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微信精选

他借“竹子”“钉子”做出电商大文章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17-03-27 14:58:54      

责任编辑:



第九届中国竹文化节期间赵小波向国外参观者介绍竹工艺品。

眉山网记者 辜嘉伟 文/图

黝黑的脸、短平头、刚毅的眼神、挺直的腰板、矫健的步伐,虽已退伍多年,但赵小波身上仍流露出一丝“兵味”。曾经的他是一名工兵,保家卫国是他们的责任和使命。如今,已经是两家公司法人代表的他正带领着青神县竹编产业园区的25家创新创业公司、团队在互联网+竹编产业的道路上助力青神竹编产业经济的发展。

参军入伍

军营里铸就“钉子”精神

高中毕业后,赵小波选择了参军,但他的身体并不强壮,在参军入伍时只有100斤。“那时的单杠成绩要达到12个才及格,而我刚开始只能完成8个,为了达到考核标准,我常常会在凌晨4点起床练习单杠。”回忆起曾经的军旅生活时赵小波感慨到,冬天的凌晨气温仅有零下10多摄氏度,手一搭上去就和单杠上的冰霜粘在一起,下杠时手掌上的新茧常会被冰扯掉,鲜血直流。

在进入部队后的第一次5公里武装越野拉链跑时,赵小波跑到一半晕倒了。为了不让自己在训练中拖班级的后腿,赵小波开始适当增加自己的训练量。之后每次训练时,他都会咬牙坚持并不断自我打气:“坚持住,再坚持一会儿就是胜利。”靠着这种坚韧不拔的“钉子”精神,赵小波后来硬是跑出了全团的最好成绩。

投资受挫

但誓做商海弄潮儿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纵有千般不舍也会有脱下军装的那一天。2005年12月,赵小波离开了生活了5年的军营回到家乡,怀揣着几万元安置费,赵小波勇敢地踏上了搏击商海的征程。

创业初起步时,赵小波与战友合伙代理了青神县当地某酒厂的市场推广业务。初入商海的兴奋与干劲儿让赵小波越干越顺利,很快,借助创业发展的顺势,赵小波抓住机会,开始将代理的酒业实体扩张,2009年时,28岁的赵小波通过4年的辛勤耕耘就积攒了个人财富200余万元。

好景不长,一次偶然的机会,赵小波结识了一位做工程的伙伴,想多方发展的他与这位伙伴合作承包了某大桥的主体桥墩工程建设,但由于工程建设专业知识的空白、人才团队的欠缺、管理不善、风险防控知识匮乏等原因,赵小波不仅赔进了自己这几年辛勤积攒的200万元资金,还欠下了48万元的外债。

生活中的未知给年轻的赵小波上了一课,但这次失败并没有击垮赵小波,反而让他认清了自己在将来要走的路,自此他深知身上最缺乏的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知识。穷则思变,要学就向世界500强的企业学习。2010年,赵小波应聘去了世界500强之一的宜家公司从事职业IWAY专员,这一学就是3年。

与“竹”结缘

助力竹编产业腾飞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商务”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这时仍在宜家工作的赵小波嗅到了网络科技时代变迁的气息。2014年,他毅然辞职回家,选择电商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创业。这一次,他成立了一家信息服务公司。此时正值青神县全力打造竹编产业时期,吸取了之前创业教训的赵小波意识到,在电商概念的普及下,属于竹编产业的电商时代来临了。

时隔一年,2015年互联网+的提出更是让赵小波深受启发。在赵小波的带领下,建成的青神县竹编产业电子商务运营中心不仅搭建了多个网络平台销售渠道,更是创新的尝试自我推广,建成了一个多维立体的网销宣传平台。仅2015年一年就为青神县域竹编企业新增网络订单2000多万元。在宣传了青神竹编的同时,更助推了青神县旅游业的整体发展。该商务运营中心成立后,目前已经培训竹编产业电子商务从业人员2000人次,带动大学生、返乡青年、退伍军人等群体选择电商创业开设网店49家。

如今的赵小波依旧秉持着“钉子”精神和艰苦耐劳精神前行,他还有很多的梦想:要永做创业路上的开路先锋,用自己的勤恳付出与钻研为青神的竹编产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