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全国人大代表黄庆学:建议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高水平大学的支持力度

新闻来源:人民网      

更新时间:2020-05-29 09:50:02

责任编辑:赵娜娜


   人民网北京5月28日(李依环)“中西部高校占我们国家高校的比例较大,但是高水平大学比较少。没有高水平大学的强力支撑,很难实现地区经济的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太原理工大学校长黄庆学在接受人民网视频连线专访时表示,建议国家要加大对中西高校特别是高水平大学的支持力度。

  2019年的建议被采纳后得到大力推进

  人民网:您在2019年全国两会的时候提出,希望加大对地方高校的支持力度。一年时间过去,您的这项建议有没有被采纳?效果怎么样?

  黄庆学:去年两会,我提出关于对地方高校加大力度支持的建议,这个建议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大力推进,也有许多高校受益。例如研究生招生指标、对外合作留学生指标有了一些进展。但是因为很多问题都是长期积累的,目前还有一些深层次、更高一点的要求没有落实到位。今年两会,我还想继续在这个问题上往前推进,再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议案。

  建议加大力度支持中西部地区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人民网:今年两会您带来了哪些议案?可否跟网友分享一下。

  黄庆学:今年我关注的重点之一,是国家中西部高校特别是高水平大学的建设与发展。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中西部高校占我们国家高校的比例比较大,占比一半以上,但是高水平大学仍然比较少。

   这些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实现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压力特别大,如果没有高水平大学的强力支撑,这些目标很难实现。因此,我建议国家要加大力度支持中西部大学特别是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即在原来我提的建议基础上,今年主要聚焦加大力度支持中西部地区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五大战略工程”着力推进“双一流”建设

  人民网:当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工程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背景下,您认为中国高校还要从哪几个方面发力?

  黄庆学:“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的重大决定,着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扎根中国大地、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这正是我国高水平大学的重要奋斗目标。太原理工大学也进入了“双一流”的建设序列,因此我们也在全力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

   对于太原理工大学而言,“双一流”建设主要锁定五大战略工程:一是培养一流的人才;二是创新出一流的成果;三是建设一流的学科;四是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五是走进国际化。立足这五大战略工程的推进,学校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释放动能。

   这五大战略里面,我们首要的任务是一流人才的培养,这也是大学的第一要务。学校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志存高远、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具体来说,我们主要以四方面为抓手,重点推进人才培养工作:

  第一,固本强基,把基础打牢。我们成立了基础学院,进行专业招生、大类培养。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集中管理、集中培养,这样可以汇聚更多优质资源培养本科生。此外,学校党委还出台了教师、辅导员、学生“三个排队”政策,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

   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我们学生的学习、核心基础课的成绩有了显著提升。我比较了一下,2018年大一英语四六级的通过率比2016年高出了17.4个百分点,同时,数学、化学、物理、力学等核心基础课成绩也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第二,强化专业建设。专业能力是很多学生将来要从事工作的“饭碗”,专业要体现特色,要上层次、上水平。我们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与国际接轨,有18个专业通过了ABET认证,排全国高校的前11位。2019年“双万工程”全国一流专业评审当中,有17个特色鲜明的专业入围,排全国前50名。应该说,我们学校的这些特色专业在全国得到了专家和学生的认可。

  第三,狠抓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太原理工大学在这方面花足了力气。首先,打造了一大批创新创业的平台,如机器人团队、晋豹车队、晓明工作室等,也培养了李卫国、萧宝瑾等一大批指导教师和优良团队;其次,设立了一大批课题,科研项目申报向大学生倾斜;再则,持续跟进和助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主要是让他们结合国家重大课题、结合国家重大工程、结合一些区域的重大课题和重大工程,和企业进行联合培养。

  第四,狠抓师资队伍水平的提升。只有一流的师资,才能够培养出一流的人才。我们对教师的培养和要求主要有方面:一是要过好教学关,第二要把科研推上去,把我们的师资推上一流。现在太原理工大学已经形成了由4位院士带领的高水平学科建设团队,一大批优秀的青年人加入了师资队伍。同时,学校教师承担了很多国家大型项目,以及省部、区域、企业等重大攻关项目,为区域发展、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培养好我们一流的人才,学校也注重不断加强国际合作,把学生和老师送到国外进修、科研合作,联合培养人才。在这方面,学校这几年的力度比较大、投入比较大、效果比较好。我们在国际化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总的来说,通过这些努力,太原理工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为国家输送高质量的人才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高校应主动作为,全力决胜脱贫攻坚

  人民网: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您觉得从高校方面应该如何助力脱贫攻坚?

   黄庆学:对于高校而言,我们必须不辱使命、承担责任、主动作为,全力推进扶贫工作。按照山西省统一部署,太原理工大学对口支援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负责泉子湾村、沙窝村两个村的扶贫工作。经过持续五、六年的扶贫,这两个村应该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我们利用学校的人才优势,首先做好教育培养,对农民进行文化教育、科普知识、科学知识的培养和提升,让他们能认识和了解科学种田的技能,不断改良作物品种。第二,助力发展多种经营。在我校师生帮助选择、培育下,农民尝试种植了一些新的品种,比如黄芪、柴胡等这些新药材,还包括工业汉麻等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目前来说,种植效果非常好。

   疫情发生以来,太原理工大学依托纺织学院等人才和专业优势,指导帮助两个村的农民生产口罩等工业品,并通过了合格检查。在疫情防控期间,也可以说给山西省作出了很大贡献。根据统计,这两个村子已经全部脱贫摘帽,目前学校仍在做好相关巩固工作。

   在此基础上,太原理工大学也在其他地区设立了对口帮扶点。

   在山西忻州定襄县,锻造服务业是当地农民谋生的支柱产业,但是存在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等问题,很难生存。调研了当地情况后,太原理工大学通过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多措并举,改造传统的技术、装备。

   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已经见到了“曙光”。学校开发的技术正好适合当地的改造,且成本低、见效快。传统的锻造工具——夹棒锤慢慢升级为自动化的电液锤和全自动的液压锤,这样就能把锻件升级,不断把产品由国内销售推向国际。

   对于高校如何助力脱贫攻坚,我认为包括支援资金、传授知识、输送人才等多方面。刚才谈到的忻州定襄县,我们学校有一位教授在当地开展扶贫工作很多年,因为卓有成效,被选任为县委副书记,继续推进太原理工大学在当地的扶贫项目,扶持产业转型。应该说我们学校在扶贫方面,干得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有奔头。今年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后,学校还会帮助农民继续巩固脱贫成果,继续把企业做大做强。

  全力助力学生就业,争取“一个也不掉队”

  人民网:据教育部数据统计,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874万人,加上疫情影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对于太原理工大学而言,有哪些措施助力大学生就业?

  黄庆学: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大学生就业确实受到了很大影响。我们学校今年有毕业生一万人,在就业方面,也是想尽了各种办法。广大教师、广大干部积极动脑思考、大力推进,应该说“闯过了这一关”。今年的就业形势总体还是不错。我们主要是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第一,组织召开空中双选会。过去一段时间,我们一共召开了五次空中双选会,把多家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拉到空中双选会平台上来。在疫情的影响下,企业招人也遇到了一些困难。通过我们的网络平台,再加上原来的合作基础,几次空中双选会中,企业、社会、政府、研究单位给我们提供的岗位机会是21万(人)次,也就是说平均1个学生有20个岗位可以选,和往年现场就业宣讲会的比例基本差不多。应该说,利用新技术、新媒体,加强和企业、社会、网络公司合作,这关我们闯过去了。

  第二,重点推荐湖北武汉的学生“能就业”“就好业”。我们今年的毕业生中,有740多人是湖北(特别是武汉市)的学生。他们在就业方面也遇到了一些压力。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大力推进,我们向各个用人单位,特别是我们的长期合作单位,重点推荐湖北武汉的学生能就业、就好业,帮助武汉湖北学生渡过难关。应该说,这个效果也不错,大部分的湖北学生,现在都找到了很好的工作。

  第三,在就业方面,我们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注重理想信念、奋斗精神的培养。我们鼓励学生深入基层一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要在最艰苦的地方磨炼自己的意志,这样自己成长成才能更快。学生也响应号召,在中西部、在一些偏远的地区都能见到太原理工大学毕业生的身影。应该说,这样对学生促进就业、对将来干成事业,都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第四,当前仍处于就业季,我们将持续推进相关工作。在最后收尾的阶段,我们要特别关注就业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他们提供帮助,争取“一个也不掉队”,打赢今年就业这一仗。在“六稳”“六保”方面,第一要务都是稳就业、保就业。太原理工大学要走到前面,帮助学生就好业。

  学生在就业、择业时要放宽视野

  人民网:许多大学生同学得知今天您接受采访,想请问您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和择业,有什么建议给到他们?

  黄庆学:现在大学生就业比较宽泛,可就业、创业、择业。不过就业和创业不太一样。就业是人家提供就业岗位,我们去到那儿从事工作,这个比较传统、省劲,现在量比较大,也是国家急需。

   同时,国家在学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也注重创新创业教育,推动学生创新的同时,也要创业。我们鼓励学生通过创新形成创业能力,这也是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我们在学校也创造了很好的环境扶持,我们有学生创新创业的孵化基地,学生可以到我们的创客空间、创新基地,学校和企业的联合创新创业基地,到这里来锻炼锻炼,锻炼好了,如果说有创新的思想,形成创新的技术,完全可以自主创业。

   特别要说明的是,我们不是鼓励100%的学生都走向自主创业,但是这里面有一些确实创新有头脑、有能力、会组织、敢冒险的学生可以在这方面往前走一步,我想,走出去这一步就是一片蓝天。同学们将来在就业、创业方面,可以路子更宽一些。同时,我们也会创造出来新型的企业,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这实际上是一举多得的事。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