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昔日水土流失地 今朝生态聚宝盆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7-11-07 13:25:13      

责任编辑:彭威楠


  昔日水土流失地 今朝生态聚宝盆

  ——金川泥石流灾害防治侧记

  四川新闻网金川11月6日讯(杨园洁 夏姆 文/图)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10月30日,记者随2017“阿坝州环保世纪行”媒体采访团一行来到金川县德胜沟和八步里沟进行实地采访。

  “以前雨下大点,就要挨家挨户通知村民撤离到安全地带。”德胜村村支书刘再琼告诉记者,该村距金川县城12公里,坐落于两山之间,一条小河穿村而过,形成德胜沟主沟长12.5公里。每逢雨季,村民们都担心山沟里会有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一直以来,德胜沟泥石流直接威胁下游沟道两侧的部分村民64户286人和省道及乡村公路安全,泥石流频发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耕地破坏,村民土地收益非常低。

  2014年7月,为防止泥石流造成的危害,德胜沟泥石流防治工程项目开始实施,本着“以稳为主,稳排结合”的治理思路,采用“1座烂沙坝 双边导流堤 单边防护堤”,2016年完成终验。

  “因为担心泥石流,自己家就搬迁到别处,如今,泥石流防治工程建设好了,由于德胜村有利的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我又回来修了新房。”村民范安康告诉记者。

  如今的德胜村,闲置的土地都被利用上了,家家户户种上了辣椒、白菜等蔬菜。“土地肥沃,天然肥料充实,加上丰富的种植经验使德胜的菜远近闻名,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德胜村党支部书记刘再琼笑呵呵地告诉记者。

  同样地,昔日因水土流失严重的八步里沟,沟长14.2千米,流域面积40平方千米,主沟内发育有多条支沟,其主要支沟13条,沟域储存了超过130万方的松散堆积物,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源,危险区及影响区范围涉及整个金川县城。

  八步里沟泥石流治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了,通过修建拦砂坝、排导槽等工程,工程治理综合治理效果很好。如今,记者走进八步里村,放眼望去田间地头尽是绿油油的蔬菜,巨大的堤坝筑起了一道生态屏障,保护了下游民众安全。

  “政府解决了我们的大事,今年自家的土地加上租来的二十多亩地,都种上了香菜和莴笋,已经卖出去了一部分,现在正准备把剩下的卖掉”。正在田里忙活的八步里村村民卓坤明告诉记者。

  “过去,八步里沟泥石流频发造成乱石满地,水土流失严重。现在,村民不用再担心农田被冲毁,村民也开始在土地里挣钱了。”八步里村支书康正勇介绍道,今年1月份,当地村民成立合作社,建立起了258亩蔬菜基地,主要种植香菜、莴笋等蔬菜。随着生态越来越好,村里还建立起了“冲锋养殖场”和“黑木耳基地”。

  昔日水土流失地,今朝成了生态聚宝盆,村民们正以全新的面貌,敞开胸怀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