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微信精选

首届眉山樱花节青神分会场好戏连台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17-03-25 08:53:16      

责任编辑:


3月18日,青神县西龙镇万沟村,以“品白茶,享生态”为主题的第三届采茶节拉开帷幕。看茶艺表演、观茶叶基地、尝茶味清香、享采茶乐趣,游客们看得过瘾,吃得开心,玩得尽兴。3月20日-22日,青神县国际竹编艺术城,以“国兰韵久·共享绿色”为主题的2017年青神县国兰精品博览会隆重举行。广场上、展馆里,南腔北调充斥耳边,姿态万千的兰花引人驻足,清幽兰香满溢空气当中……

连日来,在2017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暨首届眉山樱花节青神分会场的各景点,游客络绎不绝,活动丰富多彩,氛围热闹浓厚。活动不仅全方位提升了青神三产和旅游品质,树立了良好对外形象,扩大了城市影响力,也向八方游客展示了青神在特色农业发展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成果。

生态:造“富”茶乡百姓

屋舍俨然,青山巍峨,连缀成片的茶地间不时有农人劳作……游走在万沟村,一幅淡墨素描山水画卷渐次展现在眼前,混合着缕缕茶香的清新空气沁人心脾。

如今,万沟村已经形成集“采茶、制茶、品茶、购茶、观茶”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茶语原乡”生态观光旅游品牌。据统计,仅第三届采茶节开幕当天,万沟村就吸引游客75000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00余万元,茶产业俨然成为当地强大的经济发展加速器,为群众增收致富增添了强劲动力。

身处这么热闹的场景,目睹村民堆满笑容的脸庞,很难想象,万沟村去年才依托白茶产业摘掉省级贫困村的帽子。“多亏了县上的政策好!”万沟村相关负责人说。据了解,2013年-2016年,青神县向茶语原乡产业园区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采取标准化建园、规范化管理,示范推广林茶套种、绿色防控、节水灌溉等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将其建设成为以产业为支撑、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为特色的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如今,茶语原乡生态园已经形成5公里主环线,基地大门、观光长廊等旅游设施正在逐步完善。

绿色:兰香飘进寻常家

“我是专门过来看兰花展的,这里山清水秀,真是不虚此行!”3月21日,在国兰精品博览会上,来自崇州市的兰花爱好者杨膨伟对青神优美的绿色生态环境连连称赞。此次活动中,不仅有价格高昂的收藏型精品国兰让人大饱眼福,还有价格亲民的消费型兰花供大家选购。

“在这次活动中,很多普通老百姓都看了精品兰展,对我们县国兰的普及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青神县兰花协会副会长赵永清介绍,青神县拥有优良的兰花种植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目前共种植兰花300多亩,1000万余株,有上千个兰花品种,主要销往山东、福建、广东、北京、浙江等地。全县种兰从业人员100多户,近400人。

“现在很多订单我们都不敢接。”赵永清说,目前全县的兰花销售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许多农民尝到了兰花种植的甜头。

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共生

近年来,青神农业产业化换挡加速,重点打造了椪柑、白茶、种养结合、粮经复合四大产业环线,串起全县农业经济走廊。

据青神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全县将以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为发展总思路,以“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稳增收”为主线,以构建生态持续、安全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重点,着重实施一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

坚定不移地推进绿色发展,实施椪柑品种改良,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优化早、中、晚熟品种比例,加快青神椪柑从“量”到“质”的转型发展,着力打造以“东坡味道——青神椪柑”为主的50亿产业,让金黄色的椪柑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果”。

实施标准化建设工程,以标准果园建设为重点,2017年拟新建改造标准果园2万亩,新建改造标准果园100个。

实施种养循环工程,推动养殖业上山入沟进园,加快种养结合循环可持续发展,支持秸秆粉碎还田和使用生物有机肥。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扎实推进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建设,推进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进一步加强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加大绿色防控、病虫害综合统防统治力度。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一批有实力、懂经营、善管理、富有绿色发展理念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集智聚力打造青神的青山绿水。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