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顿久老人的“国旗情”

新闻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更新时间:2019-03-22 11:20:19      

责任编辑:罗思源


  【行走在光明大道上——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

  光明日报拉萨2月26日电(记者尕玛多吉 通讯员蒋姬)“每当我抬头看见悬挂在自家屋顶上的国旗,心里就感觉特别舒畅。”西藏山南市措美县哲古镇卓德村70岁的顿久老人站在国旗下告诉记者。从1971年起,每年的国庆、藏历新年等重要节日,老人都坚持将一面亲手缝制的崭新国旗悬挂在自家屋顶。如今,顿久已经缝制了100多面国旗。

  “我与新中国同岁,我亲眼见证了我们国家从弱到强的巨大变化,包括西藏在内的各地各族人民生活越来越好,由衷感到骄傲和自豪。”顿久说。

  顿久于1949年出生在一个农奴家庭,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说起坚持亲手缝制并悬挂国旗的缘由,顿久告诉记者,1971年的国庆节,顿久作为全自治区农牧民代表之一,有幸参加了拉萨布达拉宫前的首次升国旗仪式。“当看见鲜艳的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在布达拉宫前迎风招展,瞬间感受到自己从一名农奴成为国家主人的无比幸福。那一刻,我掉下了激动的泪水。”从那时起,顿久开始学习缝制国旗并悬挂在自家屋顶,以表达他对党和国家的拥护与感恩之情。受他的影响,村民家家户户也都自发地挂起了国旗,成为一种传统。

  “过去村民生活艰苦,是党的富民惠民政策使我们过上了今天的好生活,给我们牧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对顿久缝制并悬挂国旗的这种爱国表达方式,全家都坚决支持,女儿仓决还专门负责准备缝制国旗需要的红缎、黄绸和棉线。沐浴在党的阳光下,顿久一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三个儿女都已分户生活,住上了“独家独院”的新房。

  随着年事渐高,“穿针引线”渐渐难住了顿久。两年前,他决定购买一台缝纫机,苦练机械缝制技术,目前他已经熟练地掌握了3种不同规格的国旗缝制技术。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采访中,老人自豪地展示出他专门为此缝制的一面两米长的国旗,他说:“缝制、悬挂国旗,是要不断告诫自己要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光明日报》( 2019年02月27日 04版)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