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8-02-22 09:46:36
责任编辑:雷尧
信息时代,网上订票成为时尚。
眉山网记者 钟烨 文/图
2月15日是春节假期的第一天。当日上午11点,我和妻子关好门窗,走出家门,正式踏上了前往吉林省吉林市的探亲路。
出了小区,提前预约的滴滴快车已经等在路旁,司机与我们互道一声“新年快乐”,平稳地将我们送到了眉山东站。去往双流国际机场的高铁票早已通过铁路“12306”定好,身份证往取票机感应区一贴,带着打印余温的蓝色纸质车票就落到取票口。在售票大厅里,我还注意到,一对中年夫妻也许是第一次网络购票,半天也没能取票成功,旁边一名已经拿到车票的女孩热情地为他们提供了帮助。
踏进动车的11号车厢,与我想象的连过道都被挤满的春运情景不同,乘客虽然很多,但空着的座椅也不少。环顾四周,车厢里秩序井然,有人玩着手机,有人小声聊天或闭目打盹,广播里也传来轻柔的音乐,环境颇为怡人。
坐我旁边的男青年名叫陈宇,在交谈中我了解到,他大学就读于乐山师范学院,去年毕业后留在乐山工作,父母常住陕西省西安市,老家在矗立着西岳华山的渭南市。今年,他选择乘坐刚加盟春运的西成高铁回家,而他的父母将在西安北站等他,转乘动车组回老家与亲人团圆。
“今年回家比以往方便多了。”陈宇说,他刚上大学时,放假要从乐山赶2个多小时的大巴车到成都,再乘坐火车在路上颠簸17个小时,第二天上午才能到家,而过年驱车回渭南也需要近2个小时。如今从乐山到成都,再到西安、渭南,全程都有高铁,加起来也要不了7个小时。
列车很快到了双流国际机场,据手机上航班助手的信息提示,我们出了T2航站楼,搭乘摆渡车前往T1航站楼,很快就找到柜台办好了值机手续,顺利通过了安检。一路上旅客熙熙攘攘,终于有了春运的氛围。
全体乘客登机后,机舱广播里传来了熟悉的飞行提示,我给双方父母发去了已登机的短信,正准备按提示关闭手机,听到的却是“请将随身携带的手机切换到飞行模式或关闭电源”。
突然想起,国家民航局于去年10月已经解除了“手机禁令”,今年民航春运最大的变化就是能在飞机上使用手机了。咨询机组人员得知,当前已有13家民航公司开始提供免费的机载WIFI服务,虽然受限于连接方式与高速飞行尚存在接入数据速率低、延时长、信号不稳定的缺点,不能保证上网速度,但用社交软件与亲朋交流已经不成问题。
我们的航班是17点15分起飞,预计21点在长春龙嘉机场着陆。飞机进入巡航后,尝了几口飞行餐,我戴上耳机在新古典乐的旋律中开始阅览电子书籍,妻子有些累了,披着机组人员送来的小毯子枕着我的肩进入了梦乡。不知过了多久,正当我也昏昏欲睡时,隐约听到了飞机正在下降的提醒音,一看时间,才刚到20点。原来,因为天公作美,除夕当天全国大部分地区天气晴好,航班得以全速航行,将提前30分钟抵达目的地。
航班下降的过程中,我从机舱窄窄的窗口眺望,看见在沉沉夜幕下,整个长春市灯火通明,璀璨耀眼,妻子说这是当地民俗,除夕夜家家户户都会打开家中每个房间的灯,以期避灾免祸,保一家平安。
着陆后,岳父早已在机场等候,他担心除夕夜打车难,专程驾车来接我们。顺着龙双公路、吉长北线,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转瞬即过,这段横跨了半个中国,全长3000公里的探亲之路终于走到了终点。
眼下,人们出行已进入大交通时代与智能时代,在外游子的漫漫探亲路越变越“短”,以往来回折腾的“囧途”也成了一马平川的“坦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