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彭梁奕 | 勤学善思 创新创造 ——青神县2021新时代好少年②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21-06-03 15:48:52

责任编辑:杜艳



眉山网讯(吴敏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娜娜 ) “在一个电闪雷鸣的晚上,爸爸说,要是能把雷电收集起来,将是一笔很大的资源。于是我创作了这幅《星际能量的使者》……”13岁的彭梁奕,勤学善思,有强烈的求知欲,被评为青神县2021年新时代好少年。

课堂上的彭梁奕 (右一)

勤学善思 勇于奋进

“课堂上,彭梁奕总是充满激情和上进心,爱动脑筋,思维活跃,经常发言都出乎意料,能够挖掘出一些让人出乎意料的点。”班主任陈红梅说,对问题,她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敢于提出质疑,勇于创新,在同学中起到了楷模和表率的作用。在她的带动下,同学们“比学赶帮超”,班级学习氛围持续浓厚。有一次,购买的习题册答案有小错误,彭梁奕第一个发现,并找到科任老师说:“老师,这个题本答案是错的,我坚持自己的算法没有问题。”

“这道题,你的思路是什么呢?能够分享一下吗”下课铃声刚响,彭梁奕的身边便围满了小伙伴,由于彭梁奕总是“思路清奇”,所以同学们特别喜欢向彭梁奕请教问题。“我感觉经常彭梁奕的解题思路都比较好用。”同学陈佳钰说。而彭梁奕也总是乐此不疲地一遍遍解答着同学们的各种问题。

“你的这些科幻画是怎么画出来的呀,有时候真的很想走进你的小脑袋瓜子里去看一看你一天都在想什么,太神奇了。”小伙伴鲁佳琦说。

“我也不知道,就是有时候喜欢想、喜欢画。我的爸爸和爷爷都特别爱看新闻,我也跟着他们在新闻当中看到一些社会上还不是那么完善的东西。比如新冠疫情,传染了那么多人,我就想如果有小气泡可以把病人漂浮在空中隔离,是不是就好了呢。”彭梁奕说。


彭梁奕手持作品《未来的医疗设备》

“每一个孩子在小时候都是一个发明家,而我们所做的不过是尊重她的爱好罢了。”彭梁奕的妈妈梁雪梅说,在彭梁奕三四岁的时候,她和彭梁奕的爸爸就经常带她到广场上去画石膏画,商家给了模板可以照着画,但彭梁奕从不拘泥于模板,她喜欢自己调色、自己画,她说要画出自己心目中最喜欢的样子。

心细如发 勇于担当

彭梁奕不仅学习上勤奋努力,对待班级工作更是有责任、有担当。她除了搞好自己的学习外,还是老师的小帮手。任劳任怨,积极主动。比如收发作业、书本,抽背课文,带领同学们诵读经典,组织同学们改正作业中的错误等。从上学第一天起,她每天都是6:30起床,早早来到学校。“每一次黑板报,她都精心设计,一笔一画,带领板报小组的成员,创办出高质量的黑板报。以前担任学校播音员时,每天的两操和午间播音时间,她都会提前到岗做好准备工作,认真负责。”班主任陈红梅说。

“彭梁奕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我觉得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她的善良和她心细如发的观察力,作为妈妈我很为她感到骄傲,不是因为她多么优秀,而是她这样小小年纪就已经有了关心他人、关注社会的责任与担当,让我很欣慰。”彭梁奕的妈妈梁雪梅说,彭梁奕的科幻画作品几乎都关注到了社会,比如能够收集雷电转换为能量,保护环境的《星际能量的使者》、可以陪伴留守儿童的《仿生机器人》、还有让我们医护人员不被病毒感染而失去生命的《未来的医疗设备》。

读书充实  乐于交流

“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寡闻”,彭梁奕不仅喜欢和同学交流学习,也喜欢与书为伍。她可以融入同学们的游戏当中,也喜欢独处一隅静静思考。

这是我画的仿生机器人。最初画这个作品是因为我看到我们县城的孩子们上学有同学老师陪伴,回家有爸爸妈妈精心呵护,特别幸福。但有些农村留守儿童爸爸妈妈为了挣学费都到外地去打工了,家里只有孩子和年迈的爷爷或奶奶,特别孤单。我便想,如果有一个仿生机器人来陪伴他们该多好呀!”彭梁奕站在班级的讲台上,正在兴高采烈地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作品,画面中的仿生机器人正在整体安装背部器官,它背部的整块零件能让它像人一样长高,脑袋里正在植入属于每个机器人不同的记忆……同学们听着彭梁奕的介绍都非常感兴趣,整个教室被关注留守儿童的氛围深深笼罩,连平时班上比较调皮的孩子也安静地坐在位置上。

书籍是彭梁奕的第二个好朋友,她兴趣广泛,多才多艺,酷爱阅读,总是见缝插针地进行阅读。至今已读完许多课外读物,如《西游记》《十万个为什么》《鲁滨逊漂流记》等,为她开拓思维打下了坚实基础。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