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20-07-17 08:54:00
责任编辑:赵娜娜
资料图片
眉山网记者 彭林
1971年,梁飞出生于重庆的一个农村家庭,父亲是中建的一名车间工人。因其敬业奉献,获评2019年第六届四川省道德模范。他走出校门后,他子承父业,在1993年来到了中建,当了一名焊工。从未接触过焊工作业的梁飞,初入职时完全是门外汉。为了练习基本功,梁飞每天天不亮就到车间拿起焊枪练习,别人上班时他已经练习了一个多小时。在他看来,焊接工作说起来简单,实际情况却比培训室中更加复杂,除了勤于请教老师傅外,唯有苦练才是通往熟练的捷径。
从事焊接工作,说不苦不累是骗人的,尤其是在夏天,焊接工程周围的温度很高,火花四溅,脚下的钢板烫得几乎站不住脚。梁飞不怕苦不怕累,迎难而上,苦练基本功,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个细节。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扎实的焊接技巧,他迅速从“门外汉”变成专业能手。他走出了车间,穿梭于各大城市,参与了国内多个城市的地标建筑工程。
梁飞从业25载,从南到北,许多城市的典型建筑,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中国单体钢结构用量最大的建筑——中央电视台新台址、西部最大航空枢纽——重庆江北机场T3航站楼、中国中西部最大的博览城——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等都留下了他的身影。随着实践技能的提升,业务范围的拓展,梁飞专业理论知识缺乏的短板日渐显现。他开始自学《电焊工工艺学》《管道工工艺学》等书籍。从基本的焊工基础理论,到蹲焊、平焊、仰焊等专业操作技能,他一点点“钻”了进去,如饥似渴地学习填充自己。
随后的多年,梁飞一直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并拥有多项绝活,屡屡攻克技术难题,填补国内技术空白,特别是二氧化碳气保焊技术,更是为公司节能降耗,发展绿色建筑提供了保障。
据统计,梁飞累计为企业贡献专利3项,技术革新8项,降本增效达到了400余万元。
27年来,梁飞所焊接的钢构件大约四十万吨,相当于五十座法国埃菲尔铁塔,所用焊丝可以围绕地球一圈。作为一名行业技术能手,梁飞除了扎根在一线岗位,培养新生代焊接工人也成为他的主要任务之一。
近年来,以他名字命名的梁飞蓝领创新工作室不断壮大。作为工作室的带头人,梁飞毫无保留地向工人传授焊接技艺,为公司培养出合格焊工600余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