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闹闹团年饭。
快乐玩耍的孩子们。
唱花灯的民间艺人(资料图片)。
眉山网记者 底泽厚 文/图
有一种心情叫归心似箭,有一种幸福叫天伦之乐,有一种信仰叫回家过年。不管身在何处,不管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忙碌一年最好的礼物和寄托。
今年,洪雅县止戈镇居民刘叔家的春节格外热闹:远嫁外地30多年的大女儿带着一家人从遥远的江苏回来了;在雅安的二女儿带着一家人回来了;在瓦屋山镇做生意的大儿子带着一家人回来了;在云南打拼10多年的二儿子带着一家人回来了。30多年来,一家人第一次齐整整地相聚在春节这个团圆的日子,让刘叔夫妻俩格外高兴。
东西南北中,年俗各不同。除夕前几天,刘叔就把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年货也置办齐全。大年三十,大红的灯笼挂起来,大红的对联贴起来,大红的福字贴起来,年味气氛更加浓烈。年夜饭是春节的重头戏,一大早,刘叔家就开始忙碌起来,大人们忙着杀鸡宰鱼,孙男孙女在院子里追逐嬉戏。随着阵阵爆竹声此起彼落,镇上各家各户的年夜饭便正式开席了。吃过丰盛的年饭后,因为在当地有大年初一不能扫地的习俗,刘婶把家里再次打扫干净。晚上,一家人围在火炉旁边聊天边看春晚守岁,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儿孙绕膝,其乐融融,直到新年的爆竹声响起。
爆竹声声辞旧岁,农历新年第一天,镇上家家户户以“开门炮”迎接新年的到来,意味着开门大吉,预祝新年吉祥如意,兴旺发达。早饭,刘叔家和当地其他人家一样吃汤圆,民间把初一吃汤圆叫抢“元宝”,有团圆美满之意。洪雅汤圆除外地常见的甜汤圆之外,还有以肉馅包成的咸汤圆,柔软鲜香的咸汤圆让刘叔家的外地客人吃得津津有味。初一不扫地、不动刀是当地的习俗。吃过早饭,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便相约或棋牌娱乐或散步踏春。
初一的汤圆初二的面。正月初二,当地人家家户户吃面图的是条条顺,意喻一年顺顺当当,同时也为了祈求长命百岁。初二开始,老百姓便开始上坟,祭奠先祖列宗和已故的亲人,慰藉他们的在天之灵,献上一份孝心和真情。也是从这天开始,说春的、唱花灯的民间艺人也开始登门拜访了。他们挨家挨户为居民送去美好的祝福。据说这种名为“说春”的古老说唱曲种,已有长达三、四千年历史。说春的目的其实就是送春,春倌要根据各家各户的特点说吉祥的话,得到农家户的满意。唱花灯也是当地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之一,融合了四川民歌、锣鼓、灯戏的特点,川味浓郁,表演活泼自然、诙谐幽默。也是从初二这天开始,刘叔家大大小小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提着礼物走亲访友相互拜年。
春节的团聚总是那么短暂,过了初六,刘叔家的子女又各自踏上回家的路,开始新一年的打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