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年初,青神县创新开展了创业就业“六个一”活动。时隔两年,记者探访发现,不少回乡创业就业人员都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六个一”感召 成就“归雁”梦想
曾筱慧 眉山网记者 蒋萍 文/图
民生为本,就业为先。2014年年初,青神县创新开展了创业就业“六个一”活动,以“回来吧,在家门口就业,与孩子一起成长”为主题,以“发一条温馨短信、做一次集中宣传、搞一次参观座谈、开一场现场招聘会、做一次创业培训、办一台爱心联欢会”为载体,多形式、多渠道为全县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创造良好环境,着力解决该县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突出问题。
转眼间时间已过去两年,通过“六个一”活动,选择回乡创业就业人员如今发展得如何?近日,记者就此探访了三位回到青神创业就业人员,感受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曹勇
家乡就业 一样有发展空间
工作中的曹勇(左一)。
3月16日,作为青神县德恩机械生产部部长的曹勇和往常一样,准时来到公司:走进生产车间查看员工到位情况;组织各车间主任开晨会,布置一天的工作任务……而在两年前,他只是一个在外打拼的普通车工。
2014年年初,在孩子“一条温馨短信”的召唤下,曾在福建从事机械行业,有着一定车工基础的曹勇决定结束漂泊生活,回到家乡就业。在青神县就业部门的牵线搭桥下,经过机械技能培训的曹勇顺利进入该县机械龙头企业德恩机械,负责数控机床的操作。
因为工作出色,两个月后,曹勇便被提拔为车间主任,负责管理手下70余名车工。2014年6月,他再次获得晋升机会,担任公司一个部门的部长,管理的员工人数也从最初的70余人变为140余人;半年后,他转任公司生产部部长,负责管理430余名生产一线的工人,其工资也从最初的每月4000元左右,提高到如今的6位数年薪。
“在外务工多年,忽视了对家人的照顾,第一个家被我弄散了,现在这个家我想要好好珍惜。”谈到为何选择回乡就业,曹勇表示,在家工作不比沿海地带差,只要你愿意干、舍得干、踏实干,一样有充足的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
如今的曹勇,已从一名满身油污的一线工人,蜕变成一名运筹帷幄指导生产的管理者。今年33岁的他,对于未来有着最为简单的心愿,“努力工作,为两个年幼的孩子,为父母、妻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蓝全生
不恋高薪 回家更有获得感
蓝全生在生产一线检查产品质量。
作为青神女婿,在玩具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广安人蓝全生,2016年年初,毅然辞去了沿海某大型玩具企业的高薪管理工作回到青神,担任青神宽庭玩具公司生产经理。
“来青神前,我做了详细的考察。”蓝全生告诉记者,对于跳槽,他十分慎重,前期不仅通过网络对宽庭公司进行了详细查询,还多次到青神进行了实地调研,“宽庭吸引我的除了员工的福利待遇,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更让我感动,这是很多企业都做不到的。”蓝全生坦言,宽庭公司一直以来严格坚守的8小时工作制,成为其决定跳槽的重要原因。
采访中,蓝全生坦承,他选择来到青神也有家庭的原因,“妻子生活在青神,夫妻两地分居,隔了大半个中国。虽然妻子时常坐飞机来看我,但除去工作时间,两人在一起相处的时间还是很少。”
“在沿海挣钱确实比青神多,但除去衣食住行等日常花销,大致持平。”对于在青神工作的薪资待遇,蓝全生很满足,“钱挣得再多,夫妻亲情丢了,花再多钱也买不回来。”
吴丹
回乡创业 “玩”农业有板有眼
吴丹察看生态园建设情况。
3月中旬,记者见到吴丹时,他正骑着山地车在位于该县西龙镇的“天香国色”生态园巡视。
今年33岁的吴丹,家住青神县南城镇。2000年,他高中未毕业便远赴深圳打工,接触到油漆涂料行业,由此白手起家开始创业。15年的打拼,他的企业年销售额最多时曾达到6000余万元,索尼、飞利浦旗下多款电子产品用漆也曾由他专供。
“我有一个当农民的梦。”究其为何放下打拼了15年的产业回乡创业,吴丹说,“县上组织青神籍在外企业家参观座谈,家乡的变化确实令人振奋。”
吴丹告诉记者,在外打拼多年,钱挣了,车子、房子买了,但总觉得在深圳少了故土乡情。“妻子、父母是青神人,亲戚朋友大多也是青神人,后来有了两个孩子,一家人虽然齐聚深圳,但大家心里都清楚——青神才是自己真正的家。”
2015年上半年,吴丹关掉在深圳的企业,举家回到青神,开始物色一块圆梦的土地。2016年1月10日,他的生态园正式破土动工。
“牡丹、芍药100亩,蓝莓250亩,其间套种桃、梨以及当地特产青脆李……”吴丹介绍说,未来,他将尝试花果的深加工和体验式旅游。