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微信精选

吕正容:“桫椤皇后”制白茶 致富路越走越宽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7-04-10 14:57:04      

责任编辑:



 

(吕正容养殖出的“化石鹅)

涂小雄  眉山网记者 陈燕利 文/图

    近日,在洪雅县槽渔滩镇青江村2400余亩原生态白茶园里,近千名来自全省各地的采茶人正在桫椤树下采收新鲜白茶。

  据介绍,有中国雅茶之称的“正容白茶”被誉为“茗中奇葩、茶中珍品”,是大自然赠与人们的珍贵物种,其中氨基酸含量是一般茶叶的两倍,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每年都吸引了各地的茶商前来购买。而“正容白茶”的成功都得益于基地负责人吕正容,她16年前繁育种植桫椤树,6年前开始承包流转土地发展生态农业种植白茶,目前带动了周边5个村上千户村民采茶致富。

不负苦心 繁育桫椤终成功

  据资料显示,距今约1.8亿年有“活化石”之称的桫椤树与恐龙一样,同属“爬行动物”时代的两大标志。后来,由于气候的变化,桫椤逐渐成为濒危物种,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植物。

  吕正容所住的槽渔滩小镇就是桫椤树的生长地之一,当时桫椤树在整个桫椤峡只有百余棵,吕正容在得知桫椤濒临灭绝后,脑海中浮现出了人工繁育桫椤的想法。为了让桫椤树能够繁殖生长起来,吕正容靠着不放弃的冲劲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发现了的桫椤种子,在经过一年的培育后长出了小苗,吕正容随即开始大规模的繁殖桫椤,2007年她获得了“人工快速繁殖桫椤树方法”的国家发明专利。

目前,吕正容对桫椤树的繁育种植已有16年时间。16年间,桫椤树在吕正容的手中种满了桫椤峡谷,也种满了白茶园,令人赞叹的深绿色成为了槽渔滩景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研制新品 桫椤白茶销路旺

  在经历了桫椤树的繁育种植成功后,吕正容又开始琢磨着其他商机。自己的家乡洪雅县偏隅于四川西南、与茶祖吴理真故里雅安名山区依山傍水,境内崇山峻岭、河谷纵横、溪流密布、气候温润,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及保护完好的生态环境,是茶叶种植的一方善土。

  她先开始种植一般茶叶,但效益不高。从2014年开始,吕正容开始研制桫椤与白茶,从桫椤与白茶比例配置到色泽,从原液提取到发酵,她都是独自一人进行。经过几年的研制,在茶园里加入不可复制的桫椤树,产品最终上市,得到授权专利后,吕正容开始筹建自己的茶厂。

  “我家的茶叶销往四面八方,连国外也有茶叶的销路。”吕正容告诉记者,白茶量化生产后,销路源源不断。

(吕正容和她培育出的桫椤树)

养鸡赶鹅 创业致富忙不停

  除了茶园里种植有桫椤树外,吕正容去年开始养殖鹅。她介绍,目前养殖有鹅上万只,这些鹅就吃桫椤树树叶和茶叶等制成的饲料,是名副其实的“化石鹅”。

  采访中,吕正容说,白茶园种植的茶叶不施化肥、不喷洒农药,保证了白茶的原生态。与此同时,她还把一千只鸡、鹅分成一组,进入一亩地的白茶园,这群“除草、除虫大军”用不了半天时间,就会把一亩地白茶园的杂草、虫子吃得干干净净。“‘正容白茶’坚持原生态的种植方法,利用院内饲养的鸡和鹅除去杂草和害虫,既可以除草,又保证生态,同时成为一道靓丽风景。”吕正容表示。

  据介绍,该茶园按照这种养“1+1”新思路,开启种养循环的模式,2400亩白茶园中放养鹅5000只,2016年实现茶叶收益630万元,养鹅收益36万元。同时,5000只鹅以茶园中杂草为生,为茶园节省除草费用16万元,5000只鹅产生的粪便又为茶树生长提供了较好的有机肥,节省约2万元的肥料钱。

  “以生态健康无农残发展为理念。”吕正容对未来满怀了希望。她说,茶叶基地目前已实现全覆盖溯源追溯可视化系统、灭虫害智能化系统、环境无公害循环处理系统等一系列现代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下一步,茶园将建成集智慧、科普、休闲、观光旅游、文化商务社交于一体的现代化农场。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