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17-12-20 10:06:19
责任编辑:唐晓征
为进一步压实生态保护的政治责任,贵州在提拔领导干部时将听取环保部门的意见,并加大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生态环保工作的考核权重。(12月19日 新华网)
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领导干部提拔将听取环保部门意见,无疑给领导干部戴牢了环保紧箍咒。
领导干部提拔将听取环保部门意见,夯实生态文明建设责任。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从2018年开始,自然资源资产将成为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经常性审计项目。各级领导干部在任职前后,辖区内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的数量质量变化情况都将要审计,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问责整改。贵州实行领导干部提拔将听取环保部门意见,是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结果的运用,也是对领导干部任期内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情况的再把关,可起到促进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落实的作用。
领导干部提拔将听取环保部门意见,促进树立生态政绩观。以前,少数领导干部因短期政绩需要,要“金山”不要“青山”,违背科学发展要求盲目决策,导致生态环境问题多发。领导干部提拔将听取环保部门意见,意味着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经济发展,捞到升迁资本就拍屁股走人的短视政绩观失去了市场,搞“污染政绩”“带毒的GDP”的领导干部将得不到提拔,甚至会被追究责任。领导干部提拔将听取环保部门意见,客观上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恪尽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职守,起到提醒约束的作用,促使领导干部树立起强烈的生态意识、责任意识,彻底摒弃以GDP论英雄,重经济效益、轻生态环保的行为,处理好发展与环保的关系,达到协调发展、绿色发展要求,真正实现发展与环保双赢。
领导干部提拔将听取环保部门意见,促使把生态环境保护付诸实际。贵州将严格执行生态环保责任终身追究制,对任内发生重大生态环境破坏和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实行“一票否决”。“一票否决”既是对生态保护工作的否决,也是对负责生态环保工作领导干部提拔的否决。领导干部提拔将听取环保部门意见,促使领导干部不能仅把环保理念放在嘴上说说,写在报告上念念,而是要真正落实在实际行动上。不能对超标违规排放,私挖滥采等破坏环境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是要真抓真治。促使领导干部采取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取得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实绩,换取环保部门的好评。
领导干部提拔将听取环保部门意见,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促进领导干部在生态环保上切实履职尽责。要让这道紧箍咒真正发挥效力,用领导干部务实扎实真实的工作成效换回和留住青山绿水蓝天。(文/向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