处飞行,夏秋两季最为常见。该虫虫体各段均含有毒素。隐翅虫其实是不咬人的,只是因为它爬到人的皮肤上,常常被大家不自觉地打死或压死,这时,会造成毒液大量溅出,酸性值很大,对人的皮肤具有很大的腐蚀性。隐翅虫的毒液会引起急性皮肤炎症。人体皮肤接触少量毒液后,皮肤会出现点状、片状或条索状红斑,随后中央呈灰褐色坏死。若受伤面积不大,会有轻微痒痛感;若受伤面积较大,则会有强烈痒、痛感觉,可能伴随淋巴结肿大,发烧等。

怎么降低隐翅虫的伤害呢?“发现以后,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可用肥皂水清洗,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张医生说,之后可外用一些软膏,若是局部有感染等情况,用抗生素软膏,“症状比较明显的话,可用抗阻胺类药物。”不过,如果在身体的关键部位(脸部、下身)或受损的皮肤面积比较大的情况,则需要到正规的医院就诊。

教你几招 躲开隐翅虫的“攻击”

“隐翅虫皮炎的表现比较有特点,其边界有清楚的条纹状或圆形红斑,起水泡,甚至化脓。”张医生说,“如果发现有不认识的虫子在皮肤上,尽量不要去拍打,用嘴吹掉或驱赶即可。”

隐翅虫经常出现在夜间,如果在树下或者路灯下,就很有可能“中招”。保持室内外卫生,防止蚊虫滋生,关好纱窗;关灯睡觉前检查床上是否有隐翅虫;到郊外游玩时,做好必要的防护,尽量穿长袖衣裤。

张医生说,需要多注意防范隐翅虫,甚至晾晒衣服都有讲究,“衣服尽量不晾在树下、灯下等隐翅虫容易出现的地方。”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